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7adQBXeEu7yvfNrr3xy5U4.webp)
● 教材分析
《宣传海报》是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初步学习了画图软件以及“利用写字板进行文字输入”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通过用画图软件创作一个作品,达到运用画图中的文字工具和进一步熟练汉字输入的目的。本堂课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图文并茂的作品,既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才能,又能进行美的教育,因此它又是一堂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对以后学习Word、PPT等软件都有所帮助。同时,本课的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出了信息技术课中文化与技术的融合。
●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前面几堂课的学习当中,已经学习了输入法,同时对画图软件也有较好的掌握。本节课是画图软件与输入法的综合运用。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特别喜欢卡片之类的小东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为母亲节制作礼物,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由于我校一直在教学中利用学科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对作品另存为和上传都具备了较好的操作技能。所以,我将更多时间放手给学生,希望他们能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领悟到怎样的文字色彩和大小及位置才是和谐的。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的作品,采取多元评价,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将自己的礼物呈现给妈妈,使学生体验到应用技术的满足感。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使用画图软件打开相应路径的图片;学会运用画图中的文字工具,对文字进行输入;对输入的文字可以通过文字工具栏进行字体、字号的设置;合理使用文字的透明样式,在背景图片适当位置上添加适宜的彩色文字;进一步巩固汉字的输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母亲节的礼物,在制作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文字工具,体验图文并茂的效果,并能将技术与美术有机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制作母亲节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悟母爱的伟大,培养扎实的信息素养。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中的字体、字号的选择。
难点:文字输入错误后的解决方法;文字输入后在图片上的移动。
● 教学资源
网络课件、大屏幕投影仪、信息技术学科网站(http://zkp.cn/cx/xueke/)、《宣传海报》网络课程(http://www.zkp.cn/cx/xueke/netstudy/sample/index.asp?id=39)。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教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视频,学生在音乐声中通过大屏幕观看视频,引起对母爱的回忆。
师:听完了歌曲,我想同学们脑海中可能浮现出了一幕幕充满母爱的场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要来到了,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请同桌彼此交换一下各自的想法。
我们请几位同学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要说给妈妈的心里话。大家希望如何将你们要说的话告诉母亲呢?在这里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制作一份海报。
设计意图:通过要对母亲说心里话,为每位学生在图片上添加相应的文字做好准备。技术是为生活服务的,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技术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所以选择恰当技术帮助学生实现想法一直是信息技术课的根本所在。
2.布置任务,学生制作
(1)明确任务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份海报作品,明确制作步骤。并思考如何才能够制作一份这样的海报。
学生欣赏一份《我要和妈妈说》的海报作品,并明确制作海报的步骤:①要利用画图软件制作;②为了美观,需要一幅漂亮的画然后再加上要对妈妈说的话。
师: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大家有什么困难,可以查看学科平台网上的相应帮助。
设计意图:在操作性很强的信息技术课上,只有让学生明确如何去做,特别是最开始的步聚,他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实际制作中。如果有学生在这一环节上出现问题,可提供网络课程的帮助页面,让学生快速查找到相应的任务说明和技术演示。
(2)制作作品
学生打开学科网平台、查看网上学院里“我要和妈妈说的话的宣传海报”制作任务,并独立完成任务。基础较好的学生立即打开画图软件进行制作,其他学生打开了网上学院的任务说明和操作演示教程开始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本任务的操作步骤详细记录在网上学院里。学生通过查看本任务的网页即可明白。由于在本环节里对于工具栏里的“文字”工具的选择运用,很多学生已有基础,再加上我们从学生三年级起就开始教如何将作品上传至学科平台,学生对“另存为”这一操作有较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放在了文字颜色、大小及安放位置的练习上,只有给予充分的时间,学生才能在真实感受中明白怎样才是美的、整体和谐的。
教师根据巡视所得反馈,对字体的颜色和文字的大小及位置进行个别指导或全班提示。
虽然在帮助网页上有明确提示字体颜色、文字大小的设置以及在位置上的安排建议,但还是没有引起很多学生注意,只有等作品初步完成后,学生才有最直接的感受。
设计意图:“打开图片后添加文字并另存为”是本节课的技术核心,只要完成这三个步骤,那么从技术上来说就达到了目标,但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说肯定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字体的颜色和文字的位置不是随意的,而要讲究一个整体和谐和美观。这就需要给学生时间,让其在不断的尝试中有所发现。
3.自评、互评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学科网,给自己的作品评分并给其他学生评分或评论。
教师根据学科平台提供的最新动态消息掌握学生在学科网上的每一个操作动作(如图1、图2),对学生积极的操作、正确的评分和评论进行即时的反馈和表扬及指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科平台的互评功能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利用学科平台提供的即时动态消息显示每一次的评分和评论,可以有效地对评分和评论进行引导,而不至于出现学生独立操作中常有的失控现象。
4.师评作品,课堂小结
教师依据学科平台上显示学生互评中打分较高、关注较多的几个作品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打分,为什么这样评论。通过对话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和如何改进。
教师对平台显示关注度较低的几个作品进行讲解,把握先表扬后指点的原则,积极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科兴趣,为其完善作品提供有效帮助。
师:请一位同学根据本课的制作经验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制作一份漂亮的海报,并请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补充发言,小结学会的工具,发表自己学习心得。
师:希望同学们继续在课外修改自己的作品,并去查看更多其他班级同学的作品。同时将你的作品网址告诉给妈妈,请她上网查看,让她知道你的心意。没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可以告诉老师,我会把你的作品打印出来,让你的妈妈知道她有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反思和调整,积累经验。二次反思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一是学生学习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