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档小组在荷兰发现李大钊文物
近日,由国家军事科学院、社会科学院专家及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寻档小组,在荷兰发现了百余件有关李大钊同志革命活动和中共党史方面的重要文物资料。
寻档小组先后前往荷兰国家档案馆等5家档案机构进行查询,相继找到了李大钊在国共合作期间写给孙中山的信、李大钊在中共三大上的发言记录、李大钊和国民党人士当年使用的图章、当时的出版物、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革命活动的详细记载,以及与李大钊同志革命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资料等共计百余件文物。
寻档小组已将征集到的这些珍贵文物资料进行拷贝、拍照,有的制成光盘,一并带回国内。
寻档小组认为,这些资料不仅使李大钊作为党的创始人的形象更加丰满,进一步印证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而且拓宽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视野,为研究考证我国外交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
尧山壁新作《百姓旧事》出版
河北省著名作家尧山壁创作的散文集《百姓旧事》,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百姓旧事》一书以冀中南农村作为历史视野的基点,选用散文文体记述了一段特殊的乡村历史,记载了种种生活面貌,描绘了上个世纪中叶的社会人生百态,深刻且生动地再现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河北省影视“奔马奖”开评
为了检视我省影视艺术创作水平,备战本年度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由河北省文联、河北省影视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15届河北省影视艺术“奔马奖”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初选活动将于近日进行。
团体会员单位、省直单位、省内部队系统、省内各地民营影视机构及个人会员均可直接向省影视家协会报送。作品的参评类别包括:影视剧类,综艺晚会、专题晚会、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类,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类,文艺栏目类,美术动画片类,电视广告片、影视艺术理论及评论文章类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均与“金鹰奖”设置的9类79项奖项相对应。
据了解,本届报送的作品中,值得关注的长篇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长篇电视纪录片《跨越》、三维动画片《麋王宝图》、52集动画片《中华小岳云》等,都是极具竞争力的候选作品。“电视节目主持人”评选项目也是河北力争的强项。曾先后有周晓丽、白岚、于辉、方琼、李迎等折桂。
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举办已故剧作家追思会
4月2日,河北省著名剧作家毛达志、方辰、白良先生清明追思会在河北省文联举行。追思会由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省文联副主席郑世芳、省文联副秘书长陈小平、省剧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以及省剧协主席团、顾问团成员王仲德、刘仲武、贡淑芬、陈家和、王竹平、李宪法等20余人出席了追思会。
与会者都是三位已故剧作家的生前挚友、学生。在清明到来之际,想起恩师益友的一言一行,都不胜唏嘘。在会上,大家一起感怀他们为戏剧事业做出的努力与牺牲,表示要学习他们的乐观与奋发。
郑世芳讲话强调,省剧协首开先河,组织举办了这次追思会,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与追忆,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家的认可,这样的活动以后要当成传统继续办下去,不忘前人,才能开创艺术事业更美好的未来。
京剧《沙家浜》亮相石家庄
由京剧名角王蓉蓉领衔主演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日前在河北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台演出也拉开了“石家庄市引进高雅艺术演出——红色经典演出季”的大幕。
“石家庄市引进高雅艺术演出”作为石家庄市创立的一项品牌文化活动,自2005年开始至今已开展6年,相继引进山西大型说唱剧《解放》、白俄罗斯国家大剧院的芭蕾舞《天鹅湖》等精品演出十多场。为纪念建党90周年,今年“石家庄引进高雅艺术演出”特别推出以“红色经典演出季”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演出,其间20场左右的红色经典精品剧目将在省会上演。该活动于4月启动,首批邀请的是现代京剧《沙家浜》和《红灯记》。此次演出活动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主办。
据悉,今年4月到7月将有6至8场红色经典剧目与省会观众见面,包括歌剧《江姐》、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等都在演出主办方的邀请之列。
朱六成独唱音乐会在石举办
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日前由河北省歌舞剧院主办的生命的赞歌——朱六成独唱音乐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举办。
本次演唱会以“生命和爱”为主题,有脍炙人口的《党啊,亲爱的妈妈》《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心灵之歌》等经典歌曲;有散发着朱六成先生独唱魅力的《终生爱你,至死不渝》《长相依》等金曲,也有河北省歌舞剧院和河北交响乐团献上的大型歌舞等。
朱六成表示,这次独唱音乐会不仅是自己近期艺术成就和过去激情岁月的一次回顾,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表达对党90岁生日的喜悦之情。
本刊曾深入报道过朱六成的艺术经历。他在歌唱和绘画上都极具艺术天赋,早年就在河北歌坛崭露头角,曾在《第二次握手》《唐人街上的传说》等多部歌剧中担纲男一号,刻画了众多的舞台艺术形象。当他的演唱艺术生涯如日中天时,因突发喉疾离开了心爱的舞台。他转而主攻绘画,为奥运会创作的巨幅国画《奥神》被首都博物馆永久性收藏;积劳成疾的他又经历了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摘除五次大手术,永不言败的朱六成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继续在绘画和声乐艺术世界中孜孜不倦地追求,曾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场个人演唱会,两次个人画展。
迁安农民手绘连环画颂英烈
“我要用自己的方式颂扬英烈,颂扬家乡。”近日,迁安市农民张志江历时4年编绘的连环画集《迁安英烈传》已全部完稿,即将出版。
张志江今年55岁,从小生活在迁安沙河驿镇管庄子村。尽管长大后务农、打工、放电影啥都干过,可手里的画笔却从没放下过,“辅导”他最多的“老师”就是小人书。也源于此,在众多的绘画形式中,张志江独爱连环画。
张志江说,迁安是革命老区,英雄辈出,他从小听的最多的就是当地的英烈故事。从2006年起,他先后创作并发表了表现迁安英烈的《独胆英雄张运和》《杨秀峰同志的故事》《喋血岳野山》等6篇作品。
为了将一个个英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张志江不辞辛苦地找照片、查史料,还要据此设计画面、撰写脚本,每一个环节都颇费周折。近日,他这6篇作品的148幅图文全部编绘完稿,由此结集的连环画集《迁安英烈传》即将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