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多媒体

2011-12-29 00:00:00崔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24期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它可以帮助推导公式理解算理,激发学生想象力;它可以生动地再现书中的主题图及表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帮助解决“为什么”
  一个五年级的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长×宽是面积再乘高,难道说是高那样多的面叠到一起就是一个物体的体积吗?”我随口问了一句:“你们是怎样学习长方体的体积的?”学生的回答让人吃惊,他说是背下来的。难怪这个成绩极好也爱思考的学生问出这样的问题,他只会用公式算体积但不明白算理。我又试着问身边的学生,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等于长×宽,绝大多数不知道。几何图形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猜想、思考、交流、验证的过程,要让学生体验每一个图形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很多知识难以理解,但借助课件就可以攻克此难题。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要实际为学生提供多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比较困难,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这一难题。上课时,我让学生一边看着课件的演示,一边填写右表。
  在观察课件演示和填表的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体积单位的关系,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从而自然得出求长方体的体积实际是求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的道理。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为每个小组的学生提供30多个体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个长方形、透明格子纸和直尺,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学具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后,与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交流,展示方法。汇报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出了利用格子纸“数面积”、摆面积单位、测量长和宽等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借助课件演示,理解了算理:求长方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 清楚知道“做什么”
  小学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因此多数学生不愿上计算课。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听的协作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计算课中可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提出问题:一个班级要开联欢会,大家买来一些盆花布置教室。请同学们看这些花几盆一组摆放才漂亮?学生需要计算才会有自己的设计方案,汇报设计方案时我用自己制作的课件演示学生分盆花的过程,这样创境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如,在教学《乘法估算》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书中的情境图,并在学生观看商店里各种商品(标出各种物品价格)时提出问题:一件上衣82元,一双皮鞋154元……看这么多的商品,你想买什么?你会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吗?这样的设计,融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知识进行高密度的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