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涛
(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山东滨州 256603)
基于共生理论的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以滨州与东营两市为例
陈玉涛
(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山东滨州 256603)
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出发可以看出,树立共生思想,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筑和谐旅游空间,共同提升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是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以滨州与东营两市为例,从两地旅游资源、空间关系与交通网络、文化渊源、合作意愿等来看,黄河三角洲具备区域旅游共生的可行条件。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和环境共生四个方面。该模式的运行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共生理论;区域旅游共生;黄河三角洲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09]3027号),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这一地区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目前,黄河三角洲两大主体城市滨州和东营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旅游开发热情空前高涨,旅游业发展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山东省在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打破地域行政界限,将滨州和东营两市纳入黄河口旅游区,提出打造以湿地景观为主要特色的高品位的黄河三角洲休闲度假旅游区。但两市互为近邻,主要旅游产品趋同,都以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为主要特色,若在开发过程中画地为牢、单打独斗,势必会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进而影响到区域旅游市场的整体秩序。因此,树立共生思想,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筑和谐旅游空间,共同提升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是滨州与东营两市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基于此,本文引入共生理论,试图对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共生模式与机制进行探索,这对于加强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共生”(symbiosis)一词来自希腊文,最早源于生物学,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De Bary)在1879年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从一般意义上讲,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共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其中,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从行为方式上看,存在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四种行为模式;从组织程度上看,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共生组织模式。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了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存在发展的外生条件。共生体和环境之间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相互作用。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生界面集中体现了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机理,是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是共生的深刻本质,通过合作性竞争可以实现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实现“双赢”和“多赢”。[2]
区域旅游共生是指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这能产生“剩余”,也能达到1+1>2的效果,表现在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上。[3]区域旅游共生包含两个层面:同质共生,指同类旅游地之间跨区域的对称互惠合作,使共同优势得到强化,产品层次得到提高,在合作基础上重新分工定位,避免彼此雷同、相克;异质共生,指异类旅游地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种共生既可以是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也可以是不同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或者是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和共生;既可以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合开发。[4]105
1.区域旅游共生条件
一般而言,共生关系的形成必须存在共生界面和共生机制,表现为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或能量的联系以及共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构成共生关系的一般条件包括:(1)必须具有内在性质的质兼容以及某种时间或空间联系;(2)在给定的时空条件下,它们之间应存在某种确定的共生界面;(3)共生单元之间按某种方式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通常由共生单元内在联系的亲近度、同质度或关联度来决定;(4)共生环境必须对共生关系和结构的形成起到稳定作用。[4]105
由此可见,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包括以下条件:(1)区域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以及空间的接近性或联系的便利性。(2)存在确定的共生界面,有经济、文化或政治上的联系,或资源、市场、信息等要素上的交流。(3)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似程度或互补程度决定共生方式。同质旅游地可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规模效应;异类旅游地可以优势互补,创造更强的整体竞争优势。(4)具备发展区域旅游的大环境。共生环境从总体上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自然环境规定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将决定旅游业获得发展的机会。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可以从基础设施共同建设、旅游资源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共同推介等领域或易融合单元合作入手,明确共生单元共享的利益和共担的义务,培育共生机制,形成一个高质高效的利益共同体,待取得初步成效后,再逐步扩大合作领域,进而形成整个区域的全面合作。
2.区域旅游共生机制
共生机制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和方式,共生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共生关系形成后,共生界面会演化成共生通道,这种通道的存在是共生机制建立的基础。因此,区域旅游应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本着“自主、互补、互利、共担、共赢、共享”原则,以协商与谈判为手段,以公平占有、共同发展、共利多赢为目标,从协调、制度和组织等方面入手,构建基于关切各方利益与共同利益的政治、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平台,为旅游者塑造一个和谐友好的旅游活动空间,实现区域旅游的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
3.区域旅游共生的理想组织模式
如前文所述,从组织程度看,共生模式可以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情形。“一体化共生”是共生关系发展的完善阶段,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理想组织模式。所谓“一体化共生”,是指共生单元在一封闭时间区间内形成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其共生单元在共生界面上全方位相互作用且共生关系具有稳定性和内在必然性。[5]就区域旅游而言,“一体化共生”就是指区域旅游地之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和总体目标的实现,自愿通过市场主导共生界面,通过文化、资源或政治上的联系,采取全方位合作,包括形态、资源、市场、品牌、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制度等的一体化。
4.区域旅游共生的理想行为模式
“对称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进化的基本方向和根本法则,是区域旅游共生的理想行为模式。在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下,同类和异类共生单位可以实现合理的双向关联,在此关联下能够产生新的能量,并且在能量广谱分配的对称机制的作用下,使交流机制呈现双边和多边机制,有利于各共生单元之间能量、信息、物质等的自由流动,如此使得共生单元的进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步性,相对于其他行为模式,无论在单元形态、能量产生、寄生关系、分配方式上都具有全面性、互利性。[6]具体地说,区域旅游对称互惠共生就是旅游地在承认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在强调差别化战略的同时,主张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着眼于发展和保护共同优势,强调从竞争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伙伴关系,扩大各自的共享领域,通过内部结构的重组和功能的创新,重新开发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战略资源,提高竞争能力;强调通过利益的共享和义务的共担,处理好各自发展中的分歧,构建和谐一致的区域旅游局面,实现利益最大化。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1/6。2006年末总人口983.9万人,占山东省总人口的10.4%,2008年底黄河三角洲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756亿元,占山东省生产总值的15.3%。①作为黄河三角洲两大主体城市的滨州与东营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年年攀高,但两市旅游收入在全省17地市中排名仍较为落后(见表1),两市没有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在山东省旅游发展大格局中仍处于温冷区。博弈论表明,利益主体之间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与合作可以减少额外摩擦成本,从而实现经济学上的“外部经济性”,实现“双赢”甚至“多赢”。[7]因此,综合考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功能结构互补等问题,实施弱弱联合开发,使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品牌,共同提升黄河三角洲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是滨州与东营两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表1 滨州与东营两市2007—2009年旅游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1.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
滨州与东营两地既有同质旅游资源,又有异质旅游资源,而且空间位置邻近,组合优势明显,尤其是资源特质的内在关联性强,这一主质参量的兼容使其具备整合打造的共生基础,易产生资源整合的聚集效益。相对而言,滨州市以人文旅游资源见长。滨州惠民县是一代兵圣孙子的故里,孙子文化博大精深,享誉海内外;惠民魏氏庄园作为国内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建筑风格独特,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开发潜力巨大;滨州博兴县是东汉孝子董永的家乡,天仙配的美丽传说妇孺皆知,且这一主题在山东省内仅此一家,特色鲜明;滨州邹平县是范仲淹的故里,其“先忧后乐”思想家喻户晓。这些文化旅游资源若开发得当,有条件形成滨州具有全国甚至国际影响的旅游精品。东营市旅游资源中以自然旅游资源和石油工业文化景观为主导地位,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品位一般。域内黄河口景观、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和泥海滨滩涂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突出特色和较高知名度,浓郁的黄河口风情,宽浅坦荡的滩涂,大河东去、黄龙入海的壮观景象,浩浩荡荡的万亩芦苇,自然、神秘、诱人的湿地生态,给人以“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可谓“不出塞外,就有塞外”。这些湿地旅游优势资源具有独特性强、分布集中、空间容量大并且保护完整的特征,大多具有可观赏、可参与等多种功能,非常适于开展高层次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活动。东营石油工业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孤东塔林、“井架加麦田”、海上石油开采平台、石油科技展览馆等景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很高的科普教育意义,自然景观和石油工业景观相结合,给旅游景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提高了旅游景点和景区的文化品位。此外,滨州无棣与沾化北部河流、海洋、湿地、滩涂、岛屿、草场等多种自然资源汇集,组合有序,也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还有罕见的贝壳堤岛、千万只候鸟云集等自然现象,因人类活动较少,使原始、古朴面貌得以保存,更增添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无穷魅力。总之,滨州与东营两地既有河口、湿地、动植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相互叠加,又有自然旅游资源与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巧妙组合,二者相得益彰,区域旅游合作的旅游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2.空间邻近,交通便捷
滨州与东营处于同一个区域范围内,而且地域相邻,这为建立快捷、通畅、高效的区域旅游运输网络系统,加强旅游产品的各资源功能承载单元之间的空间联系提供了可能。区域内有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2条铁路干线;公路纵横贯通、交织成网,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遍布全区域,规划建设的滨海公路,连接滨州与东营等市沿海开发地区,使沿海地区公路成网成环;航空运输有东营永安机场、滨州大高机场;沿海有东营港、滨州港等海运港口。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初步形成,随着区域内部旅游通道功能的日臻完善,区内基本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良好的区域空间关系和交通网络这一共生界面的形成,有利于跨区旅游环线的构架,促使旅游客流的进入以及在区域之间的空间流动,从而可达到客源共享的效果,推动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
3.区域文化渊源深厚
从行政建制的演变来看,现在的滨州市和东营市1944年以后同属渤海解放区;建国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又同属惠民地(专)区,直到198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东营单独设市。因此,两地之间的血脉联系是难以割断的。从文化上说,两地之间的联系则更为深远,既同属于齐鲁文化圈,又在许多文化现象上相互趋同和交融,共同构成了黄河三角洲文化的大景观,区域文化认同感强烈。由于特殊的历史、地域和文化的渊源关系,两地间的经贸往来、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密切频繁。良好的地缘文化融合机制这一共生界面为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减少两地旅游合作的阻力,降低合作成本,推进各利益主体的共生演进。
4.旅游合作发展愿望强烈
继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后,2011年1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也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蓝黄战略”为山东旅游带来了新机遇。以生态文明和绿色文明为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打造山青、水绿、天蓝、气爽的新山东滨海生态旅游目的地,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旋律。目前,滨州与东营两地政府紧抓“蓝黄战略”时机,都看好了旅游业的强大关联带动作用,都希望把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两地旅游市场要素均发育不全,产业规模较低,而且由于处于同一个地理单元内,地质环境相似,旅游资源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客源市场也存在重叠交叉,空间屏蔽效应明显,竞争愈演愈烈。例如沾化和无棣的滨海湿地与东营黄河入海口自然保护区都以滩涂、海鸟等为主要特色,而东营的湿地兼有“黄河入海”的优势,早在1992年就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知名度和资源品位都比滨州的更高一筹,必然会对滨州此类资源的开发造成一定屏蔽。因此,两市政府都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通过参与旅游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提升产业素质、形成产业链条,以摆脱目前竞争的巨大压力;两市各旅游企业也希望把旅游这块“蛋糕”做大,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构筑黄河三角洲品牌效应;两地社区居民都将旅游视为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改善自己和后代生活的有效途径。旅游供给方各利益相关者在这一主质参量方面的兼容奠定了在合作中进行利益让渡和实现集体最优(即共生)的基础。此外,在旅游发展中的服务质量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人才信息问题、政策壁垒问题也同样是滨州与东营两市在发展旅游中不可忽略的阻碍因素。以上种种问题使得滨州与东营两市在客观上具有了旅游合作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在滨州与东营两地实施区域旅游合作,其地缘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互补优势明显。但也应看到,黄河三角洲地区目前仍然处于低度开发阶段,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囿于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境内各种交通方式及大型基础设施之间缺乏有机合理的分工与联合,未能形成交通信息网络一体化。又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体开发,存在着项目重复建设、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无法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因此,在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同时,要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重新谋划,加强区域协作,实施一体化互惠共生。
一体化互惠共生是区域旅游共生的理想模式。要想达到这种共生模式并不断提高其共生度,就必须树立共生观念,依托共生关系构成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的壁垒,使每个共生单元在旅游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上共同适应、共同发展、共同进化,建立一个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共存共荣的区域旅游有机整体,从而为游客塑造一个和谐友好的无障碍旅游空间。具体而言,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和环境共生四个方面。在黄河三角洲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各相关共生单元应通力合作、互为支撑,形成一个高效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两市旅游的共同繁荣。
在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应科学规划,区域联动,共谋大计,合理分工,合作双赢。目前,滨州与东营两地旅游业发展还处于基础建设期,双方应在共同协商、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整合双方的经济实力,共同邀请知名旅游规划专家对各自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区间共有资源进行考察论证,为双方设计出互补的旅游规划方案。这样,在旅游发展中既能体现自己的特色又能整合共同的优势,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特别是两地间共有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实行“一个整体规划,两个实施主体”合作开发,避免因各自为政造成旅游景区近距离的重复建设。如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与东营黄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之间由于行政壁垒,旅游资源共享体系尚未形成,目前两地都在大力开发湿地生态资源,不可避免地存在空间替代效应。因此,针对两地都打造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的现状,在旅游资源方面,应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和地理空间的邻近性,对旅游资源要素进行调整重组、优化配置,把具有相似性特色的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将其原来的替代关系转化为彼此推动、互相辉映的互补关系,有效避免产品的重复建设和产品结构单一的致命缺陷,满足旅游者对景观品质的追求;在基础设施方面,以同网化为导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统一管理,构建轨道交通、通讯、流通等基础设施网,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在旅游形象方面,通过市场运作,如产品视觉形象、宣传口号设计等,使滨州与东营两地旅游形象统一于黄河三角洲这一整体旅游品牌之下,提升区域整体旅游吸引力;在旅游市场方面,加强两地之间旅游客源市场互动,促进“互为客源地、互为目的地”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交流与相互学习,实现旅游资源与市场营销信息的共享。
长期以来,切割、封闭、有界的行政区行政养成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习惯,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也是唯我独尊,视野狭窄,管理思想和行为理念等缺乏有效的兼容。纵然有一些合作框架协议的达成,但在实质层面的具体合作还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要打造一个区域旅游共生合作系统,需要合作方树立区域行政共生的观念,站在区域整体利益、合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整体上协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的管理机构,达到“共有、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目标。其中滨州与东营两市高层领导的正确决策是前提,职能部门的有效管理是保障,地方旅游企业的成功对接是关键。宏观决策、中观管理和微观操作[8]构成了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的三个层面(见图1)。
图1 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管理共生模式示意图
1.宏观决策层面
成立由滨州与东营两市分管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领导小组”,以双方全面合作协议为依据,通过双方合作决策层的互动沟通,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主要职责是:定期举行协商会议、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确定合作重点与协同发展战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消除旅游市场存在的政策性壁垒、合理配套合作资源、决定重大合作项目等。
2.中观管理层面
由双方旅游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组成“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秘书处”,以合作工作条例为依据,通过合作管理层面的互联协作,提高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其主要职责是:开展重大问题决策的前期调研、制定合作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有关政策、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推动和激励区域内的旅游企业进行广泛的市场合作、协调政府间的相关合作并达成相关合作的政府间协议。
3.微观操作层面
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的运行主体,地区间旅游企业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内旅游企业通过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来实现的。旅游合作要以资产存量联结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为导向,应更多地表现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因此,滨州与东营两地政府在旅游合作中要改变包揽一切甚至以政府行为代替企业行为的做法,其合作要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市场对资源配置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作用。要围绕旅游合作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实际,以企业间彼此达成合作契约为依据,以资本为纽带、资源整合为基础,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旅游企业集团或旅游企业组织,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相互渗透,开展旅游企业联营、重组,如旅行社、宾馆的集约、连锁,景区(点)经营权的转让,旅游线路的联合开发,市场的共生营销等,从微观操作层面上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总体目标的全面实施。
谋求本地旅游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是区域旅游合作的根本动力。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区域作为空间概念,本身并不存在合作问题,旅游合作乃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的合作,是利益主体决定区域关系的一种决策行为选项。[9]在合作的过程中,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未必能在各地区间进行合理分配,利益补偿合作协议的空缺必然会造成合作过程中的不合作或抵制行为。因此,只有构建适当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确保各利益主体的共生整合,才能找到解决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突破口。但共生整合并非是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绝对均衡或者“对称互惠共生”行为状态,而是一种多方愿意接受的、利益相对合理分配的互惠共生行为状态。这一模式可以通过设立一个黄河三角洲旅游合作公用基金来实现,公用基金可以按一定比例从滨州与东营两市每年旅游收入中提留,按照人口比例和地域空间的加权计算各自应缴费用,按年度交纳,对公用基金的使用必须经过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领导小组批准,其作用是多边或双边给在合作中让渡自己权利、资源和利益的地方政府在经济、财政或者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补偿,使其不要因为暂时的利益损失而放弃区域旅游合作,从而通过利益补偿方式,使得各个地方的短期利益也得到保障,有利于保持区域旅游合作的持久性。公用基金也可以用于奖励按照区域旅游规划的要求去实行的地区政府与企业。
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良好的共生环境能对共生关系起激励作用。因此,应采取一些举措优化共生环境,为黄河三角洲旅游提供更好的共生界面。这些举措包括:一是优化政策法规环境,为共生单元的共生提供政策平台和法律规范。目前,滨州与东营两市旅游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前提是不仅要用足、用活、用好当前已有的国家、省政府有关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的相关政策,而且要基于项目本身制定相关政策,尤其是投融资的优惠政策和消除行政区划壁垒的相关政策。同时,要根据现实需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或联合制定共同遵守的合作公约等,从法律上规制共生行为,保障共生关系的稳定发展。二是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两地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投融资和市场化投融资的新路,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共同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和协调的大格局中,努力避免造成旅游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复建设和低效率。同时,合力治理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隐患,尤其关注跨界地区湿地生态环境保育建设和生态安全,密切关注自然生态环境演变及其所引起的外部性,规范旅游经济与相关产业发展的空间秩序,切实承担起共同体旅游生态环境安全责任。
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共生模式的运行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机制包括行政推动机制、市场调节机制、监控反馈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人文融合机制等。其中,行政推动机制是以行政的力量来推动两地旅游分工协作,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在提高区域整体利益的同时实现各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市场调节机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要素组合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促进两地旅游合作的主导动力,将驱使旅游企业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而开展相互间的合作,以横向的联合和纵向的兼并来整合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提高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水平,实现在一个开放竞争与创新的区域中共生共荣;监控反馈机制是在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连续跟踪旅游合作计划和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收集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信息,对照原定计划进行偏差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对区域旅游合作的项目进行纠偏反馈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中;法律保障机制是将合作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将合作协议上升为法律文件,确定旅游合作主体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为旅游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公正和平等的竞争环境,减少行政管理的难度;人文融合机制是有效地利用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交往悠久等因素来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的发展,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1]苟成富.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J].理论学刊,2009(12):28-31.
[2]侯国林,黄震方.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08(1):37-39.
[3]邹统钎,陈序桄.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73-79.
[4]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1).
[5]张健华,余建辉,洪元程.基于共生理论的闽台旅游合作机制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58-61.
[6]苏章全,李庆雷,明庆忠.基于共生理论的滇西北旅游区旅游竞合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1):99-103.
[7]杨永刚,景天星,秦作栋.基于共生理论与产业集群的旅游资源整合研究——对晋陕豫三省的实证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4):630-634.
[8]尹少华,冷志明.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以武陵山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8,28(2):245-246.
[9]邓小艳.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恩施州“清江山水旅游走廊”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0(1):73-76.
注释:
①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Research on Cooper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eory:Take Binzhou&Dongying for Example
CHEN Yut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Shandong 256603,China)
From the biological symbiosis theory it can be seen that it is a tendency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to establish the symbiosis thought,break the limi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trengthen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ourism,build harmonious tourism space,and promote the tourism brand's popularity and competitiveness for Yellow River Delta.Taking Binzhou &Dongying as an example,the Yellow River Delta is provided with the symbiotic conditions of regional tourism from the tourism resources,spatial rel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cultural origin,cooperation intention.The tourism symbiosis model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mainly includes resources symbiosis,management symbiosis,interest symbiosis and environmental symbiosis,which is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of multiple mechanisms.
symbiosis theory;the symbiosis of regional tourism;the Yellow River Delta
F127
A
1673-5595(2011)05-0028-07
2011-04-21
山东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2010RKGB1158)、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Bzxyrw0901)
陈玉涛(1980-),男,山东济南人,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开发。
[责任编辑:赵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