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28 03:26关宇
青年文学家 2011年16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关宇

摘 要:英语教学不等同与母语教学,由于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普遍单一性,英语在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缺乏应用空间,致使英语教学无法像母语一样可以应用各种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英语课堂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课堂教学适当地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有利于改进教学的效果,使得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本文拟从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关系中发掘非语言交际的特征,并浅析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之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非语言交际;非语言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047-01

一、导言

英语教学在国内已经有多年历史,但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在世界范围交流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传统语言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固定模式,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教育与应用性脱节,完全为了应试教育服务。

非语言交际是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有学者对之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但非语言交际作为人的行为模式科学的研究工作,并未和实际应用挂钩,在教育领域,非语言交际只是一种自发性探索,甚至被认为是教师个体的独特教育方法,专门针对英语课堂教学的非语言交际研究更是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本文拟先阐述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关系,然后再简要论述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二、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关系

人们在交际时,运用表情、动作、语调乃至服饰、外物、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的沟通,都称之为非语言交际手段。

非语言交际从起源上要早于语言交际,自发性的肢体交流不存在国界,但货币和语言的形成反而使人的交流产生了界限。语言是文明的产物,但是语言交际不能以非语言交际的弱化为代价。

身势语权威伯德惠斯特(R·Birdwhfstell)曾经对同一文化背景的人群的交际手段进行量化估计,得出结论是语言交际仅仅占交际行为的30%左右,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意义是高于语言交际的,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往往偏离了这一规律。

三、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大部分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主体,尤其是英语基础提升的中学阶段,语言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依然是一定的时期内不可取代的现状。

语言学不是可以通过测试的形式来衡量的文化体系。因此,以语言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偏离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本质属性。导致学生在未来对英语的应用处于一种不积极的态势,惯于应试,却对真正的英语社会交流产生排斥心理。

四、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应用

非语言交际在课堂中的积极展示和应用,是摆脱英语教学局限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在未来的英语课堂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

针对非语言交际在课堂中所能体现出的行为特征进行良好的应用,是英语教师在未来对自身的目的性素质提升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体态应用

教师的体态特征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身体状态,包括站姿、坐姿、行走、手势以及其他行为等等。

教师对于课堂体态特征的普遍认知是要庄严、冷静、略显死板,对师生在课堂上的交际不利,尤其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上不利因素尤为明显。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轻松与感染力是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的体态行为方式,在稳重大方的基础上,如提问或者分组讨论的情况下,灵活的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走動,使用一些简洁有力的手势,对于教学的生动性有很大帮助。

此外,在英语言的学习上,一些略带英美国家教师特征的行为如让人放松的倚靠,振奋人心的手势等等也是应该在教学中被接受的。

2、表情应用

教师的面部表情特征是课堂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着重反映在头部的运动,眼部和嘴部的细微动作等,是师生之间产生互动的关键因素。

西方国家其人群中非语言交际的表情特征要比我国普遍具有夸张性,表情丰富,带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是应该被学习和重视的特点。教师和学生之间对于头部的运动和眼部更为丰富的交流,更有利于课堂上学生全神贯注的吸收知识,并且这也是教师对于学生进行鼓励的重要手段。

3、客体辅助应用

作为一些辅助的手段,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常见的欧美国家的日常用品或有代表性的,有明显西方特征的物品,如服饰、纪念品、乃至生活用品等等都对学生加深对英语系国家的理解,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学习有很大帮助。容易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开阔学生眼界,并且对未知的语言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认同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英语学习的意义产生独特的应用性质的定义。

4、环境辅助应用

课堂在传统意义上讲都是在教室中进行,固定的教室形式使得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或者说更多的课堂环境对于语言教学有更大的积极意义。

如果无法脱离教室环境,那么通过一些饰物的布置,色彩的运用,代表性欧美符号的引入,甚至有条件的对于桌椅的重新布局,让教师、黑板、讲台等发生一些变化,对在其中学习的学生而言都是一种隐性的引导,激发学生活力。

室外的略显庞杂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对于理性思维需求较强的学科是一种干扰,但对于语言文化的教学则是一种促进。室外的环境和产生的社会生活状态,能够和所学语言的国家产生一种比对的效果,学生普遍会自主的思考自身环境和例如欧美等国家的差异。如果具备脱离教室环境的条件,室外的教学更容易让英语言教学融入生活。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丰富教学的手段,更是一种对教学合理性的思考,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国际化需求的初步尝试,学生的学习和应用不应该脱节,应该在对课堂教学的行为模式进行更多的探讨和改进,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龙翔.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

[2] 邹华.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沉默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 2009,(03)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长短句如何有效拆分理解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构词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