晚唐才女鱼玄机的悲情人生

2011-12-29 00:00:00晋梦丽
躬耕 2011年8期


  暮春四月,桃花谢了,青梅如豆,在长安东南角的平康里一户破旧的院落里,十三岁的鱼幼薇正在拿着《史记》诵读,忽听母亲叫道:“惠兰,你看谁来了?”母亲身后一位相貌奇丑的中年男人略带惊奇地看着纤眉大眼、肌肤白皙的鱼幼薇问:“你就是那个众人传颂的才女鱼幼薇?”“请问,你是谁呀?”“呵呵,我是温庭筠,字飞卿。慕名而来特意寻访你这位才名远播的诗童啊!”“啊?温大人!小女鱼幼薇,又名惠兰这厢有礼了!”鱼幼薇看着面前这个颇具才名的男子,忍不着想笑:诗做的那样雅致,人却如此模样!
  温庭筠也看着这个十二三的小丫头,知道她小小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故作严肃的说:“我倒要考你一考。请以江边柳为题,赋诗一首。”鱼幼薇略做沉思,拿起笔在一纸素笺上写道: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写完,双手捧给温庭筠:“大人,请指教。”温庭筠接过素笺,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大为叹服。望着鱼幼薇天真活泼的面庞,温庭筠在心里叹息道:自古红颜薄命,不知此女能否脱谶!
   从此,温庭筠经常出人鱼家。为幼薇指点诗作,不但成了她的老师,还不时地帮衬着鱼家,更象父女和朋友。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情窦初开的鱼幼薇借诗句第一次吐露了对温庭筠的思念之情。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温庭筠如何不解?只是他自卑于自己的年龄与相貌,不忍接受幼薇的情意。两年后,唐懿宗李涔即位,年号咸通。温庭筠回到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当他见到婷婷玉立、明艳照人的幼薇,更加自惭形秽,隐忍了这段忘年爱恋。
  一日,两人相约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土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鱼幼薇羡慕不已。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幼薇深恨自己为女儿身,虽有满腹雄才大志,无法施展,只能惆怅羡慕!
  几天之后,初到长安的金陵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了鱼幼薇留下的诗,心中大为仰慕,很想一睹这位题诗奇女子的风采。更巧的是李亿到温庭筠家中拜访时,又看到了幼薇的抒情六言诗: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明月。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李亿为之怦然心动。又得知此作正是崇贞观题诗的奇女子鱼幼薇时,按捺不住心中的爱慕。温庭筠看到李亿微妙的神态,已猜中他的心思。暗想:这李亿正值青春,人品端正,性情儒雅,仕途平坦,与幼薇真个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他便从中撮合。幼薇与李亿想见,郎才女貌甚为钟情,结为眷属。于是,鱼幼薇的人生悲剧拉开了序幕。
  李亿江陵老家早有妻室,与幼薇金童玉女的欢爱不过三月,便回去接原配夫人。鱼幼薇孤单思念李亿,写下了《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技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这一去,从枫叶霜红,到春花渐落,终于李亿携妻归来。不料一进家门,李亿出身高贵的裴氏妻就怒不可遏地喝令随身侍女,把出来迎接的鱼幼薇按在地上,用藤条毒打了一顿。又硬逼着李亿把鱼幼薇赶出家门。李亿实在拗不过裴氏,只好写下一纸休书,将鱼幼薇扫地出门。
  李亿表面上与幼薇一刀两断,暗地里却派人在曲江一带找到一处避静的道观——咸宜观,出资予以修茸,又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把鱼幼薇悄悄送进观中,并对鱼幼薇誓道:“暂时隐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宜观观主是个年迈的道姑,她为鱼幼薇取了“玄机”的道号。
  孤伴青灯,长夜无眠,鱼玄机在云房中思念着昔日的丈夫李亿,泪水和墨写下了一首《寄子安》:醉别千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
  焉何子安不来,青观思念难耐,鱼玄机幽怨丛生,把痴情寄付诗中,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饮冰食药老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坠鹊,舜琴得弄怨飞鸣。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书信茫茫何处向,持竿尽日碧江空。
  诗每写成,都无法捎给李郎,鱼玄机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中,任凭幽情随水空流。
  三年的时光再思念中默默流走,观主溘然长逝,朝夕为伴的彩羽道姑,也跟着一位画师私奔。咸宜观中,孤零零的鱼玄机听长安来客说起,她日夜盼望的李郎,早已携带娇妻出京,远赴扬州任官去了。信誓旦旦的丈夫却是薄情郎!自己早已被人抛弃,却不知情,空将一腔情意付之东流!鱼玄机既悲又悔,悲自己出生于落魄士子之家,父早亡,与母亲孤苦伶仃租住烟花柳巷,为青楼粉头缝补浆洗,知遇温庭筠飞卿盼出苦海,偏与李亿子安喜结丝萝,幻想终生有靠,那知水中捞月!悔的是自己满腔柔情,三年光阴竞在这欺骗中度过!痛啊,痛伤心肺、痛不欲生,在冷冷清清的咸宜观中,她深夜秉烛,写下了一首后来传诵千古的《赠邻女》诗: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从此,她看破了人间真情,决意要在红尘中宣泄自己。她陆续收养了几个贫家幼女,作为她的弟子也是侍女,又在观外贴出了一副“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红纸告示,几天工夫,消息就传遍了长安,自认有几分才情的文人雅士、风流公子,纷纷前往咸宜观拜访鱼玄机。
  咸宜观中,鱼玄机陪客人品茶论道,煮酒谈心;兴致所至,游山玩水,好不开心;遇有英俊可意者,就留宿观中,从她的一首《道怀诗》,就颇能体现出她此时的生活景况:闲散身无事,风光且乐游。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琴弄萧梁专,诗吟庚亮楼。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筹。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怀春绿酒,对月夜琴幽。绕砌皆清趣,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删遍,半醉起梳头。
  有一天,咸宜观中来了三位锦衣华冠的贵族公子,同时还携有歌姬和乐师。贵胄公子在鱼玄机眼里已司空见惯,倒是那位身材魁梧,相貌清秀,举止谦逊,神情略带几分腼腆的乐师深深吸引了她的眼光。这位乐师名叫陈韪。陈韪含情脉脉的眼神,撩动了鱼玄机的情思,夜里鱼玄机辗转未眠。第二天茶饭无心,好不容易熬到上灯时分,终于在情思迷离中,摊开彩笺,写下一首情诗: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苍苍松与桂,仍羡士人钦。月色庭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陈韪在第三天清晨又来到了咸宜观。原来他回去后对美艳含情的鱼玄机念念不忘,找准了闲暇时间,特意来会佳人。鱼玄机一见喜出望外,把他引进云房,陈韪见桌上的情诗,洞察了伊人的心思,心神荡漾。从此陈韪便成了鱼玄机的真心爱人。
  甜美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晃三年过去了。鱼玄机的贴身侍婢绿翘已经十八岁了,竟也出落得肌肤细腻,身姿丰腴。因绿翘做事机灵,又十分乖巧听话,所以深得鱼玄机的信任和重用。
  这年春天的一日,鱼玄机受邻院所邀去参加一个春游聚会,临出门前嘱咐绿翘说:“不要出去,如有客人来,可告诉我的去向。”
  酒宴诗唱,一直乐到暮色四合时,鱼玄机才回到咸宜观。绿翘迎出来禀报道:“陈乐师午后来访,我告诉他你去的地方,他‘嗯’了一声,就走了。”
  鱼玄机心想:经常自己外出,陈韪总是耐心地等她归来,今天怎么会急急地走了呢?再看绿翘,只见她双鬟微偏,面带潮红,双眸流露着春意,举止似乎也有些不自然,于是明白了一切。
  入夜,点灯闭院,鱼玄机把绿翘唤到房中,逼问白天之事。绿翘矢口否认自己有解佩荐枕之欢,被逼至极,她对师傅反唇相讥,历数她的风流韵事。鱼玄机暴跳如雷,见一个一贯驯服自己的婢女竟敢夺自己的爱人还敢说自己的不是,跳起来,一把抓住绿翘的脖子,把她的头朝地上猛撞。等她力疲松手时,才发觉绿翘已经断气身亡。
  鱼玄机一看出了人命,顿时慌了手脚;趁着夜深人静,在房后院中的紫藤花下挖了个坑,把绿翘的尸体埋了进去。过了几天,陈韪来访,问起:“为何不见了绿翘?”鱼玄机回答说:“弄春潮逃走了。”陈韪不敢多问,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蝉鸣蛙唱的夏天,有两位新客来访,酒酣耳热之际,一客人下腹胀极,忙到紫藤花下小便,见有一大群苍蝇聚集在花下浮土上;驱赶开后又复聚过来。客人心中生疑,告了密。于是官衙中派了人来咸宜观勘查,挖开紫藤花下的浮土,见到了一具女尸,竟然肌肤未腐,宛如生时,寺中其他小道认出了是绿翘。
  鱼玄机被带到公堂,抬头看座上,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遭拒绝的裴澄。那裴澄,对鱼玄机十分爱慕。一心想成为她的座上姣客,可鱼玄机因他与李亿的裴氏夫人同姓同族,心存顾忌,对他敬而远之。
  如今落入裴澄手中,鱼玄机知道自己必无生机,便一心求死。在狱中,做了最后一首诗: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绮陌春望远,瑶微春兴多。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
  咸通十一年秋,鱼玄机被处斩。那一年,她二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