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季建林(1949- ),男,江苏南通人,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
摘 要:南通处在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随着苏通大桥等多条过江大通道的开通与建设,南通实现了与上海和苏南的无缝对接,区位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南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南通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机遇;发展;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56-04
区域经济竞争力主要由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重因素构成。能否准确地研判发展环境的变化,抓住发展的机遇,着力增强自己的优势,克服制约因素,推动经济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这是一个事关区域全局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战略问题,要科学谋划,超前谋划。
一、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现况
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南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表现在:
1.区位条件根本改变
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崇启大桥、沪通铁路大桥、崇海大桥等多条过江大通道的规划、立项、开工,洋口港、吕四港等沿海港口的建设与开航,建成和在建的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海洋铁路、沪通铁路、宁启高速、沿海高速、江海高速,使南通从长三角地区的神经末稍转化成接轨上海融入苏南面向太平洋的前沿阵地。一个以海港为重点,由海陆空立体交通构筑我国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将使南通成为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中心,成为一个集江港和海港于一身的通商口岸,发展成国家战略要求的国际门户城市。区位条件的根本改变,使南通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有了质的飞跃,增强了南通经济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禀赋优势。
2.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南通经济以年均15%左右的增速领先于长三角地区。其GDP从2002年的1000亿元到2010年的3400亿元,8年中经济总量翻了两番,成为全国地级市中为数不多GDP超3000亿元的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夯实了南通的经济基础,极大增强了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成为国家战略,拥有200多公里海岸线和多个沿海深水大港的南通,成为海内外大资本大企业竞相投资的热土,为南通未来的强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规模企业大幅度增加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007家,与2004年的2716家相比增长258%。随着规模企业家数的增加,2009年规模工业增加值1546.57亿元,比2004年的577.6亿元增长约268%,年均增长21%。2009年南通市工业总量居苏州、无锡后为全省第三。
4.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96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达1799.2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9.8%。专利申请量21904件,专利授权量10722件。全市共拥有省级工程中心44家、中国名牌27个(含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9件、江苏省名牌产品172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42个。高新技术企业对全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起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质量。
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存量改造提升,增量引进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手段,南通市加快了重化工业的发展,以化学原料到化学制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迅速崛起,轻重工业的比重发生了变化。2005年末全市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比例为49.3∶50.7,实现了重工业赶超轻工业的历史性跨越。到2009,全市工业增加值中轻、重工业比重为38.3∶61.7,重工业比轻工业占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南通现已发展成以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生物制药、石化电力、电子信息、风力设备为代表的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6.体制改革的新进展提升了南通区域经济的“软实力”
南通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不仅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保证,而且使创新的体制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软实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简化,基本建设项目推行全过程并联审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不断改善,推进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财政体制不断调整完善,金融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拓展了企业融资新渠道。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属公益型事业单位改革基本结束。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民组织化程度有了新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3%。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健全,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新农保工作实现突破,其他社保制度不断完善。
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在显著增强提升的同时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工业结构欠优
纺织、轻工等传统工业依然居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占比为36%。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占比不到30%,先进制造业发展还不快,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和产品少,缺乏核心竞争力。装备制造业中缺少竞争力强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
2.创新能力偏弱
与先进地区相比,南通技术创新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南通大学少,科研机构少,缺乏在国际国内领军的科学家,自主创新能力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7%,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传统产业领域科技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此外,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利用、保护工作需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水平不高是南通工商企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管理理念滞后,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企业管理和商务规则的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多数工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粗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财务账目不实、资金周转慢、产品成本高等问题仍相当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还从整体上影响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4.能源环境制约趋紧
目前,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4%,工业化程度还将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沿海开发、江海联动的深入推进,大桥、大港效应不断显现,一批重特大重化工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工业重型化的趋势仍在延续。在工业化和重化工双重压力下,能源消耗的总量必然大大增加,环境保护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要完成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难度较大。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受到能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
二、提升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未来十年,南通要实现基本现代化,必须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作为重要战略和途径。怎样提升南通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呢?以下对策与思考可供借鉴:
1.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南通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实现了跨越性发展,2003年GDP总量突破1000亿,2010年突破3000亿,年均经济增幅在15%以上,8年中翻了两番。但是随着经济总量增大,再要连续10年保持年均经济增幅高达两位数,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这就要求南通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主要依靠投资、土地、资源、劳力、出口和环境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信息、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扩大消费和环境保护。这种转变和调整,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仅要求我们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速工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住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特征及趋势。这就要求南通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有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我们要把握好历史机遇,将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提升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动力。在沿海开发中,要坚决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下决心坚决淘汰高能低耗产业与产品,拒绝中低端产业产品的布局,引进更多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与产品。这样做可能会使一时的GDP总量增加受影响,但是会换来南通区域经济更好更快更持续的发展。
2.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南通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我国的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中远川崎、熔盛重工、王子制纸、振华南通港机、综艺光伏太阳能、蓝星化工、醋酸纤维等,都属国际国内规模大、效益高、技术先进、有竞争力的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具有国际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当多的企业处于代加工、外加工、“贴牌”生产阶段,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反映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主要有:R&D占GDP之比,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科学家、工程师在人口中的占比,还有专利申请数、名牌产品数等。这些指标,南通在全省位居中等甚至中等偏下水平,这是造成南通区域经济大而不强,区域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克服这个薄弱环节,难度很大,例如,R&D占GDP之比,南通近十年始终未能达2%。再如,科技贡献率,南通现在不到40%,未来十年要提高近10多个百分点,难度不谓不大。但是,一个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仅仅是经济质量不高,动力不强,而且难以持续发展。
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提升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动力,须做的工作有很多。对政府来讲,以下两点是最关键的:一是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政府要率先垂范,加大财政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多拿一些钱支持那些对南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与引进。同时,政府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二是做好产业规划。根据国家产业规划的要求,南通要重点做好船舶工业、海洋工程、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电力设备等新兴产业规划,引导这些产业以最新技术、最新工艺、最新装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对建筑业、家纺业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提升,引导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争取在船舶、海工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要把产业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沿江沿海岸线资源开发建设规划统筹起来,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规模发展和园区发展,极大提升与拓展南通自主创新的平台与空间,极大改善与发展南通自主创新的环境与条件,为南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基本现代化注入不竭的活力
3.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南通区域经济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南通市主城区由崇川区、港闸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2008年通州市撤市建区并入南通市。如以原南通市主城区统计,其人均GDP2009年就近10万元,现每三户拥有一辆私家车,相关指标早已达到或超过《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中关于基本现代化的指标。距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差距大的是南通市所辖各县(市),而各县(市)中主要又是乡镇,南通市主城区中主要是通州区。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城市化率,国际公认和我国各地采纳的城市化率指标约为70%左右,而南通市城市化率目前刚达50%,在未来十年中要提升到70%,平均年增长率为2个百分点,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协调城乡区域发展是提高南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
如何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一是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协调城乡区域发展重要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在于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给农民予国民待遇,彻底废除城乡二元体制。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中国的革命、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现在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目前,南通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为2.5∶1,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的有关福利待遇没有计入其收入和农民收入中存有生产性支出及未来预期收入的年度计算及各种额外负担等因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在4-5∶1。因此,只有创造各种条件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高于经济的增幅和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农村经济发展大大滞后城市的状况才能得以解决。二是在工作中要真正实践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在的工作格局是非常鲜明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居民轻农村居民,不仅各种优质资源都向城市集中和集聚,而且在机构设置和干部配备上都非常明显地表现为城市好农村差。必须调整和改变这种工作格局,建立起一种有利于促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高效化,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和向市民转化的新型工作格局。有这样的工作格局为支撑,才能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三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品供给与服务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就是缩小城乡、工农和脑体力劳动的“三大差别”,而缩小“三大差别”的重要载体就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同等水平的公共品供给与服务。南通的社会事业发展很快,但城乡居民之间享有的公共品供给与服务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在退休、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是巨大的。从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的角度讲,要做到和做好以下几件事:(1)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建立完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乡镇)医疗卫生院(站、所)。(2)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逐步建立农民退休制度。(3)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标准,建立农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比例。(4)城乡居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同等义务教育权利,将义务教育范围向学前教育和高中延伸。(5)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体系,逐步建成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南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与工作,也是一个新平台与新动力。牢牢把握好这个着力点,就把握住了新发展、大发展的主动权。
4.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
南通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必然要加大沿江沿海的开发力度。同时,随着经济总量增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能源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这些都会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力将越来越大。高度重视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抓好这个着力点,不仅可以破解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可以为南通的新发展、大发展,拓展出新的机遇和空间。
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个着力点,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严格抓好节能减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坚决执行国家耗标准,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实行减少和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总排放。二是实行高标准的环境准入制度。对现有企业的环境保护水平进行全面测评,达不到标准的必须限期整改,期限已到仍不能达标的,必须无条件关停;对于新建项目,尤其是布局在沿江沿海的项目,必须按照国内国际先进环保标准实行“准入制”,环保不达标一律禁入。实行环保标准的“一票否决制”和“终身负责制”,使环保的“红线”、“底线”无人敢予逾越。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能源和环保的紧约束,为南通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将此加快做大做强做优。南通现有中国规模最大且在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南通拥有200公里海岸线,具有发展风力发电和风电产业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力发电、风电制造业,是南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抓住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点的关键。
5.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二三十年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百五十年之路,取得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百年进程中发生的困难与问题,在我国近年来也集中发生。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当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会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不能正确处理好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就会掉进“现代化陷阱”难以实现现代化目标。南通2010年人均GDP超6000美元,进入了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的转型发展期,也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南通是全国著名的“长安城市”之一,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但是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也遇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与挑战。南通区域经济要持续发展,争取在未来十年中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以社会稳定和谐为基础。
如何紧紧抓好社会和谐这一着力点呢?正确的思路和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案,就是掌握主动权,实行事先防控与处置。要做到这一点,以下几个环节最重要:一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科学化,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因工作失误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二是建立起覆盖全社会行之有效的社会矛盾排查、信息搜集反馈和预防处置体制与机制,建立起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责任制和预案。三是党政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和化解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建设廉洁、公正、高效的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五是牢牢把握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权、主动权,不失时机的主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法律权威又有公民自由、既有时代特点又有中国特色、既能积极推进又能有序实施的民主政治格局,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这五个“着力点”,是提升南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南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五项重要工作。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思路与方法,能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遵循客观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南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一定能得到极大提升,南通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世华,高南扣.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浩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