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书本知识理论居多,往往又深奥、抽象,形成了书本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具体性的矛盾。然而,应用多媒体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矛盾。下面是我关于在思想品德课中应用多媒体的一些思考。
● 多媒体应用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例如,教师教学《依法保护环境》时,可以用一组组生动的图画配合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既简单明了,又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发挥主体作用,引导自主学习
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的关系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其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互动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 多媒体应用反思
1.情境设计要合理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所展示的情境应结合客观事实。因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把真实的情境通过动画、图形、声音进行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知不觉中学到新的知识,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的概念和思维方式。这样,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媒体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安排。然而,这一点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又往往被忽略。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努力更新教学观念,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2.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所长。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3.课件制作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课件的设计制作不应只是多种媒体的集合,界面的设置和交互式要素的体现,更不应是教材内容的搬家或一种教学手段的更新,而应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应把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