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成为加快发展重点。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将提高服务业竞争力与促进市场竞争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我国服务业和整个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一、形成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保障机制,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大力发展服务业培养模式,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水平,增强其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满足由于产业结构高度化而带来的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熟悉国际规则的开放型、国际型等复合型服务业人才,以适应国际服务业竞争要求。充分发挥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的作用,鼓励建立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人才评估体系,形成促进服务业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通过引智创新,积极引进服务业高级人才,重点引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服务人才创业、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二)注重对服务业的理论研究与人才储备
西方发达国家对服务业的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我国对服务业的研究相对较晚,无论是服务业发展理论还是服务业发展实践,都较为滞后。为了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理论研究。通过长期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和人才引进,提高服务业理论对服务业发展的指导作用,为我国服务业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提供理论和人才基础。
二、服务业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
(一)通过服务业领域的“引进来”,提高服务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充分利用国际上服务业转移的时机,积极承接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引进国际先进的设计、研发、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条件下,开放银行、保险、商业、文化、旅游、医疗及社会中介服务等领域,引入国外先进经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
(二)建立服务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
通过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开放的服务业竞争领域中,除了引入外资参与市场活动外,也要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形成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企业融资和吸引外资等多元化投资机制,引导资金合理流向服务业,鼓励企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参与竞争。
(三)支持、鼓励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采取具体措施,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和服务出口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帮助。加强国内服务业企业与国际服务业企业合作,通过合资合作、战略联盟、品牌共享、技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在带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国内有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金融服务。同时,鼓励贸易、咨询、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等企业积极为服务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建立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促进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分工与协作。
(四)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轮驱动”的国际贸易发展态势
以货物贸易促进服务贸易,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把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联合起来发展,增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持续动力。
三、深化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一)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支出,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实施更加有力的税收扶持政策,将服务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改变服务业税负过重的状况,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发挥大银行作用的同时,完善为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系统,支持群众性创业活动和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发展中,必须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四、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完善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尽快制定既适应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业法律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制订和修订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企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健全服务业社会信用体系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护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加强市场监管,健全服务企业诚信体系,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三)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
建立、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反映服务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和协调各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服务业统计工作。
(四)发挥服务业行业协会的作用
引导和规范服务产业形成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使各行业协会成为推动本行业创新经营方式、走现代经营之路的引领力量,推动我国服务业企业“走出去”,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支持。
五、在推进服务业整体发展的同时,突出重点产业和企业
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形成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联动机制。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既要发展就业吸纳力强的服务行业,又要重视新兴服务行业,抢占高端服务产业的制高点。加大对具有战略性、技术先进性、产业关联性强的服务业的发展,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提高我国生产性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资金及环境的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起到带动其他企业发展的作用,提升服务业整体的竞争力。
六、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一)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把握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快技术创新,将技术创新与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提高技术创新,实现服务业企业产品创新,增强服务业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二)提高服务业企业经营业态和组织创新
提升服务业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服务业企业发展的业态,鼓励服务业企业改变传统的规模小、独立分散的经营模式。通过组织创新,鼓励企业走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鼓励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网络构成中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利用国际资源,实现服务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徐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