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真校园文化与学校内涵发展

2011-12-29 00:00:00李安心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11期


  办学为了谁?办什么样的学校?我校在诠释“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的办学思想中,开展了雅真校园文化与学校内涵建设研究,促进了学校跨越式的科学发展。
  
  一、雅真文化的确立
  
  我们学校具有53年的历史,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学校“孝敬文化”建设和“家长学校”办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暑期,学校隆重召开了三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办学、科学办学、民主办学”的办学原则,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思想,讨论通过了学校近五年的发展思路,明确了“雅真校园文化和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办学方向。
  我校的办学思想是:推崇高尚雅志、明德知行;追索教育真谛、启智达睿。雅,即优雅、高雅、正确;合乎规范的;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正直、典雅方正;雅者,正也。真,即真实;本性、本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如“真人、修真、真诚、真假、真实、真理”。
  综合上述本义,我校办学思想的内涵就是:推举崇尚高尚、优雅、正直的志向,明白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客观道理,懂得言行举止合一;寻求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追寻教育的真谛,按教育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聪颖深明、通达深远。
  近几年来,学校开展了雅真校园文化研究、雅真教师研究、雅真班级研究、雅真课堂研究、雅真家长研究、雅真教育研究等。
  
  二、雅真文化引领学校科学化管理
  
  大力加强学校科学化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现代管理学中,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最早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虽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但对于其他各行各业的管理都有深刻意义,它是责任分工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学校实行了垂直管理与扁平化管理相结合,宏观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促使管理出成效、管理出成绩。
  
  三、雅真文化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学校的教育教学实施要依靠全校师生共同完成。教师队伍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的实施效果。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雅真学生。学校鼓励全体教师做雅真教师,注重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发扬刻苦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建构“敬业、严谨、修身、育人”的教风和“勤学、乐学、善学”的学风,倡导“三正”风气(弘扬正气,树立正义,推崇正派),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真实人才。
  雅真教师要尊重、爱护、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一名名符其实的人民教师。雅真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力争思想、业务达到一流水平。雅真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表,注重自身人格魅力,以优秀人格感染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雅真教师要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中,求实、进取,使自己与同志们一道尽快成为专家型教师。雅真教师要树立敬业意识,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
  
  四、雅真文化引领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校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学校分低、中、高年段开展了一系列理想教育活动,抓住各种契机,拓展德育渠道,注重德育效果,取得德育实效。
  学校狠抓了德育常规管理,拓宽了德育途径,丰富了雅真校园文化内涵,优化了学生成长环境,注重德育实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落实了德育阵地和德育时间,精心构思德育内容,提高德育主渠道的质量;完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让墙壁说话,实现环境育人;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使德育融入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重视个别教育,抓均衡,促转化;加强了德育的学习和研究,认真抓好德育工作的主题性研究和德育渗透研讨活动,抓好雅真校园文化研究课题每个方面的研究,提高了德育能力,开展了德育T作经验交流;重视德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学习,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的专题讨论,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五、雅真文化引领学生快乐发展
  
  雅真教育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一是狠抓学生基础性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个人思想品质的外在表现,所以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学生雅真教育的根本。习惯的培养先从认知抓起,在体验中培养习惯,用榜样来矫正习惯,使学生在认知和体验中习得良好习惯,在反复训练中形成优雅的言行举止,重点抓了雅真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二是狠抓学生发展性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和容易出现的突出问题,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并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三是狠抓学生课间文明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规范学生雅真行为。德育见实效,应该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知书达礼、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儒雅睿智,应该是雅真教育始终追求的目标。这一些目标首先是从守规矩开始,把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把行为习惯培养落到具体的环节之中,不搞大、假、空。另一方面,学生的行为规范、习惯养成教育从小处着手,持之以恒地教育和训练,终能见效。比如,不乱丢乱扔,讲究公共卫生;不粗言粗语,讲究文明礼貌;不追逐打闹,讲究轻声慢步;不欺负弱小,讲究谦恭礼让;不斤斤计较,讲究宽厚容忍;不迟到早退,讲究节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