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初探

2011-12-29 00:00:00吴义良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9期


  摘要: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同时,相关的旅游产业拥有较为成熟的现实基础。在实现中部崛起的新契机下,顺利进入以区域合作为核心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必须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与正确的策略。文章对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区域旅游一体化;SWOT分析;对策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指地域上接近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实施统一的旅游政策进行各方面合作的过程与状态。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市场共享、品牌和信息共享的一系列共享机制来促进该区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区域内各个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双赢”,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发挥旅游规模效益。虽然安徽省旅游业近几年凭借其自身良好的经济、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但是无论与自身发展目标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其他省市自治区旅游业相比,都还存在诸如受传统行政体制束缚,存在产品单一、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加强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显现区域特色和优势,促进旅游水平的全面提升和旅游经济的互动是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对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
  
  一、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优势
  通常情况下,安徽省可以划分为皖南、皖北、皖中三大旅游区域,各区域内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见表1)。在自然旅游资源中,各种构景地貌多姿多彩,名山大川占有突出地位,生物景观层出不穷;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名人名胜齐全,名人旅游资源地位较高。虽然区域旅游资源在某些方面有类似的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各区域间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相互烘托,为特色旅游区的合作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客源市场优势
  客源市场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旅游业的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高度重视客源市场的培育,积极主动在主要客源地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功组织实施各种旅游促销活动。入境游客人数稳步上升,年接待国际旅游者由2000年的16.8万人次,增长到2009年的97.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1.06亿美元增长到5.66亿美元;年接待国内游客由2000年的4650万人上升到2009年的12718.9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由2000年的150.47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8863.78亿元,整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
  3、交通优势
  交通对于旅游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部门。在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交通运输设施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旅游业开发建设的先导环节。安徽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以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为基础的。伴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提出,安徽省区域旅游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交通干线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三大区域各中心城市间均有交通网络连接。铁路:京九(北京-九龙)、京沪(北京-上海)两条干线由北而南穿境而过并与濉阜线(濉溪-阜阳)、漯阜线(漯河-阜阳)、阜淮线(阜阳-淮南)、符夹线(符离集-夹河寨)相交汇,宁铜铁路连接长江南岸各市,皖赣铁路穿越皖南。公路:以省会合肥为总枢纽,与淮南、阜阳、蚌埠、宿县、芜湖、安庆、宣州、黄山等地市联接线为主干,构成通往全省各市县的公路网。现有国道9条,省道66条,总长度达1.22万公里。全省已建成合肥-南京、合肥-芜湖、合肥-铜陵3条高速公路和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航空:合肥为本省航空中心,骆岗机场位于市西南郊9公里处,省内可通航黄山、阜阳等市。著名风景区黄山也是省内重要的对外航空港,此外,安庆、阜阳、芜湖、蚌埠等城市也有民用或联航机场。水运:安徽省水路交通主要有长江航线和淮河航线。长江航线上的芜湖、铜陵、马鞍山、安庆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池州港为二类开放口岸。淮河航道西起三河尖,经正阳关、凤台、淮南、蚌埠、五河、至红山头入洪泽湖,全长370公里,上至正阳关、下达长江,全年通航,干流客运以蚌埠、淮南为主要港口。
  (二)劣势分析
  1、资源分割,客源分散
  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在跨行政区域的条件下进行,这必然要求旅游区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照顾到各地利益的均衡。而长期的行政壁垒阻碍各个旅游区之间的横向联系,许多旅游资源被分割,在开发时经常人为制肘,或协调不畅影响开发或开发后得不到深度持续发展;而盲目竞争造成旅游市场开发混乱、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从而导致客源分流严重、区域整体竟争力降低。
  2、市场宣传缺乏整体性,区域品牌意识薄弱
  目前,安徽省旅游市场宣传推广活动主要以市或景区为单位单独进行,城市间、景区间的联合推广活动较少,皖南、皖中与皖北三个旅游区缺乏培育统一品牌、树立统一旅游形象的意识,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外甚至国内一些游客提到黄山的时候,总是把它与江浙、上海联系起来,而没有想到安徽,这也是缺乏区域合作和品牌共建意识而导致三个区域的分裂。
  3、旅游区域组合与旅游产品结构不够优化
  目前,安徽省的旅游过度倚重皖南,而且以观光型为主,而皖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空间上分布集中,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够,旅游缺乏拳头产品。因此,形成了“南热北冷”这种不合理的旅游格局。
  (三)机遇分析
  1、旅游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安徽省人口密集,2009年末总人口数为6795万,虽然有旅游需求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虽然不大,但旅游需求的绝对量大,加上依托便捷的交通,安徽省的源市场可延伸至中部各省以及长三角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旅游需求的大众化、短程化趋势将推动安徽省区域旅游合作的进展。
  2、周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安徽省周边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在旅游合作方面起步较早,发展也比较成熟,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旅游合作经验,可以为安徽省区域旅游合作吸收和借鉴,以提高旅游合作效率。
  (四)威胁分析
  随着旅游越来越为各地政府重视,国内很多地区都在创建品牌旅游区,在这样的旅游开发战略驱动下,各个地区在服务配套、产品设计和特色营造等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安徽省区域旅游合作能否在这样的竞争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安徽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
  
  (一)区域旅游合作意识,树立大旅游观念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意识,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是顺应旅游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强化安徽省区域旅游合作,光有资源互补、交通便利等优势不行,还必须在思想上形成合作意识。各级政府要切实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团结协作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域旅游合作的政策,调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进来,并积极协调和解决区域旅游合作中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安徽省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区(点)服务配套能力不足,旅游目的地的通达能力不高的现状(例如:黄山市作为安徽省旅游资源最丰富和接待国内外游客最多的城市,其火车站等级较低,国内主要城市至黄山的直通列车很少,游客搭乘的选择性小。而且快速公路和高速公路也不多,大大制约了黄山和主要客源地的客源流动),要全面改善安徽省公路、水路交通条件,改善城市间交通和市内交通,加快建立各主要旅游城市旅游集散中心、风景区换乘中心,提高景区间公路网质量;发挥铁路在中长距游客运输中的骨干作用,提升各要城市和旅游景区(点)接待能力;提高机场通达和口岸开放水平,增开国际与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线和航班。总之,要努力构建安徽省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加强游客的可进入性。
  (三)打破行政壁垒,联合开拓旅游市场
  区域一体化要求突破地方局限,根据旅游区内各旅游地的资源特点确定其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和位置,并通过资源整合将各旅游地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叠加,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按照市场需求开发出不同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层次,吸引不同需求的旅游者,也可以促使两地相互成为客源地。市场需求是发展旅游业的根本动力,在区域旅游合作中,联合推销、总体宣传是十分必要的。各地的旅游局可以定期召开区域旅游开发协调会,共同研究区域旅游产品的组合搭配以及总体宣传形象的设计,形成对区域内各协作地区旅游市场的推销宣传具有指导性的工作意见和共识;各区域可联合对国内外进行宣传促销招徕活动,联手力推精品旅游线路共托“八百里皖山皖水风情旅游带”的区域形象,逐渐形成各区域旅游市场开发的总体优势。
  (四)塑造区域旅游形象,实施品牌共建战略
  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要使旅游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树立与维持旅游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品牌是人们的一种感知现象,是对目的地旅游形象认知的一种载体。对于安徽省旅游来说,应确立一个鲜明的总体形象,便于对外联合宣传营销,塑造区域旅游的品牌。总体形象可以定位为“南黄山、北巢湖”和“风情旅游带”,并突出“生态”、“休闲”和“文化”特色;各区域要有突出个性的不同形象,以体现八百里皖山皖水的不同风情,使游客感兴趣。例如:黄山可以定位为“湖光山色,乡土徽州”;九华山为“莲花佛国”;合肥为“绿色花园,生态合肥”、“科教城市,休闲之都”;巢湖为“万巢湖水,千年古文化”、“巢湖好温泉,假日来休闲”;通过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媒体合作、导游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区域旅游大环境。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