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2011-12-29 00:00:00杨卫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9期


  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分工;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然而,从当前实际看,许多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
  
  一、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概念、分类
  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
  (二)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小企业会计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认识上不充分,理解上有偏差
  一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忽视了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二是以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三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认知。上述认识上的不充分、不完整是导致内部控制措施难以落实、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应有效用的重要原因。
  (二)未形成完整的内控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滞后
  一是有关小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原则性较强,操作性不足;二是有关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散见于有关会计制度中,既缺乏完整性,也弱化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三是制度建设上存在滞后性。从总体来看,小企业内控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研究不充分,在会计制度中所体现的内控措施落后,这给金融业埋下了巨大隐患。
  (三)核算程序未形成刚性约束,存在薄弱环节
  在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内控制度却未及时跟进,现行核算程序中也暴露出了逆向操作、“一手情”等隐患。这就涉及到一个会计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关系问题,会计制度应是操作规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操作规程应该是会计制度的具体化,同时又是会计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保障。而目前的操作规程未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形成刚性约束,必须按制度执行的硬性规定变成了凭良心凭习惯办事。由于技术保障措施的不得力,核算程序本身又留有违规操作的隐患,以至于核算过程中屡有违反会计制度的事件发生。
  (四)抓好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
  货币资金流动性最强、诱惑力最大的流动资产,具有不受任何限制就可以随时被任何人使用的特点,是犯罪分子谋取的主要目标。企业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及关键控制点归纳在于收款内部控制和付款内部控制。
  (五)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弱化,缺乏评价指标
  一是侧重于事后监督,事先与事中的风险防范不够;二是对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往往被一般性工作差错的查纠所取代,没有及时适应监督重心的转移,缺乏对内控运行情况的深入考核,未设置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三是监督手段相对落后,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下的风险防范措施执行情况如何,不仅在监督手段上,而且在监管人员素质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举措
  
  (一)建立多层次会计控制体制,明确各层次会计控制的具体目标
  控制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内外部的各种变化而进行调节,使系统保持某种特定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是一种联系与调节,是保证系统在变化着的外部条件下,完成某种目标的行为。因此,目标是控制的前提,是先决条件,也是促成内部控制的要件,没有目标,就谈不上控制。小企业有着自己的经营目标,也有着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目标是“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为了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应在统一认识、明确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细化,确立各层次会计控制的具体目标,形成一个明确、具体、完整的目标体系;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使每个群体和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之下,同时以利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企业内控的不同方面,使内部控制目标具体化,以保证总体控制目标的实现。
  (二)按照相互制约原理,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体系
  内控制度是内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建立相关的内控制度,健全有效的内挖运行机制是实现内控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各金融机构管理层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会计工作岗位,是每项工作都有专人付则,每位会计人员都明白自己的责任。在各个岗位中,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按照内部牵制原则,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中部相容的也业务不得由同以会计人员执行,落实钱、账、物分管制度,这是保护企业财产的必要措施。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可以跟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此外,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轮换,使会计人员较多的熟悉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有较前的总和工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促使各岗位会计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目前,各行应加大整章建制的力度,应根据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及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按照分工牵制、授权制约原则,结合自身经营的规模和业务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并制定内控制度实施细则,使内控制度形成体系。
  内控制度无论是单独设置还是继续在会计制度中体现,设计时均应充分考虑制度的严密性、有效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并充分发挥“四性”之间的能动作用。制度建设时,在思想上要树立三个观念:一是要以防止业务人员工作差错为主转变为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出发点;二是要树立信息安全观念,使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成为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三是要有全局观念,各项制度既相对稳定,又能随环境与业务的变化能动应变,形成有机整体。
  (三)分析重点控制环节,完善会计核算程序
  会计是银行业务的基础,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核算程序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中心。要按照银行业务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分析核算程序中的重点控制环节,尤其对联行。结算等要建立一套严密的、呈刚性约束的会计操作程序和账务处理系统,以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约束力,其基本思路是:
  
  1、规范会计核算流程,提高控制技术。如联行核算方面,要设置好不经过三个相互独立的操作就无法实现该业务的会计流程,并进一步完善其对账系统,使联行对账由事后账务核对转变为事前风险防范;对银行汇票业务,可将收款、记汇出汇款卡片账与签发汇票三权分离,改变现行的汇出汇款卡片账与银行汇票凭证套写的方式,增加一道“防火墙”,强化会计核算流程的硬性约束。
  2、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强化科技控制约束力。目前,银行会计电脑软件程序主要是仿手工的,遵循“双线核算”的原理,符合当今会计理论,但其缺憾是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随着银行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改变软件编程的“仿真性”,不断提高其科技含量,不仅是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
  (四)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资金控制
  1、收款内部控制。企业收款的来源主要为现销、赊销收回和其他应收款项结算。不同的收款来源,可以有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在零售商店,现销业务较多时,一般可设售货员和收款员,售货员负责开票交货,售货员负责收款并在内部小票上加盖现金收讫章,售货员开出的小标分为一式三联,一联交顾客,一联留存售货员,一联交收款员。收款台的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全部应收的货币资金已收进,并及时准确地记录。
  2、付款内部控制。根据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支票申领制度,明确申领的范围及支票的签发和报销等。于支票报销和现金账报销,企业应当建立报销制度。报销人报销时应当有正常的批准手续、适当的付款凭据,有关购货支出还应具有验货手续。财会部门应对报销单据加经审核,现金账出纳见到加盖核准戳记的凭单后方可付款。
  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程序是:(1)支付申请。企业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文件。(2)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3)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对会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全,金额计算是否准确,对付方式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输支付手续。(4)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此外,对于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五)按照自律、激励与控制原则,强化人员素质和行为准则
  一切好的内控制度与方法最终还是要由人去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效用,对金融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就目前情况及案例看,一些行出现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不落实。因此,一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会计人员行为准则,形成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二是运用激励与约束原则,在人员配置上,一方面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合理分工、相互牵制,强化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的过程控制;三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可采用对会计人员信用等级评估等方法,变对会计人员的事后监督为事先预警,做到事后、事中、事先三管齐下使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得以有效运行。
  (六)建立风险测量机制,健全内控评价指标
  1、建立风险测量预警机制。金融风险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完全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可预见、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要建立风险测定机制,在业务开展之前,应先测定风险指标或比例,在业务发生之后,也应对其风险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并在定量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制订应对措施,规避或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
  2、健全内控评价指标。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应该执行哪些评价程序、遵循什么样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样的评价形式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能有现实的可运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海军驻昆明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