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拉美国家如何应对新式收入差距

2011-12-29 00:00:00武锋高明洁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24期


   摘要:拉美各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所谓的数字鸿沟。为此,拉美各国积极采取“亲穷人”的信息化政策,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信息能力,从而有效缩减数字鸿沟。因此,研究拉美如何缩减数字鸿沟,对于同样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中国来说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收入差距 数字鸿沟 亲穷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拉美各国在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数字鸿沟问题。
   一、数字鸿沟的概念
   数字鸿沟一词首先由美国Markle基金会总裁劳埃德?莫里塞特(Lloyd N. Morrisette)于1995年提出,他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信息穷人”(information have-nots)和“信息富人”(information haves)存在很大差距,并将这种差距称之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即人们在信息与通信技术享用机会上的差距。具体到拉美,数字鸿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拉美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差距;二是拉美各国之间的差距;三是拉美各国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从第三个层次展开分析,即重点考察拉美国家内部的数字鸿沟。
   二、拉美的数字鸿沟
   拉美国家内部收入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非常显著。从收入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到,拉美国家穷人获取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机会远远小于富人。2000年,智利收入最贫穷的20%的居民中只有22%的人口拥有固定电话,13%拥有手机,1.9%拥有电脑,0.8%能够上网,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最富有人口中,86%有固定电话,79%拥有移动电话,59.7%拥有电脑,38%能够上网。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不仅如此,拉美国家城市地区获取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优势要比农村地区大得多,秘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秘鲁的首都利马,44.7%的家庭有一部固定电话,在其他城市地区,只有21.6%的家庭拥有一部固定电话。但是这一情况已经远远好于农村地区,农村只有0.4%的家庭有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使用情况也有较大差距:7.9%的城市家庭有手机,只有0.5%的农村家庭可以享有手机带来的好处。城乡之间拥有电脑和使用互联网的差距也较为突出,秘鲁首都有14.1%的家庭拥有一部电脑,而农村地区有电脑的比重只有0.1%。利马44.2%的家庭能够上网,农村地区却仅有3.6%的家庭可以上网。上述数据说明拉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严重。
   三、拉美缩减数字鸿沟的措施
   (一)增加对穷人和社会弱者的服务供给
   1、增加穷人享用信息技术设施的机会
   在信息供给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的限制,拉美国家的政府无法为全部家庭提供信息化供给服务。但是,各国政府仍实施了大量信息化政策,提供非歧视性的普遍的信息使用机会,使不同家庭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基础设施服务机会,包括社区电信中心、公共付费电话等。像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家已经向偏远的农村地区连接电话线,通过社区电信中心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接入服务(Cecchini,2007)。
   2、改善农村地区的“数字”状况
   2009年智利政府发起一项改善农村信息状况的计划。该计划通过发展农村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服务创新,使受益农民可以将农产品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网上交易,扩大了市场范围,降低了交易成本,优化农民投入。同时,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在线农业技术培训,获取商业信息。
   3、降低信息设施的服务费用
   由于市场发展落后,信息技术在拉美地区的推广费用仍比较高。而且,私有化后的大型电信公司通常关注于获利丰厚的城市地区,而对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缺乏信息设施投资热情。因此,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很多拉美国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电信公司对穷人和农村落后地区的电信设施投资。其中的一个策略就是鼓励私人公司参与对穷人和农村地区的服务竞标,政府对这些公司提供补贴。
   (二)加强对穷人的信息化培训
   1、培养、提高穷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巴西在2000年发起Agronegocios工程。该工程通过电脑、视频、网络等现实途径,对农民和渔民展开技术和创业管理培训。全国共有10个Agronegocios中心。这些中心网站不仅可以对穷人提供技术和商业援助,还允许农民通过免费互联网设备了解作物信息、市场价格、农业生产的成本和收益等信息(Op de Coul,2003)。
   2、培养穷人认识信息化技术的潜在功能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供给存在并不能保证穷人就会使用它们。因此,在提供信息化供给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意识培养。在巴西,信息技术民主委员会自1995年起就开始向城市贫民窟的青年群体提供电脑及其培训,以便有效地为青年提供工作机会,改进平等状况,培养其发展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精神(Cecchini,2007)。
   (三)制订实施形式多样的发展策略
   拉美很多国家颁布和实施了加快数字发展、缩减数字鸿沟的各种政策,如智利的数字行动议程、哥伦比亚的联结发展议程、墨西哥的电子墨西哥计划等(ECLAC,2003)。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可以提高国内对信息新技术的需求,增加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投资,增强社会弱势群体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改善贫穷人群的生活状况,使其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Cecchini,2007)。
   拉美各国在信息化过程中积极采取各项“亲穷人”的政策措施,这对于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信息能力,从而有效缩减数字鸿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我们认为,对于同为发展中国家、同样大力推进信息化的中国来说,必须尽力控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数字鸿沟的不断扩大。中国各级政府必须积极实施“亲穷人”的信息化政策,重点是努力提升以农民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信息素质,一方面要为其免费提供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要免费为其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参考资料:
   ①Cec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