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态
两部委加强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管理。为规范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管理,提高应急状态下的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了《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保障区域包括煤炭消费主要依靠跨省区调入,运输距离长、环节多的地区;水电装机比重高、季节性用煤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自给能力低的地区;其他需应急保障的地区。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点布局遵循辐射范围广、应急能力强、储备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原则,重点部署在沿海、沿江、沿河港口和华中、西南等地区。《办法》还就承储企业资质、储备轮换与动用、现场管理、财务管理、监督检查、罚则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政策扶持蔬菜生产流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完善价格政策促进蔬菜生产流通的通知》,提出了发展生产、扶持流通、稳定价格的三项政策。一是清费减负,降低经营成本。加强对涉及农贸市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社团收费的清理整顿,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收费标准。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用水、用电价格,要按照农业用水、用电价格执行;大型农贸市场用电、用气、用热价格实行与工业同价,用水价格执行非居民用水价格或现行工商业用水价格的较低标准。蔬菜冷链物流中的冷库用电实行与工业用电同价。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二是增加投入,扶持生产流通。已经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的地区,积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蔬菜的生产流通;尚未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的地区,2011年底前要依法建立。三是建立保险,完善长效机制。通知还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推动开办本地基本蔬菜品种的政策性保险业务。
经济运行动态
前4个月工业企业利润继续较快增长。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869亿元,同比增长29.7%。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35.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7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9.5%,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77.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0.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1.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6.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35.7%。
国家电网公司预计今年夏季最大电力缺口超过3000万千瓦。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召开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对夏季高峰期电力供应工作做出部署。据国家电网分析,今年电力迎峰度夏面临的形势与往年相比更为严峻和复杂,电力缺口总量可能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保电任务异常艰巨。据初步分析和预测,若电煤供应保持当前态势,来水处于正常水平,且不出现持续异常高温天气,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缺口将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其中华北、华东、华中电网电力缺口分别为700、1700、600万千瓦,京津唐、冀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重庆等10个省级电网将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局面;若电煤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并且来水偏枯、出现持续异常高温天气,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缺口将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华北、华东、华中电网电力缺口将分别达到800、2000、1200万千瓦。目前,华东、华中部分省份已开始对工业用户实行限产限电,电力迎峰度夏期间限产限电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4月份全国主要流域来水偏枯。从国家气候中心对外发布信息看,4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1.2%,为近5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分流域看,钱塘江、闽江、汉江、赣江偏枯6—8成,清江、沅江、乌江、岷江、浑江、鸭绿江偏枯2—4成,长江上游干流、第二松花江偏枯1成,红水河流域来水偏少2成,乌江流域来水偏少4成。黄河上游干流、雅砻江、大渡河则略偏丰,澜沧江流域与多年平均来水基本持平。?4月末,全国重点水电厂可调水量60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17%;蓄能值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环比下降26.1%。
1—4月我国物流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4月,全社会物流总额4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8%,明显快于同期GDP增速。受油价、人工成本、利息等支出上涨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有所上升,前4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17.7%。在物流成本上升和物流服务价格偏低的双重影响下,物流企业虽然收入增长较快,但企业效益有所下滑,经营压力加大。从重点物流企业调查统计看,一季度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8%,但利润同比仅增长1.6%,收入利润率为4.5%。
地方动态
山西省煤炭整合矿井全部关闭。山西省近日表示,煤炭资源整合取得重要进展。山西煤矿“多小散乱”的状况发生了根本转变,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为主的新型煤炭工业格局初步形成。整合后,山西煤炭矿井数量由2008年的2600座压减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和3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矿企业,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也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煤矿资源回收率由过去平均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
4月份浙江全社会用电增速有所放缓。4月份,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为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月减缓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5.8%,环比回落明显。但当月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2%,增速仅比上月略低。1—4月,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25%,其中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和铝冶炼等高耗能行业用电为负增长,黑色冶炼及压延业用电负增长超过20%。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