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2011-12-29 00:00:00龙卡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4期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教师的语言修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本文拟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从科学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语言修养,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语言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科学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符合语言的内在规律,即教学语言要精炼、准确、清晰、逻辑性强。
  1.教学语言要精练。语言精练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和难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说或详说,并要说得恰到好处。要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词约意丰,一语中的,有详有略,详略得体。例如:在教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时,我引导学生概括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体制的弊端:一是单一的公有制和集体经营,影响多方面积极性的发挥;二是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使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三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我用“死”、“懒”、“穷”三个字概括了弊端的后果,精练地说明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思想政治课是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以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很多,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要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生造词汇。比如,在“热爱集体”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基本概念是“集体”,只有把这个概念准确地教给学生,才能为讲清其他概念、原理铺平道路。“集体”这个概念共有几层含义,教师可通过层层分析把这个概念教给学生。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集体?一个人能不能叫集体?学生会认识到,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老师再进一步引导,很多人组成的群体都能叫集体吗?通过类似的逐层分析,最后准确地得出集体的概念:集体是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和行动的团体。
  3.教学语言要清晰。一是教师要吐字清晰,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所以发音必须标准,吐字必须清楚,做到字正腔圆。二是教师要思路清晰,教学语言符合汉语语法规则,要观点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层次性强。比如,讲授“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时,可以将这部分知识划分为如下层次:第一层,规律是一种联系;第二层,规律是一种固有的联系,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是一种必然的联系;第三层,归纳规律的客观性、可知性等特性;最后,通过提问或练习的方式,举例指出规律的外延。这样分层次把握概念,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运用起来也容易掌握其适用范围。
  4.教学语言要有逻辑性。课堂教学语言要前后一贯,上下承接,顺理成章,合乎思维逻辑。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教学,层层深入,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进入高三综合复习阶段后,教师讲授的知识密度加大,一堂课至少要讲几个甚至十几个知识点,这显然加大了教师讲述的难度。教师在处理这样的课程时,要着力讲清楚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学习关于语言的艺术,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以艺术般的享受。
  1.教学语言要力求生动风趣。上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手段。课堂上,如果教师颠来倒去就那么几个名词、几句术语,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枯燥无味,又怎么能够避免学生听课时开小差,甚至打瞌睡呢?语言生动风趣不在于华丽词汇的堆砌,而在于恰到好处地引用名人名言、方言土语、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2.教学语言要形象化。中学生习惯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如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情等,用形象的语言加以呈现。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抽象理论较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科学人生观”时,向学生出示孙滋溪的油画《母亲》后饱含深情地告诉学生:看到这幅充满感情的油画,我仿佛看到了赵云霄烈士当年在狱中写遗书的情景:阴暗的牢房里,烈士身戴刑具,怀抱婴儿,借着铁窗透进来的微光,伏在膝上吃力地写着,泪水洒在纸上……我们又仿佛看到了烈士赴刑场前同婴儿诀别时的情景:她遍体是伤,怀抱婴儿,泪水沿着她的面额和胸膛流进婴儿的口中,还不懂事的婴儿呀!你可知道,妈妈是用血和泪在抚养你,妈妈就要和你永别了,你要快快长大,完成你爸爸妈妈未完成的事业……听到这里,学生都忍不住流下泪水,接下来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3.教学语言在节奏和声调上要适宜,要有起伏。一堂课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导入新课,教学语言都宜慢,就像轮船刚刚启动,有一个逐渐导入轨道航向的过程。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学习积极性高涨时,教师的语速可逐渐加快。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由于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适当放慢语速,留给学生一定的理解和消化的时间。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时,也要适当放慢语速,让学生有时间做好相关准备。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语言修养,是教师的世界观、政治倾向、道德观念、思想感情、理想情操、知识积淀及语言环境诸因素的综合体现。每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都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坚持多听、多看、多记、多练,下苦功把好语言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