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史料的甄别和误用

2011-12-29 00:00:00张奇星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4期


  史料教学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2010年以来围绕史料教学,一线教师进行了不少探索,发表的科研成果多集中在史料的运用方面,但是对史料的甄别涉及较少,笔者不揣浅陋,略谈浅见,请方家指教。
  一、真实是史料的生命
  诚如徐金超老师所言,“材料的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的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有害。”求真是历史学科学性的体现,只有史料真实可靠,据此获得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史料是指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的根据或依据。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或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的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地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后者是指后人对第一手史料所作的诠释或解释。一般而言,与历史事件、人物相关的文物和记载等原始史料价值高。
  如果对原始史料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官史和野史。官史往往由史官撰写,理论上遵循“秉笔直书”的原则,但是在专制时代往往很难落实。社会学上有一条铁则,那就是:主宰一个人的薪给,即可主宰其意志。史官缺乏独立的经济政治地位,是专制政权的附属品,因此往往为尊者讳,做一些文过饰非的事情,由史官撰写的官史在运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甄别,以免以讹传讹。
  二、史料作伪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具有半官方性质。该书的“方正”篇,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大概内容如下:三国时期,魏将郭淮的妻子是大臣王凌的妹妹。王凌与司马懿争夺权力失败,被满门抄斩。按照当时的法律,王凌的妹妹不得幸免。司马懿派侍御史向郭淮要人。郭淮上书朝廷说:孩子死了娘,孩子就活不成了;孩子活不了,我也就活不了了。司马懿奏请皇帝,最终赦免了郭淮的妻子。
  这是“君仁臣忠”的典型,被《世说新语》写入“方正”篇。根据陈四益的研究,郭淮之妻能够免死,其实并不是什么“君仁臣忠”的结果,而是郭淮和司马懿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郭淮是当朝名将,长期驻守西北,拥有重兵,一面对付蜀国,一面要安抚羌、胡,对于国家军事形势的稳定非常重要。如果逼反了郭淮,那么会给国家来巨大的灾难,也对司马懿的权势构成威胁。郭淮自导自演了一场戏,绵里藏针,既警告司马懿,不要过于放肆,同时也给他一个台阶下。郭淮先是表现出大义灭亲的姿态,把老婆交给侍御史,同时让州县文武官员劝他举兵造反,被他喝退,体现了为人臣子应有的忠诚;紧接着,数万百姓,牵衣拦道、嚎啕大哭,不让侍御史把人带走。此时,五个儿子在父亲面前哭求救母,郭淮顺势将妻子追回,上表朝廷,请求赦免他的妻子。司马懿权衡利弊,最终奏请皇帝,赦免了郭淮的妻子。
  如果听信史书,人云亦云,就无法了解历史的真实,以为是郭淮和儿子们的苦求感动了皇帝和司马懿,从中得出人性本善结论,那就南辕北辙了。因此,官方史料作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需要我们仔细甄别。
  三、史料的误用
  案例1:美国人承认自己失败了吗?
  某教师在教授“朝鲜战争”一课时,运用了一则材料来说明朝鲜战争的结果。
  美国将军布拉德利曾说过,朝鲜战争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对抗错误的敌人的错误战争”。
  如果这句话是美国将军布拉德利总结朝鲜战争时说的,那么在较大程度上能够证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确实失败了。如果这种说法不谬,那么中国抗美援朝则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真实的情形是什么呢?
  布拉德利是当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51年5月3日,美国国会就朝鲜战争问题召开听证会。马歇尔代表美国政府对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期间的行为进行了抨击,主要针对的是仁川登陆后擅自下令越过“三八线”、擅自攻击中朝边境地区、甚至建议对中国志愿军使用原子弹等。布拉德利对麦克阿瑟的军事观点也进行了抨击,他说:“如果按照麦克阿瑟提出的把中国当作斗争焦点的建议进行战争,将会使我们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一个错误的时间,与一个错误的敌人,卷入一场错误的战争。”很显然,布拉德利将军反对麦克阿瑟的狂妄自大,主张把战争规模限制在“三八线”,坚决反对麦克阿瑟关于对中国军队使用原子弹的提议。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1953年7月27日,可见布拉德利的观点绝不可能成为他对朝鲜战争结果的评价。这是一种典型的剪裁史料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历史学科的求真精神。该教师在引用材料时没有对史料进行必要的甄别,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案例2:蒋介石是亡国论者吗?
  某教师在讲“抗日战争”一课时,为了突出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用了一则材料来说明蒋介石是亡国论者。他所选用的材料如下:
  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冯玉祥是国民党集团内部一个重要将领,他有机会参加高层会议,对蒋介石抗日态度有自己的认识。这则材料是原始资料,可靠性较高,但是冯玉祥向来与蒋介石有隙,是不是存在丑化蒋介石的可能性呢?经过全面查阅史料可知,蒋介石并非亡国论者,他主张持久抗战,不赞同与日军进行速决战。例如,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1937年8月7日的国防会议上,确立“持久消耗战略”为对日作战的基本战略方针。蒋介石认为:“消耗持久,最适合我之国情,如国土、人口、物资、地形等皆有利于消耗持久”,“我国此次抗战,其要旨在于始终保持我军之战斗力,而尽量消耗敌人力量,使我军达到持久战之目的”,“持久消耗战略”的精髓是“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不争一时之短长。
  可见,该教师对所选材料未能进行认真甄别,以至于以讹传讹,影响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凭借,加强史学修养,注意史料甄别,避免史料误用,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提高史料甄别和运用能力,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