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严师,只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很难取得学生信服的,且严之过分,过犹不及。要真正取得“严师出高徒”的效果,要严之有法。严之有度,严爱结合,严导结合。
1、严之有法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绝非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可以凌驾于学生之上,并置法律于不顾,把教育变成专制,对学生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任意从人格、身心、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专制,而是本着以对个人、家庭、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据《教育法》对学生严格要求,以实现教育目的。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教育学生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批评、打骂、讽刺或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等形式来取得,而应该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来亲近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期达到教育目的。
2、严之有度
严格要求学生是件好事,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必将事与愿违,甚至酿成终生憾事。有这样一篇报道:一个13岁的小女孩因为几个字没写完,被老师罚写3000遍,小女孩服药自杀身亡了。所以,在教育学生方面要严之有度。学生时代本来就是一个调皮的时代,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冲动。难道我们就会为此而让学生们变成一个个循规蹈矩的小老头27非也!我不主张那些因为学生打架就视学生为不可救药,片面夸大学生所犯错误继而严惩不怠的教育方式。
3、严爱结合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热爱学生的一种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亲人、朋友来对待,首要的是不得随意讽刺挖苦学生,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其次是爱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心理咨询室,给那些感到学习压力大,心理极度困惑的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情况下,让心理健康充分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一角开设心理健康知识图书角,并选举一名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学生担任班里的学生心理咨询师。如有问题,学生心理咨询师解决不了的可以找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咨询。同时定期有意识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对学生的爱还应该表现在为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教师需要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掌握一套过硬的教学本领,做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4、严导结合
首先,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和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往往对任何事情都想参与,都想探究。然而,他们又往往会在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时因缺乏有效的科学指导而产生一些混乱的思想认识,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因此,我们要注意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在行动上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8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学生好奇心大,好动性强,思想无太多顾忌,兴趣也比较广泛。这正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好时光,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旧的教育体制,却视这些为异端,霸气十足地一一削减,达到整齐划一,最终导致个性的泯灭和灵性的丧失。外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创造力强,我想与此也不无关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终于迎来素质教育的春天。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又与个性潜能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促进个性的发展,才能为未来的创新打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