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12-29 00:00:00张国丽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9期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环境趋于复杂化、多元化,一些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国内外财务丑闻的频频爆发更加凸显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理论依据。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意义;问题;整改措施
  
  目前,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总体来看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某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其次,偏重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相对较弱,基本上属于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再次,重钱财等有形资产的控制,轻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因此,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现阶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应当由企业法人负责,但现实工作中企业领导对内控制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只要建立了控制制度就能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未对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二是没有设立内审部门或即使设立了内审部门也附属于财务部,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而且独立的、专业的相关审计人员配备不到位,不能对财务会计进行有效监督。三是未明确关键岗位应实行轮岗制度,有些岗位成为终身制,只有退休或离职时才离开本职岗位;未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如一名会计既负责签发支票、又负责企业银行的对账工作,如果该名会计伪造签名、贪污款项,就不会被及时发现从而造成资产损失。四是会计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财务人员的内控知识培训,许多财务人员认为控制是领导的管理范围与普通人员无关,导致执行制度困难;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等。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缺失在企业中普遍存在,为了保证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企业应采取如下措施设计完善的会计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是切实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企业负责人可以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执行财经法纪的自觉性,以增强领导干部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理顺会计工作关系,营造出良好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以保证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二是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会计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向企业负责人直接报告。三是企业应当制定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如出纳岗位),明确轮岗范围、轮岗周期、轮岗方式等,形成相关岗位员工的有序持续流动,以全面提升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同时建立健全会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例如:会计职务与出纳职务分离,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支票保管与印鉴保管职务分离;银行印鉴保管、企业财务章保管、人名章保管职务分离,不得有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鉴等等。四是注重对会计人员的选用和培养。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用会计人员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因为会计人员素质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再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和素质培养。五是强化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电子核算制度已成为会计内控体系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既便于实现实时结算和实时核算,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钱财。因此随时加强监督与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有必要建立严密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程序操作控制,加强人员职能控制和系统安全控制。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企业必须构筑严密的会计内控体系,强化单位内部涉及各项经济业务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单位内部涉及控制的所有人员,及时防止、发现、纠正舞弊行为,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以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寿成.内部控制鉴证变革:从审核到审计的革命[J].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