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个体工商户条例》公布。《条例》鼓励、支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一是取消了暂行条例规定的一些不适当限制,为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如取消了对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人数的限制,取消了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的身份限制,放宽了经营范围,取消了个体工商户管理费。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扶持、服务措施,如明确规定登记机关办理个体工商户年度验照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条例》在规范个体工商户经营行为方面也作出明确规定。《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建设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三、金融体制改革
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按照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监管标准统一性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并根据不同机构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5%、6%和8%;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若出现系统性信贷过快增长,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为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的过度积累,《指导意见》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不得低于4%。二是建立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体系,在我国现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提升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有效性。三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并根据经济周期、贷款质量和盈利状况,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进一步缓解银行体系的亲周期性。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卫生部召开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2011年重点改革任务工作部署会。会议指出,2011年是完成三年医改任务的攻坚之年,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试点城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和有利条件。会议强调,要把握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一是要完善规划调整机制,优化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二是推进管办分开、prkkUtiTCnG/SMJQK8oh0Q==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四是推进医药分开、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五是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六是实行上下联动,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七是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五、地方改革
吉林省出台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吉林省从今年开始实施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吉林省对于初创企业,实行2年筹备期制度;对初创小型企业,由注册地政府按注册资本金的30—50%给予补助。新创办的年营业收入12万元以内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3年内地方税收实缴部分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助;国家级和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免收。同时,吉林省还将减轻建筑业中小企业的税负,对符合条件的外向型企业给予所得税减免政策。
江苏省下发意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江苏省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规范性文件自发布起有效期一般不超过5年。此外,政府规章实施满1年,应开展执行情况检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生的政府规章实施满3年、规范性文件发布满2年,应依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江西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4月2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动员大会,启动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力争到2012年底在全省国有林场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下发的《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全省将按照“以人为本、转型定位、稳定权属、解决社保、化解债务、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