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及其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2011-12-29 00:00:00刘苗李桂丽
今日财富 2011年2期


  【摘要】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结晶,生动简洁,文化内涵丰富,其翻译是一个难点。接受理论的读者中心为习语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突显译语读者的动态接受、强调译语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以及强调读者接受及文化交流三个方面分析了接受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原则。
  【关键词】接受理论 读者中心 习语翻译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2-00-02
  
  
  1 引言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接受理论崛起于西方文论界。接受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因此被认为是一门读者学,是研究读者积极能动作用的学科。在以往的文艺理论中,读者是被忽视的群体,被置于被动的地位,读者的欣赏是为文本所决定的,欣赏和接受只是文艺理论的附属部分。接受理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读者的地位超过了作者和文本的地位,读者是使文本得以成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较之一般的文本研究,文学翻译研究所涉及的“读者”显然富有更广的内涵,它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译语读者,还指首先阅读原文本的译者。但无论是译者还是译语读者,他们作为读者时对文本的接受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译者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译语读者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略。译语读者是文学翻译传播的目的地之一,也是文学翻译最初产生的动因之一。他们是完整的文学翻译传播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对象。所以,译者和译语读者在文学翻译传播活动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2 习语的主要特点
  习语在形式和意义上比较固定,形成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并流传下来,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往往阻碍习语的顺畅翻译。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习语可谓是语言的精华,经常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要正确理解、恰当运用以至能够准确翻译习语需要广博的跨文化知识。具体到英语和汉语,由于使用这两种不同语言的国家其地理、历史、宗教及风俗习惯等不同,各自习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就不同,而这种不同正是习语翻译的难点。若不能够正确处理这些文化因素,特别是其中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词,在翻译中就难免会犯很多错误。
  习语的特征是有精练和生动。一种意思可能会有多种表达方式,但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是同等强度和精准的。在翻译习语时,目的语中缺少与原语相近的习语而导致原语中的习语翻译在目的语中不能实现。当习语变成非习语时,那种原有的效力也就随之丢失了。习语往往沉积了比喻的辞素,因此,喻义是习语最根本的意义。
  在传达意义时,我们经常忽略形式,而更多的去重视意思。所以我们经常会使用对于目的语读者比较熟悉的,有相近喻义的习语来代替与原语中的习语。而忽略他们的本土特征,语篇、文风因此难以与之相一致。不容置疑,翻译的重中之重是意思的传达,但是在很多翻译实例中,传达喻义的同时,形式也需慎重对待。
  3 习语翻译的接受理论原则
  3.1突显译语读者的动态接受
  根据接受理论,在阅读时,读者会按照文中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远逝的过去的描述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观察视角。当与读者的视野期待不能吻合时,通常会进而修正其期待和重释过去。当目标语读者遇到携有异国情调的习语时,他会结合语境去感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库,同时也修正和拓展他的期待视野。记忆储备在他遇到类似表达时会被激活,长时间后,在同一种情况下原语读者所拥有的联想,也会逐渐在译语读者的脑海中建立。并在任何固定的、再发的语言形式中都是成立的。当遇及任何固定的表达时,出现在读者脑中的是所有的能和这一表述在上下文中有关的经历。这一特征很精确地隐匿于任何语言广泛的特定表达中,所以在交流中承担稳定的功能。因此文化差异也再不是理解习语的障碍。但是某些具体的文化习语翻译需增加额外信息,因为使用一些提示,将不熟悉的概念介绍给目标语读者在翻译时是不可避免的。译者应该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成功的传达习语中的不同文化。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将读者看作为动态接受者,那么原语中的文化意象就应该在最大程度上被翻译出来。例如:
  (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毛泽东选集》)
  译文:The old 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