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政府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的改革,着重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将微观经济领域的资源支配权力下放,集中精力管理宏观经济。历经数十年的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有无法令人满意之处,文章试图从对改革模式的认知角度,对审批制度改革过程进行优势和不足两方面的分析,探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的规律。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变迁模式
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依照苏联模式组织经济社会:无论是宏观经济决策权还是微观经济的决策权统归国家所有,中央政府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配权。换言之,企业成了政府的附属物,政府的行政审批顺理成了经济活动必需环节。这一制度,在经济恢复时期起到一定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的作用,然而这种排斥而不是保护市场的机制,显然成为与市场失灵没有关系的外在阻碍市场经济的原因。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
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中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行政审批制度保持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的权力的功能与市场经济出现不适应。政府着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始了阶段分明的改革进程。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央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强调下放中央权力,扩大地方的计划管理权,各级政府获得诸如不定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权和城乡建设权,放松对中央直属企业的严格管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第二阶段,1983年至1988年。这次改革立足于组织层面的改革,以转变职能、调整结构、精简人员为方向。国家部委内部设司、处两级,省级厅局内部只设处,减少行政层级,同时政府对企业实行间接管理。
第三阶段,1993年至1997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实行有效监督以及社会管理职能,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如将某些投资项目由审批制逐步改为登记备案制。
第四阶段,1998年至2003年。改革重点是强调规范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措施上大幅度缩减行政审批事项,公开审批内容,设定审批时限,规范审批程序,建立一套便民的行政服务体系,以期达到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的目标。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力求通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