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011-12-29 00:00:00陈柳钦
唯实 2011年6期


  作者简介:陈柳钦(1969- ),男,湖南邵东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西方经济学。
  摘 要:实验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实验”的、活跃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学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实验经济学对经济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学科的影响已日益广泛和深入。实验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有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检验方法方面的突破;二是对“经济人”假设的突破。随着实验经济学知识的普及,使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也从无到有并得到了蓬勃发展。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实验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50-06
  
  所谓实验经济学就是针对研究的经济学问题,设计经济实验,对影响经济行为的因素进行控制,屏蔽那些与问题无关的因素,集中观察那些令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的作用,通过做实验取得实验结果,最后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充分认识实验结果的经济学含义,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实验经济学是发展历史较短的新兴学科,是一门正在“实验”的、活跃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学科。
  
  一、实验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738年伯努利•丹尼尔(Daniel Bernoulli)提出的“圣•彼得堡悖论”(St.Petersburg paradox),但是,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实验可以在经济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近200年以后的事。其实,实验经济学的思想方法一直伴随着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只不过主流经济学的实验主要以思想实验表现,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主要以针对具体理论的验证实验表现。古典经济学核心的市场均衡理论是由亚当•斯密通过“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实验完成的;马歇尔的成就是将这种思想实验用数学模型逻辑地表达出来。最早期的经济学实验是1931年萨斯通(Thurstone)为检验传统的效用曲线而设计的实验。萨斯通实验要求每个主体在包括帽子与鞋、帽子与衣服的商品束中作大量的假定选择,然后在假定无差异曲线是双曲线的情况下,分析主体准备在帽子与鞋、帽子与衣服之间做出交易选择的数据,从而评价一个曲线是可能的。萨斯通得出的结论是:这类选择数据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代表,而且以这种方式评价无差异曲线是可行的。但这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另一个对实验经济学有影响的事件是1940的Tacoma Narrows大桥的倒塌事件。Tacoma Narrows大桥于1940年6月建成,因为设计的原因,该桥总是剧烈晃动,只好禁止通行。1940年11月,吊桥因为经受不住风力而轰然倒塌。这给人们以警示,桥梁的设计完成后,应制作模型进行实验,以检验设计是否合理可靠。部分经济学家从中受到启发,认识到依靠实际观察很难判断某些经济理论是否正确,于是决定借用工程实验的思想来验证经济理论。1947年,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 and Morgenstern)提出了个体选择预期效用理论,其基本内涵是:风险情境下最终结果的效用水平是通过决策主体对各种可能结果的加权估价后获得的,决策者谋求的是加权估价后形成的预期效用的最大化,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程度可用预期效用函数的线性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来表示,即斜率越大风险偏好程度越高,斜率越小风险偏好程度越低。预期效用理论的提出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有关个体决策实验的—个新热点。
  对现代实验经济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张伯伦(E.Chamberlin)教授。1948年,张伯伦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张伯伦的实验数据显示实验中的实际成交价格与市场均衡理论中所述的均衡价格有偏差。虽然他本人没有把实验经济学当作一个研究工具,但人们都把张伯伦1948年的实验看作是实验经济学的开端。因为它是开创性的经济实验,这个实验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进行经济实验研究,使实验方法登堂入室,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1950年,约翰•纳什(John Nash)将博弈理论引进议价行为模型,并进行纯议价博弈实验。纳什提出有关谈判的对称性、效用线性变换的无影响性和不相关可选择方案的独立性二条公理。满足这二条公理,则存在纳什均衡。纳什通过实验,证明议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议价者对可能的选择结果的偏好及他们对风险的规避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1951年,莫斯特勒(Mosteller)和诺杰(Nogee)用实验研究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偏好(选择)。1952年,美尔文•爵烁和莫莱尔•弗莱尔(Melvin Dresher and Merrill Flood)进行了著名的“囚犯困境”实验,证明即使在一个平衡的博弈里,所观察到的行为也与博弈理论所预测的结果相反;同时证明了博弈理论的另一个预测,即对个人行为的刺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给博弈带来相当的难度。1953年,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 Allais)经过反复实验提出了与效用理论相反的观点—阿莱斯悖论(Allais Paradox)(亦称“同结果效应”),这是最早通过实验提出的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怀疑。1957年,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进行了在信息对称下的博弈实验,发现暗示可能有助于产生明显的便于协商的结果,而博弈论的抽象模型可能排除了在协商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1960年,Suppes and Arkigson进行了系列实验,进行策略环境的研究,以验证在博弈情形下简单学习理论的预期力量。其试验结果较好地与学习预期理论相一致,但没有得出环境是如何影响博弈理论预期准确性的一般性结论。
  将实验方法规范化使其成为经济学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的学者是张伯伦的学生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张伯伦并没有想将实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加以开发,但他的学生弗农•史密斯却以此为契机将经济实验方法发展为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体系。他改进了张伯伦的方法,在实验中采用了“双向拍卖”的交易制度,使得交易价格迅速收敛于竞争均衡,于1956年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etitive Market Behavior)不仅提供了如何科学严密地设计经济学实验的成功范例,而且将实验与十分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和假设相融合,揭示了先验的经济理论通过可控的实验进行检验的必要性,史密斯的实验结果经济中机制的重要性。这就促使理论研究对机制的关注,颠覆或改写了经济学不属于实验性科学的历史,展示了实验经济学的魅力和前景。
  20世纪70年代,实验经济学进一步发展。1971年,史密斯与同事和好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他们认识到实验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经济学,而且还可应用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1976年,史密斯提出了“引致价值方法”(Induced-Value Method)。用这一方法,人们可以抛开先验的效用函数,直接从后验的交易量与价格数据中找出当事人对财产与商品的价值评价。这一方法论上的突破,撼动了效用函数理论。同时,史密斯还率先采用“风洞测试法”(Wind-Tunnel Method),使得诸如选择性市场设计这类新的尝试在投入实际操作之前能在实验室中先行实施。弗农•史密斯不仅首次阐述了实验经济学的重要性,明确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且用实验的方法检测了竞争价格理论和拍卖理论,提出了设计实验的五项规则,他是实验经济学奠基人。1979年,麦克•克里姆(MacCrimmon)和拉森(Larsson)回顾了若干公理体系和实验证据,以新的数据来论证阿莱斯悖论的稳定性。他们发现在不同参数下,阿莱斯悖论所提出的“一般逻辑效果”还是相当稳定的;当然,在极端的报酬和概率条件下,最具生命力。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整个经济学理论架构的改变,史密斯及其他经济学家又将博弈论引入实验经济学,并作为其理论的基本框架,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实验经济学的局限性,使之成为一种更具普适性的研究范式。于是,传统的个体决策实验、博弈实验和市场实验等三条实验主线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实验方法渗透到了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在效用论中,研究者开始纳入社会偏好;在微观领域中,有关消费者行为、公共财产、风险选择的研究开始出现;在产业组织方面,各种垄断形式都得到了更深入的剖析;在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学方面,财政政策、货币与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学乃至多部门经济的实验研究生根发芽;社会经济层面,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等问题受到实验的关注;在其他社会科学问题中,日程安排、社会困境等问题得到学者的实验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突飞猛进,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借鉴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文章被刊载于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刊物上,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亦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团体和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实验经济学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潮流日益扩展。2002年,被称为“实验经济学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 Smith)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在实验经济学先驱的努力之下,实验方法不仅取得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而且被成功地应用到实际的问题研究中,其在政策分析、决策和评估上的实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欣赏。目前,实验经济学一方面在传统的博弈论和市场均衡领域继续精耕细作,另一方面,已被应用于宏观经济学的许多领域,例如,股票市场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风险态势的比较、公共财产、消费行为、货币和通货膨胀以及国际贸易、投票理论、外部性等。近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电脑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实验经济学开始走向科学化、多样化和规范化。
  
  二、实验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
  
  经济学较早地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但是与其相应的实验检验却相对滞后。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新的裂变不断发生,传统的方法论基础也在动摇:一方面,经济学的传统假设,尤其是有限理性、纯粹自利和完全自控假设越来越受到诸多方面的质疑;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不断细分,社会的、心理的以及伦理道德因素在对人类决定进行理论与经验研究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形成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验过程中获得新的数据,而不是传统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实验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使经济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转而致力于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1.在检验方法方面的突破。长期以来,经济学用于检验理论的工具,主要是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靠对(过去的)经验统计数据的分析寻找答案。这种检验往往是事后的,不免有“事后诸葛亮”之嫌。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做工具,相当于以理论验证理论。直到近20-30年,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受控实验被引进经济学研究,随后行为经济学尤其是实验经济学诞生,从而改写了经济学长于经验统计数据描述而缺乏科学实验的历史。
  实验经济学提出一种新的实验的研究方法,对传统经济学解释的方法进行了拓展。经济学是用来揭示现实市场运行的。经济学家虽然构造了大量的深奥的、技术复杂的经济模型,但这些依靠逻辑推理的方式建立的模型与现实市场的相符程度到底怎样?以真实数据为基础并主要依赖计量回归和统计推断的实证方法是否存在问题?都需要具体考察。首先,由于经济数据来自真实世界而不是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我们很难排除其他因素对实证结论的干扰。自然市场在不同程度上都被证明缺乏控制。有时候某些突出的数据在原则上存在,但实际上无法取得,或者难以精确取得,因而也就无法对现有理论或相互矛盾的不同理论做出取舍。例如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命题: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但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需求和供给无法直接观察和精确度量,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可靠性因此也就无法验证。尽管计量经济学的回归方法能够对一些扰动因素进行控制,但对其他控制变量的选取很大程度上融入了操作者的价值判断,因此,我们很难判断一个理论或模型是否失败、何时失败以及失败的原因所在。其次,传统的经验数据,作为检验依据,具有不可重复的缺陷,就是所谓的“历史不会重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缺乏可重复性经常是非实验观察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其得到的数据是在一个特定的非重复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自然发生过程中获取的,而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不能被观察的因素却总是在变化。由于“历史不会重复”,我们不能对进行实证检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再现,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对已有的实证结论进行重新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第三,传统经验性数据存在“整体性”缺陷。作为行为命题或理论结论直接反应的经验数据是一种整体的数据,不能成为区分理论的分类数据。因为这些经验数据中既包含特定理论假说的环境特性,又包括其他众多干扰变量所导致的结论特征,这样就失去了对行为命题和理论预测基本的检验能力。第四,传统经济学所主要依赖的检验工具计量经济学自身也存在局限性或弱点。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最初基于以下两个前提:一是经济学是不可实验的,或是必须在一定环境约束下的局部的实验性学科;二是偏好和知识是无法被直接观察和控制的。这两个前提使我们无法对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计量经济学由于受到变量和方程数量的限制,再加数据的不完全可靠,它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实际,而且会增加一些新的问题。总之,计量经济学将近70多年的努力虽然把数据分析提升到了一个高深复杂的水平,特别是对用总量数据的比较宏观经济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问题涉及新古典的基本命题的评估和改进时,计量经济学并没有提出让人信服的有效方法。
  实验方法则弥补了传统检验方式的这些缺陷。它使得经济学可以从模拟现实的实验中获取接近真实的数据,以检验理论的现实性、客观性、科学性、公理性、普适性,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学用“理论检验理论”的尴尬。实验经济学家认为检验经济理论的实验工具至少具有两个优点,那就是可控性和重复性。可控性是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者可以人为地去干预、控制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即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来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环境,并且能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以便更好地揭示对象的内在本质。重复性是指实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独立实验并提出结论后,他人可依据他的条件重新进行实验,从而能独立地证实或舍弃前人的结论,也就是可以对前人的结论进行证伪。如果实验环境能尽可能地与现实经济环境相符,且重复实验的结果非常稳定,则这一结果就很有可能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再现。现实统计的经济数据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很难证实数据的精确性,而精心设计的经济学实验则可以生成源源不断的有效数据,进而可以模仿外界因素突然变化后的经济行为的反应,这就为判断某一经济理论是否正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实验与计量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总是能够在可控的重复环境中实施另一系列的“关键性”实验来检验完全相反的假设,以应对持不同信念体系的学者的质疑。比如,对于可以在实验室中精确地控制并作出测量的各种相关变量,制度与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学者可以在不同的实验中或者在同一个实验的不同时间点上,将所考虑的因素固定在某个水平上;或者是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变动,进而观察这种变动带来的结果,评价实验经济系统的绩效。实验方法的可控性和重复性使得我们对于经济理论的接受或拒绝是基于一个可以重复进行的严格证伪的实验过程,而不是基于权威、习惯或研究者偏好,从而保证了经济理论的科学性。
  
  2.对“经济人”假设的突破。现代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为经济分析的科学化(特别是数学化)提供了理论前提。“经济人”假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1)人是自利的,追求自身利益;(2)人是理性的,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人”都是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他们做经济决策时,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曾几何时,经济学成了一种“沉闷无趣的”科学,就是因为它假定人是自私的和唯利是图的,人是“欢乐与痛苦的计算器”。“经济人”这架计算器,就像一粒充满着幸福渴望的水珠一样,在某些使它游离于幸福与痛苦之间的动因的作用下振荡不已,一旦它们那敏感的直觉嗅察到了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变化,就立即改变价格或改变定价原则。虽然“经济人”假设不失为经济学家分析个人经济行为的基本前提,但却并不完全是现实情况。“经济人”假说忽视了人类多方面的动机,因为除了金钱财富,还应包括情感、自我实现等,这些需要受到历史文化、道德习俗的重要影响,建立在自利基础上的逻辑演绎法抽象掉了复杂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成员的相互影响。
  目前实验经济学中对于理性假设问题的研究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1)个体理性假定并不能保证必然达到个体效用或福利的最大化;(2)理性假定会受到行为重复性的影响;(3)理性假定受到“公平性条件”要求的影响;(4)非理性因素会受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实验经济学抛弃了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设,代之以一些行为的实证命题,作为理论和实践探讨的出发点。实验经济学将经济参与人实证化,定义为可犯错误的、有学习能力的行为者,更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合理性。显然,实验经济学预见到了传统“理性经济人”假定的某些缺陷可能带给实验分析的危害,即很难在众多被试者身上找到高度的认知水平和完备的逻辑推理能力普遍存在的依据。因为当事人思考问题和进行决策并不一定遵照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模式,那些更现实更具体的行为方式并不一定导致理论的失败。经济学家可在实验的基础上调整前提假设,增加理论的适用性。比如,阿尔文•罗斯(Alvin E.Roth)就提出了参与人行为理性低和参与人行为认识有限的适应学习者的命题。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证实了西蒙的思想:无意的行为可能会产生比按逻辑推理行为更合理的结果。
  实验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理论学派不同,它不是以相对独特的理论体系为特征,而是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它揭示了传统经济学的缺陷,并且为此提出了经济学的前进方向。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使经济学的研究更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它把人们的决策行为当作了研究的对象,让人们参与到实验环境之中,使人们有机会分析他们亲身参与所产生的信息;把一些经济运行的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当中,以便于人们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随着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会更加完善,一定会对主流经济学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成为经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
  
  三、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其实,我国也有经济实验思想。在邓小平总设计师的规划下,我国30多年的经济改革与其它领域内的改革一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遵循着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进行,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完善,这本身就是一种实验的思想。改革开放初期开办经济特区,这是一种大型综合的经济实验。此外,还有各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股票市场试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等等。当然,我国的经济实验和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实验有区别。我国的经济实验一般是综合的、在真实环境中实施的,一般周期比较长,结果的解释弹性大;而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实验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里的实验,可以对影响因素实现控制。有人说,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实验是小试,我国的经济实验是一种中试,这有一定的道理。他们各有各的用途,不能互相替代,它们的作用是互补的。在我国也应该可以开展实验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实验研究。
  实验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陈禹教授发起并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经济科学实验室,并自主开发了基于网上运行的实验系统,启领了我国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先河。同年,汪丁丁教授在《经济学动态》第7期上发表了《实验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设》一文,系统地介绍了实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2000年,厦门大学的高鸿祯教授先后承担了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实验经济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验博弈论及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验博弈论及其应用”等,并主持了几期博士生的“实验经济学讨论班”,发表了一些相关的报告。在此基础上,他还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本较为系统地介绍实验经济学的著作《实验经济学导论》,填补了国内实验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随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的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实验室,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力量。
  2005年8月,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守一研究员和全国经济对策论研究会倡导,在北京首次召开了我国“实验经济学学术会议”,与会人员经过深入地交流,总结了我国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明晰了实验经济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实验经济学的发展。2005年12月份在首都经贸大学召开“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学术会议”,就实验经济学与各个学科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当前,我国的实验研究现状还远无法跟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相提并论。由于理解上的误区与管理体制上的一些缺陷,国内建立的许多实验室走向“计算机仿真”,甚至走向电子计算系统如税收征管、国际贸易实务、证券交易、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系统的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实验室。因此,实验室变成了“机房”,成为学生学习使用各种软件的地方,而并没有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另外从已经出现的实验研究成果仍然局限在实验经济学出现的背景、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上,真正在实验经济学主题领域进行的研究仍然很少,更不用说系统性有计划的研究了。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主要是对经济理论证实或证伪的科学的方法,这也正是实验经济学备受经济学家青睐的关键之所在。正如史密斯所讲:一项未经实验过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设而已。而这种理性思辨、数学思维、实验方法等科学精神,正是中国经济学界所欠缺的。
  当然,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发展实验经济学的条件也已经具备:(1)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学研究水平已经今非昔比。这种智力与知识以及研究经验的积累是可以直接借用的。(2)作为一门新兴不久的学科,中国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还处于发展之中,因此不会如传统经济学那样形成锁定。而且,刚刚起步的实验研究可以具有后发优势,因为国外许多实验研究的经验都是可以直接借鉴的。(3)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确保中国的研究者不会面临技术的瓶颈,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些资金的支持和围绕相关主题而进行紧密的协作。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随着实验经济学知识的普及,使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一定会从无到有并得到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学界而言,实验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为我们探寻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研究、借鉴西方经济学,提供了一门新的学科、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思维方式;对于我国的研究者而言,实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一个新的对话平台,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新理论的机遇。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为我们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源与样本源。随着人们对实验经济学的了解和深入学习,心理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实验经济学必将成为我国一部分经济学者和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工具,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不可忽视影响。□
  
  参考文献:
  [1]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