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的实现机理

2011-12-29 00:00:00万雪芬
唯实 2011年6期


  作者简介:万雪芬(1980- ),女,浙江上虞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基层建设与党内民主。
  摘 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能否与企业发展实现互促共赢,关键就看共存于一体的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能否寻找到利益的结合点。结合浙江省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分析可以得出,非公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发展之间不但不存在根本矛盾,而且具有目标的同向性。执政党地位的客观存在和党组织自身的优势,决定了非公企业党组织能对企业发展起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企业健康发展也符合党建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为推进党建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使两者得以实现制度的“互补”。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16-04
  
  比较制度学认为,制度与制度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可能是竞争替代关系,也可能是互补支持关系。如果特定系统内的制度能相互良好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根据客观功能或系统评价标准,共同提高了其效益或降低了缺陷或成本,就认为这些制度之间具有互补性。非公企业党组织不是企业内生的,而是在作为经济“域”的企业内嵌入的一种新政治制度安排。如果所嵌入的这一制度与受体即非公有制企业中其他制度能相互良好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双方就能够实现比较政治学认为的“制度互补的收益”;相反,如果不能互补相容,则可能会导致所植入的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甚至会降低整个系统的效率,即产生“移植效应”。因此,笔者认为,探究非公企业党组织是否能够与企业发展实现互促共赢,制度互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两者作为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共存于一体,能否寻找到利益的结合点,即党组织活动与企业发展在目标上是否具有同向性,能否在实际的动态运行中相互补充、互补支持,从而使双方都能从中获得互补的收益。从当前的运行实际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存在共同利益的结合点,使两者得以实现制度“互补”。
  
  一、非公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发展之间不但不存在根本矛盾,而且具有目标的同向性
  
  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虽然在非公企业中是一种嵌入性制度安排,但完全可以通过遵循非公企业发展规律,合理界定自身的职能,实现两者目标的同向、作用的互促。
  1.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是中国独有的政治现象。非公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框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有着自己的行动逻辑,追求最高效率和最大利润是其首要关注点。但是实际上,当前非公企业的治理结构并不排斥党组织,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党组织参与管理并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非公企业党组织可以通过与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相结合发挥作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证党工作目标的实现。如浙江许多非公企业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经营决策会议、重大事项党组织提议和首议、党组织班子与董事会成员双向例会、理论学习联席会议等制度,既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途径,也促进了企业决策科学化水平,提升了企业的执行力,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以,党组织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具体制度安排,为企业治理结构所容纳和接受。
  2.在当前实际的运行中,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重点、活动方式呈现出与传统党组织不同的特点。非公企业党组织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越来越注重结合企业发展的规律和自身实际来开展活动,努力寻找企业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这使党建工作因其在激发员工活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完善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而越来越受重视。如绍兴市开展“凝聚力工程”,把党的工作有机融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之中;台州市以“动力源”为抓手,引导企业党组织在推动企业克难攻坚、共渡难关、科学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互为需要。
  3.非公企业主很多来源于机关、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长期接受党多种形式的教育,加上他们取得的业绩基本上都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富民政策,因此,从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整体状况看,他们能够认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基本愿意接受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继续发挥作用。如在笔者对200位企业党员的问卷调查中,认为所在非公企业业主支持党组织开展的党建活动的占36%,比较支持的占49%,不支持的仅为15%。尽管当前也有部分业主对党组织漠视或者持有怀疑的态度,主要原因也在于一些党组织工作手段仍然比较陈旧,党建内容空洞,部分党员、党务干部本身素质不高,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没有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随着党组织作用的显现和企业主对此认识的提高,这种现象是可以消除的。
  4.对非公企业来说,建立健全党组织的确会花费一定成本,但诚如现在许多业主已开始认识到的:有效开展党建工作往往能使企业更容易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从而也更能得到在政策上的指导以及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多方面的帮助;同时,开展党建工作还是获得各种政治资源和由此派生出的政策性、社会性、经济性等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取得社会认同、员工认同的重要方式。正因为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党建是企业一种潜移默化、周期性较长,可产生不可估量实效的“软投入”,其“投资回报”虽然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但从长远来说,完全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甚至还可能是倍加的效益。
  
  二、执政党地位的客观存在和党组织自身的优势,决定了非公企业党组织能对企业发展起较大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随着企业的发展,它也越来越需要党组织发挥协调沟通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运行环境。在西方企业中,这些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管理层和工会。而在中国政治制度下,党组织作为社会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可的一种力量,更能在这些方面通过发挥自身组织优势、政治优势、人才优势和做群众工作的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促进者、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劳资关系的协调者,以思想政治工作之长补企业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之短。具体途径如下:
  1.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提升企业执行力。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通过自身工作不断争取的动态目标。[1]党组织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凭着自身生产经营才能,发挥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改革与技术攻关,激发广大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提升员工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推动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任务的完成。如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复杂经济形势的冲击下,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信心指数低下,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弱化,人力资源流动加大,浙江许多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企业要转型,我们做什么”、“争做节能减排标兵”、“三有三无”等主题活动,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围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努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提高节约意识,查找并改进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环节,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既发挥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也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带动员工集思广益,提高企业决策水平。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主必须依靠方方面面的智慧,才能作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科学决策。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或影响企业重大决策,特别是通过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等不同层次管理部门中党员的作用,在资金、项目、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企业共同查找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从而提升企业经营决策水平,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如浙江一些企业探索“党员民主听证会”、“建言献策恳谈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交流会”等制度,由企业党组织组织民主听证、民主恳谈、情况交流活动,企业主与党员职工民主对话、双向交流,通过通报情况、反映意见、提出建议、释疑探讨等途径,让党员职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引导党员职工从推进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技改和设备更新改造,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这不仅使党员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也使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和集体智慧融入了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有利于推动企业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发挥党组织外联功能,为企业获取信息、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掌握着企业所必需的制度资源、政策资源和公有资产,从这个意义上看,非公有制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支持。目前,非公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宽松,但不可否定在一些具体政策实施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非公企业的一些需求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传递。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可以凭借自身的政治和组织优势,积极主动地协调企业与外界尤其是上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反映情况,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及时帮助企业了解党的各种方针政策,争取党委、政府在政策上的指导以及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多方面的帮助,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浙江一些企业党组织依靠与上级党组织和相关部门的良好关系,利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蹲点调研等机会,主动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技术、项目、减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等问题。
  4.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和谐环境构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形成非公企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企业和谐环境的重要手段。在非公企业内部,最有责任和能力担当起这一重任的就是企业党组织。因为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文化体系,属精神文明范畴,其重点在人,主体也在人,思想政治工作正是构建这种微观上层建筑的灵魂,这无疑是我们党的强项,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保证作用的重要切入点。党组织在开展企业需要、职工欢迎的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企业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经营理念及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平等、包容、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凝聚力与向心力,为企业上档次、上水平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如浙江万马集团党委通过开展“发展万马,我的责任”、“做诚信尽职表率,当企业发展先锋”、“讲传统、树理想、创伟业”等主题活动,为企业党建提供了具体路径,也形成了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营造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浙江恒大建设集团公司党委对企业使命、企业愿景、管理理念、质量方针等进行重新定位,提炼出“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恒大精神,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
  5.发挥党组织引导监督功能,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非公有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性,容易使其产生短期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从总体上看,面广量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属于加工贸易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够强。[2]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加强对企业的引导,推动企业提升发展理念,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党组织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组织各类活动开展,引导和促进非公企业树立科学发展的战略意识,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引导企业主克服贪图享乐、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生产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降低生产能耗,促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民主恳谈会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管理层定期就企业发展、职工福利、劳资关系等与职工进行沟通和协商,以实现职工工资福利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
  6.领导群团组织,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各自优势,一方面,可以把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与各种群团组织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不同层面员工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多种渠道加强与各个层面职工的沟通,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动员广大职工同心协力促进企业发展。
  7.提供政治资源,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认同度。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其在长期发展中的良好形象,使得非公企业党组织能够作为一种“信号”,传递企业的信用信息,即通过党组织活动,维护企业遵纪守法、规范经营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信用也有利于企业产生区域性声誉效应,使企业与所在地(社区或村)达成一种更为融洽的关系资源。
  
  三、企业健康发展符合党建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推进企业党建
  
  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企业发展是党建的一项主要任务。随着非公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执政党需要适应形势发展,代表和协调好非公企业这部分群体的利益,促进非公企业的发展壮大,并通过以下途径为推进党建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1.增强企业组建党组织的信心。在非公企业的发展中,让企业主亲身感受、亲眼目睹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显著作用,使其对党组织的态度实现由疑虑到逐渐理解和积极支持配合的明显转变,从而克服党建“无用论”思想,是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在需求。正如一些党组织作用发挥比较好的企业主认识的,党组织在企业里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党组织是企业最好的政治导师”、“党建工作做实了,也是一种生产力”、“党员是企业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这不仅增强了这些企业推进党建工作的信心,也对其他企业组建和发展党组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为非公企业党建创建良好的硬件条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党组织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才能为党组织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奠定好基础。从实践来看,企业不发展,财力和条件有限,即使企业主本身是党员,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其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往往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效益是第一位,在效益保障前提下才有精力去搞党建;企业发展上升了,党建在企业中的作用容易得到企业主的认可,许多企业主会积极帮助企业党组织解决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困难。如在传化集团,党建经费每年根据年度活动做预算,只要预算合理,董事会都会通过;在华东钢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马集团,党组织的大型活动经费只要提出申请,公司管理层一般都会根据方案批准;在浙大中控集团,公司在办公用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专门辟出一间大办公室作为党员活动室,一间可容纳100余人的会议室作为党建活动室。
  
  3.为党员队伍输送优秀人才。非公企业的发展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了很大变化,使中国社会涌现出一些新兴阶层,如非公企业主、非公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公企业中的普通就业者。党组织如何吸引非公企业中的先进分子,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党不注重占领和加强这块阵地,有可能会有动摇执政基础的危险。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党组织对新经济精英的体制性吸纳,实现对他们的政治引导和政治影响。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使党更好地将组织力量延伸到非公企业,为党员队伍输送一批业务强、思想优的后备人才,并将流向非公企业的党员资源重新聚合起来,使党得以在非公企业这一全新的领域发挥影响,从而巩固新形势下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提升执政党的力量,实现执政地位的巩固。
  4.推进企业党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非公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经营管理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这也有利于带动党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企业发展要求党组织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举措实施、重要难题破解方面为企业提供智慧和帮助,因而会主动支持企业党建工作和各种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如一些企业推行党员民主恳谈会、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新“三会一课”等并将之制度化;一些企业在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党员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一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逐渐达到了有场所、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经费,党组织工作的运行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5.提升企业党组织对外影响力、对内凝聚力。党组织通过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抓党建,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努力取得实绩,并有效引导企业反哺社会,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也提升了党组织在企业内外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主支持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支持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职工以及所在区域对企业党组织的信任度日益提高,党组织对内对外的话语权、影响力就会明显增强。
  党出于加强执政考虑,必然要通过直接和间接运用所掌握资源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夯实自己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事实证明,党建与企业发展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协商与支持关系:即企业用政治形式更好地达到经济目标,党建则使用经济手段推动政治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执政党与非公企业之间各自利益的相互支撑与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准确定位及其实现方式[J].理论探讨,2003(3).
  [2]蔡奇.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创先争优[J].人民论坛(京),2010(12).
  [3]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55.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