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当前大型国企统计工作的一些思考

2011-12-29 00:00:00邓新玲王好远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9期


  摘要:企业统计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文章分析了企业统计的重要性,阐述了现存的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企业统计模式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能为企业管理者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与建议,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统计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大型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甚至直接影响到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而统计工作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其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相当多大型国企缺乏对现代统计工作的全面认识以及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统计工作中仍然广泛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统计作用难以有效地发挥,影响着企业管理层正确决策,因此,大型国有企业统计工作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有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本文对此有以下考虑:
  
  一、当前统计中存在问题
  
  第一,工作服务主体错位。多年来企业统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上级统计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各种生产经营报表,由于上级统计部门及政府部门对各企业统计报表的种类、内容及报送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且统计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整体形象。而当前企业已渐成为独立的统计实体,大多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大部分企业的综合统计业务部门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报表制作与报送上,以满足上级统计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统计分析及预测工作不足,对企业管理及决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缺失。
  第二,统计指标、质量不完善。目前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一般只局限于企业的产量、产值、成本消耗等生产性指标,而与企业管理与决策需求相适应的指标较少,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竞争者的统计指标缺乏;且由于缺乏准确、严格的统计指标定义,企业内部各自为战,按最有利于本部门或工作量的方法统计,各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从而造成企业统计的现有指标体系、质量与管理、决策需求相脱节。
  第三,工作手段落后。目前由于企业统计均是事后统计,事前分析和预测相应不足;多简单的数据说明,少深入的系统分析,即多数统计数据只是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信息产品,少有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大的深加工统计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以帮助其进行决策。且统计软件开发滞后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造成统计信息收集、处理等方面的困难,收集到的信息也难于实现共享,使统计效率低下,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统计工作得到改善。而一些企业从节约成本考虑,致使统计条件落后,也影响到统计工作的进步。
  第四,高素质统计人才不足。目前由于现行统计教育在课程设置、学科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尚有不合理之处,特别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衔接不够,致使企业高素质的统计人员缺乏,使得统计人员的工作多数停留在统计核算上,缺少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能有效地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凭感觉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数据信息,使统计工作不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也很难胜任当前对企业统计工作的要求。而企业统计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统计功能发挥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针对上述现状,如何加强当前大型国企统计工作
  
  第一,正确定位,当前大型国企已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统计部门理顺企业统计的各个服务主体位次,把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摆在首要位置,其目标服务对象就是企业,具体包括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合作者和客户等。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把统计工作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分析与预测上来。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统计信息,且统计行为只对本企业负责。统计工作的对外职能也不放弃,为上级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服务好,树立良好的对外企业形象,以求得企业更好的生存、竞争、发展环境。
  第二,改进企业统计指标、质量。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对劳动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要素投入的核算、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少必要的认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并做好政府宏观统计与企业微观具体统计的衔接。尽快建立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来对本企业的决策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价,如单位能耗成本统计、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统计等。制定企业针对性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评价分析办法,统筹把握企业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除了传统的统计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当前信息特征,如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电子商务统计等等。对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进行严格定义,规范企业统计指标及方法,同时,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审核和复查工作,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第三,改进企业统计手段。当前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实现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第四,加强企业统计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统计队伍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只有具备深厚的经济科技统计专业知识,具有现代统计意识、风险意识和国际意识统计人才,才能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和统计预测,并为决策提供服务。当前统计工作已经由描述统计阶段发展到推理统计阶段,统计正向深层次发展。统计人员在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决策的过程中,必须通晓国际统计惯例,具有风险意识,对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时刻注意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加强统计的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
  总之,面对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当前特点,提升统计管理职能,改进统计体系,强化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升统计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实用性、时效性,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汤健.谈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及优化[J].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