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权力与国际分工

2011-12-29 00:00:00王中汝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5期


  [摘 要]现阶段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具有内外多重因素。市场机制不完善致使初次分配不公平,权力因素合法或不合法地介入收入分配领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更加剧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鉴于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根本解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收入分配本身,更取决于国家发展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收入差距;市场经济;权力;国际分工;发展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D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1)05-0049-05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很大,且呈现出持续扩大趋势。无论用基尼系数、人口收入份额度量方法或其他方法来衡量,中国的收入差距都远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高于大多数亚洲国家和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推进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尚未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很完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极为复杂,解决难度也非常大。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能否得到遏制,收入分配差距能否有效地缩小,是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一、 市场经济不完善导致初次分配不公平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除政府税收具有强制性之外,其他部分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从分配结构变动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不断向政府和企业集中,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一方面,作为居民收入最主要来源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从1993年的49.5%下降到2007年的39.7%,生产税净额与企业营业盈余则分别从11.%和24.8%增加到14.2%和31.3%;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从1992年的68.3%下降到2005年的59.4%,政府与企业所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则分别从20.0%和11.7%增长到20.5%和20.0%[1]。现阶段,中国劳动者报酬所占GDP的比重,总体上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以上,也低于大部分东欧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与东欧转轨国家的平均数67.8%[2]。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低且持续下降,说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越来越贬值,劳动力价格越来越低于其价值。
   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交换成功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资本得到利润,土地得到地租,劳动力得到工资,是市场机制主导的初次分配的通例。尽管马克思曾经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与交换掩盖了经济剥削的秘密,但只要商品经济与多种所有制存在,尤其是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且自由流动,上述分配方式就不可避免。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交易的正义性在于:这种交易是从生产关系中作为自然结果产生出来的。这种经济交易作为当事人的意志行为,作为他们的共同意志的表示,作为可以由国家强加给立约双方的契约,表现在法律形式上,这些法律形式作为单纯的形式,是不能决定这个内容本身的。这些形式只是表示这个内容。这个内容,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奴隶制是非正义的;在商品质量上弄虚作假也是非正义的。”[3](P379)生产要素由不同所有者掌握,社会财富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分配的方式,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方式是正义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没有得到切实实行,这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两个现象比较令人注目。一个是制假售假。从90年代起,制假售假现象一度肆虐中国大部分地区,直到现阶段仍在某些领域广泛存在。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制假售假的生产主体是中小企业,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制假售假的根源在于追逐暴利的利益冲动[4]。制假售假带来的暴利,一方面使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拉大了收入差距。第二个就是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2000年前后,拖欠工资现象在中国普遍出现,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县乡两级财政供养人员,“一些三资企业、私企、私人包工队欠发工资也成了‘重灾区’。制度环境的松懈给了一些私人老板以盘剥劳动者的可趁之机。”拖欠、克扣工资问题的本质,是“劳动者利益在社会利益构成中的地位趋于弱化。”[5]尤其是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一度愈演愈烈,“唯有干完活不给工钱,拖欠、克扣、吞噬民工工资,成为农民外出就业最大的难题。”[6]制假售假与拖欠、克扣工资的现象至今尚未完全绝迹,类似问题无疑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不仅是生产要素的“物”的市场,更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即“人”的市场[3](P936)。唯有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的博弈中,市场机制才能在收入分配中发挥正常作用。鉴于劳动的天然弱势与资本的天然强势地位,弱势者甚至需要得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