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民营资本投资创业问题及对策

2011-12-29 00:00:00刘荣梅孟小欣张秀艳邱枫刘秀丽王佳徐晓敏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11期


  摘要:“十一五”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民营资本如何进行投资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结合中小城市的经济优势,就民营资本投资高新产业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民营资本 高新技术 制约因素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实体经济,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大量资本流出实体经济。在这次经济波动中民营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随着经济形势向好,民营资本也渐渐出现创业回归趋势。
  一、小型城市民营资本投资创业的优势
  就创业环境而言,民营资本在中小城市创业拥有独特的优势。以邢台市为例,各项基础设施优于农村,并且拥有设施齐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邢台市房价、场地租金以及工资水平不高,生活负担较轻,创业成本较低;由于很多行业领域落后于大城市,创业机会也比较多;邢台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南端,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外延的优势加上邢台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都为民营资本投资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民营资本投资创业的制约因素
  (一)投资创业热情不高
  近年来,邢台市城镇居民储蓄呈稳步增长趋势,为投资创业提供了资金基础。截止2010年11月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28.571亿元,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1396.569亿元,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8.4%,民间资本较为充盈。调查显示90%的被调查对象愿意接受10万元以下的创业投资风险,但是只有不到20%的人付诸了实施,民间创业表现出外热内冷、政府热百姓冷的特征。经过调查发现,制约民营资本创业投资热情的除了宏观经济环境外还有其他三个因素:一是投资项目审批手续繁杂,成本过高,周期较长。二是担忧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或担心政策朝令夕改,对投资不放心。三是投资保障不够,怕担风险,干脆不投资。
  (二)投资创业者整体素质2WcgS4a0DWaBnax6MrjU2PLA1RIJr0qELMbYeX/FvN0=偏低
  研究结果显示,学历与创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创业者低学历现象比较普遍,学历越高进行创业的几率越低。在调查的对象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创业最艰难的还不是资金,知识、技能和信息的缺乏是最大困难。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创业投资具有较大风险,需要创业企业家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作为投资创业者,不仅需要科技、金融、法律、管理方面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独到的商业眼光以及与相关各界的密切交往,但这样的投资者在邢台市投资主体中所占比例很低。
  (三)投资渠道单一
  调查显示,邢台市民间资本理财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银行储蓄、置办房产和投资股市,处于休眠状态的资本量比较大。现有的创业投资活动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制造工业和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由于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中市场竞争激烈,民营企业生产的相当一部分产品供大于求,盈利空间狭小,发展前途堪忧。邢台市还没有风险投资机构,优势项目难觅踪迹,客观上存在“有钱难找好项目、小钱难办大项目”的现象,使民营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抑制。
  (四)投资信息少、质量差
  调查还显示,投资信息来源主要靠朋友的占据42%,其次为媒体34%,政府机构12%,通过中介机构的占3%,互联网的渠道获取信息占1%。所获信息的数量、质量、可靠性和时效性均不理想,在选择投资项目上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中介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信息传递协调不够,未能充分发挥行业引导和服务功能。民营资本的中小投资者普遍对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投资领域不够清楚和不能正确把握,造成投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一些投资失误。政府提供的投资信息偏重国有资本,部分投资领域民营资本介入意愿较强,但受政策限制难以进行投资。
  (五)存在资本和“知本”的矛盾
  邢台市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211项,增长75.8%。专利申请量558件,增长32.6%;专利授权量280件,增长20.7%,为投资创业高新技术提供较好技术支持。即便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足10%。能主动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创业者少之又少。资本和“知本”的矛盾是开放民间资本中存在的一种观念上的冲突,它束缚了民营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
  三、推进民营资本进行高新产业投资的建议
  (一)激发民营资本投资创业热情
  首先要落实政策,健全创业投资保障机制,使投资者放心、安心。其次降低创业门槛,创造良好平台,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商务成本,为高新技术项目搭设绿色通道。第三是倡导创新光荣、创业光荣社会氛围,强化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树立一批投资创业先进典型。第四是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第五是通过比较与周边地区城市存在的差距,破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观念。
  (二)政府引导,拓展投资渠道
  建立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市场经济投资体系,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在保障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促进民营资本与外资和国资融合,支持民营资本参与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以及产业整合,使民营资本真正成为投资领域中最活跃的力量;有效落实新36条,拓宽民营资本行业准入范围;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积极拓展民营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渠道,推动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三)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技术、资金、人才是投资创业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才最为重要。投资创业者只有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培育高素质的投资人才除了提高学历层次外,更加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校教育中应更加重视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加创意类专业训练,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应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创业者业务管理水平,提高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区外的高层次科技与经济管理人才投身于邢台的投资创业事业中来。
  (四)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提供机制保障
  调查发现,民营资本投资最需要的三项社会服务项目是科技服务、培训服务和拓展市场。特别是科技服务,比例高达60%。要使民营资本投资创业活动得以顺畅进行并实现投资收益,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投资的进程和成败,也关系到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就要打破高技术公司之间以及高技术公司与金融、教育、法律服务公司等各类机构之间界限,使之成为项目丰富、中介活跃、交易手段先进、创新成果与创业资本直接连通的交易平台。同时,要引进法律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其它服务机构,为创新企业高效运行提供服务,促进创新要素交流。
  (五)解决融资困难,推进资本和“知本”的对接
  “知本”和资本的矛盾,已成为创业中的一块软肋。“知本”能带给资本放大效应,但“知本”天生弱势。许多雄心勃勃的创业者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商业理念却缺乏资金。实现“知本”与资本的无缝衔接必须建立专利发明人与投资者沟通的桥梁,这也是专利转让的有效之举。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由政府出面,创新创业基金经营模式,由政府做基金经理人,凭借政府信誉和未来收益吸引创业投资者。二是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以拍卖的方式把专利技术推向市场,使知本方和资本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符合各方意愿的合约。三是以投资入股的方式,使“知本产权”转化为“资本产权”。四是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由政府提供反担保,满足创业者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①李其林. 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7)
  ② DarrylJ.Cooke. Venture Capital:Law and Practice. Peason professional Ltd,1996
  ③郭励弘,张承惠,李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与风险投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本文系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邢台市民间资本进行创业投资的障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22010026)研究成果之一〕
  (刘荣梅,1977年生,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孟小欣,1983年生,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证券投资。张秀艳,1976年生,山东大王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税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