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霞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话语的表述总是离不开含意。依照徐盛桓教授(1996)的“含义本体论”(含意性、含意化和含意思维等),含意是提及的事物之间或与其它事物之间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常规关系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客观关系。含意是一种客观现实。含意性是一些潜于词语里的语义之外的隐形表述,是话语内的秉性。含意化指话语的语言单位的形音义承载隐性表述的过程,是语言内在机制运作的必然结果,也是含意内化为话语的过程。[1]35依据“含义本体论”,徐盛桓教授提出了“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2006),认为含意推导本质上是一种对常规关系的推理。这为我们研究话语含意提供了新的视角。
语用推理依赖于心理模型,心理模型是推理的基本形式。所谓的“心理模型”,指的是人们心智中知识结构的组织形式,心智中的知识结构是由人们对事物间的常规关系的认识建立起来的。[1]34常规关系是事物自身的关系,某一事物同另一事物之间的关系,或某一事物的某一状态同某一(些)时间、性状、形态、功能、因果等之间的关系,就会被认定为较为经常性、规约性地建立起来的联系,成为某一“常规关系”的基本内容。[2]4例如“下馆子”、“考研”等,就凝聚了一连串的常规关系。徐盛桓教授认为常规关系作为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认识事物的具体方法的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成为自觉或不自觉的认识事物的一种视角、或称一种图式、一种框架、一种模型。[3]12是一种集体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现实关系的反映。[3]12徐盛桓教授从更为抽象的层次对常规关系作了新的概括,认为常规关系体现为以相邻/相似关系的抽象知识为维度组织起来的类知识,并分解为小型知识集。[1]34这就是说,[相邻±]、[相似±]可以作为审视常规关系的两个维度。一方面,两事物间肯定可以从两个维度表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很相邻/相似到很不相邻/相似,比较容易观察,而且没有什么事物是例外的。另一方面,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心理特征,也强烈受相邻/相似关系的影响。一个事物或事件可以看成一个“单位”。人们对一事物或事件的认识,可以分解为若干小的单位。例如“上课”可根据人们的知识和经验大体抽象为:(1)拿课本——(2)走进教室——(3)找个座位坐下——(4)听老师讲解——(5)做笔记——(6)讨论等这样的常规关系集,是个以连锁的相邻关系整合成的横组合型的常规范型。“上课”又可能是“读书”,“上学”等大一点的单位的其中一个组合环节,分别同其他一些相关环节一起整合为诸如“读大学”、“自考”、“读研”、“考博”等之类的纵组合型的常规泛型。人们对于常规范型掌握是以长期记忆为基础进行心理建模的过程。相邻维度和相似维度以抽象知识的形态影响着人们对常规关系的把握。相邻/相似认定的过程就是一种以关系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认知方式。具有常规关系的两事物互为对方的“关系体”,一关系体的存在总是内在地蕴涵着另一关系体的存在。[4]13在一定的语境下,提起x就可能意味着y,从而有可能将事物连成一个可以理解、可以解释、可以预测的网络。
语用推理是一种常识性的推理。[5]推导出来的结果通常称为“含意”。[4]13常规关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认知工具,可以用来推定事物之间的隐含关系,是阐释语用推理的一种认知中介。在对常规关系长期探索的基础上,徐盛桓教授提出了“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模型,将语用推理过程看作是局域话语受到在意向性指引下形成的下向因果关系的制约,进展为话语的整体性解释这样的过程。[1]34此模型内容要点如下:以心理模型的知识结构为参数,根据初始条件约束和边界条件约束在知识结构里建立下向因果关系域,引导话语的显性表述在域内搜索体现为相邻/相似的常规关系,并在受意向性指引的下向因果力的制约下被因果化,使话语在知识结构里实现因果关系从而获得理解。[1]35初始条件约束,是指话语本身提供的约束;边界条件约束,是从对语境认定提供的约束。
常规关系是心理模型的内部知识,是含意推导的依据,对话语理解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徐认为“使话语在知识结构里实现因果关系”,就是通过常规关系将话语所隐含的隐性表达来阐释和/或补足显性表达,使看来表达并不完备的话语理解起来变得相对完备,从而能同当时的交际意图建立起一定的(泛)因果关系。[1]36如下图:[1]36
对话语的理解,从本质来说,就是以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来解释形式(显性表达)和语义(隐性表达)的关系或扩充说话人的话语,具体来说,就是补足或阐释话语显性表述(explicit expression)中的“缺省”。[3]
众所周知,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总是遵循简洁高效的“经济原则”,倾向于表达尽量缩减,也就是“在优化思维的主导和制约下,语言运用也力求优化。在当时的情况下,优化主要方式是用最少语言手段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以少寓多,以简驭繁;可以意会的就略而不提,可用已有的手段来喻指新的内容就少创造新的手段。”[6]14这就是运用隐性表达或利用常规关系来推导话语含意。
例1:他每星期都会给家乡的父母写一封信。
只写不寄?此话语的显性表达并不完整,但根据经验或世界知识,我们知道此话语至少应包括写信、写信封、粘好信封、贴上邮票、寄出信件,这一切自有与“写信”的常规关系来补足。
例2:But every attempt to make rubber hard and strong came to nothing.The early overshoes and raincoats were simply not good enough,and their makers went out of business.[7]36
此例的前一句意思是试图将橡胶弄得坚硬、坚实,后一句的意思是胶鞋、雨衣的质量不好,造成制造者生意萧条。从该话语的显性表达来看,前后两句似乎没有语义上的联系,但是,就常规而言,胶鞋和雨衣均为橡胶制品,如果橡胶不坚硬结实,制造出来的胶鞋和雨衣的质量就不好,因此,就没有销路,制造商也就无生意可做。此话语的前后两句的关系也就通过常规关系而变得清晰、明了。
例3:一天夜里,约翰·索姆斯正在火炉前看报,电话突然响起,他起身去接。(耿在忻译《电话窃贼》)
此例中的动词“接”没有接用任何成分。但是根据语境知识和常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接”就是“接电话”。“接(电话)”的省略,是因为前面出现了“电话响起”的事件,根据语言经济原则,没有必要再出现“接(电话)”。在本例中,“接”与“电话”之间构成了相邻和因果关系,提到“接”,人们自然会想到“电话”。这就是“接(电话)”被省略的认知基础。同样,常规推理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常规关系可以体现为相邻和/或相似关系,这里的“接”和“电话”是空间相邻和因果相邻。
话语表述上的不完备和语义上的空缺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这些显性表述的“不完备”和“语义空缺”都是由隐含的常规关系或人们的规约性的共识来补足的。在补足的过程中,人们利用常规关系完成对话语的正确解读。也就是说,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具有填补语义空缺的作用。
话语含意是动态的。对话语的理解往往借助于特定的语境知识,而语境知识是以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为前提的。这里的“背景知识”便是常规关系。常规关系能阐释语境知识,从而推导出话语含意。
例4:Husband:Mary,the phone’s ringing. Wife:My fingers are sticky.
Husband:Okey.
妻子说“我的手黏糊糊的”,表面上看起来,妻子的回答与丈夫的话毫无联系,但为什么丈夫去接电话?这就是常规关系在特定语境中对话语的解释作用。根据常规关系(黏糊糊的手不方便接电话),丈夫推断出妻子此时不能接电话。此例的推理过程可概括为:
大前提:When a person’s fingers are sticky,it’s not convenient for him to answer the phone.
小前提:Mary’s fingers are sticky.
结论:Therefore,Mary can’t answer the phone.
这里的大前提为规约性知识或常规知识,小前提为语境知识。规约性知识解释了语境知识。
例5:A:You’re going out to the beach?
B:It’s raining.
在这段对话中,“It’s raining”提供的是一个语境信息。按常规,下雨天人们不愿意去海边。根据这一常规关系,我们对“It’s raining”这一显性表述阐释发挥,便可推断出结论:“B不愿意去海边”。其推理过程可概括为:
大前提:People do not like going to the beach in rainy days.
小前提:It’s raining now.
结论:B will not go out.
例6:A:小王,你吃饭了没有?
B:还没有做呢。
对B话语的理解的推理过程大致是:做饭是吃饭的前提,提起“吃饭”可能内在地蕴含“做饭”这一前提,或者说做饭与吃饭是纵组合相邻关系或因果关系,据此我们可以得到隐性表述:小王没有吃饭。体现为相邻关系或因果关系的常规知识使语境信息得到合理的解释。人们往往借助常规知识,对话语的显性表述所提供的语境信息加以阐释发挥,来理解话语的准确含意。
徐盛桓教授认为话语中所涉及的对象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是常规关系。语用推理中,话语的显性表述同有关的常规关系所形成的陈述充当两个命题作为前提,通过补足和阐释推出一个命题作为结论,这就是含意。也就是说,听到一句话U以后要推导出说话人想要蕴涵的意思I,即要意识到,这是要实施((U I)∧U)I推理过程。[3]14
常规关系是客观事物自身的惯常性、规约性的关系,既可以指约定俗成的客观事物自身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也可以指话语显性表达所反映的蕴涵、预设等关系。一个完整的语篇就是种种常规关系相互交织。[7]42因此,对于话语含意的理解主要依靠我们的世界经验,依赖我们对常规关系的把握。本文以徐盛桓教授的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范式为指导,分析了常规关系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即常规关系能补足话语显性表述的不完备和语义上的空缺,并能阐释话语显性意义传达的语境信息。
[1]徐盛桓.话语理解的意向性解释[J].中国外语,2006(4):35-36.
[2]徐盛桓.认知语用学研究论纲[J].外语教学,2007 (3):4.
[3]徐盛桓.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J].中国外语,2005 (5):12-14.
[4]廖巧云.相似关系视角下的“夸张”[J].外语教学,2008(3):13.
[5]Lemann,D.Stereotypical reasoning:logical properties[J].Journal of the Interest Group in Pure and Applied Logics.1998(6-1):49-58.
[6]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2002(1):14.
[7]牛保义.英汉语篇含意衔接琐议[J].外语学刊,199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