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

2011-12-28 01:33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珠三角农村居民体育锻炼

朱 华

(广东医学院 体育教学部,广东 湛江 524023)

“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

朱 华

(广东医学院 体育教学部,广东 湛江 524023)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和揭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珠三角”农村居民表现出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但体育知识的总体认知程度较弱;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以促进健康、防病治病为主;农村居民喜爱的锻炼项目和经常参与的项目存在较大的反差;农村居民体育锻炼频度低、持续时间短,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最后从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资源利用和经费筹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珠三角”;农村居民;体育锻炼

2009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九市组成,土地面积共54 783平方公里,2008年末户籍人口2 920.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9.42万人[1]。“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的79.7%,人均 GDP67 321元[2]。随着“珠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01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率达80%左右[3]),“珠三角”地区体育的发展将面临着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所以,及时了解该地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有助于农村体育工作开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本文的“农村居民”指的是居住在城市市区和城镇以外的农业户人口,不包括农村社区内国家机关、团体、学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家庭人口[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珠三角”地区年满16岁以上的农村居民 (不包括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个城市633人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性356人,占56.2%,女性277人,占43.8%。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士论文库和广东省统计信息网查阅有关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全民健身理论、农村体育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和官方统计数据。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编制《农村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特征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678份,回收率84.75%,剔除无效问卷45份,共获得有效问卷633份,有效率93.36%。

访谈法。走访部分被调查的农村社区,就本研究涉及的农村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有关的问题对相关的专家、社区体育工作者、农村居民等进行个别访谈。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意识现状与分析

2.1.1 农村居民体育知识的认知现状

表1 “珠三角”农村居民体育知识调查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仅有13.7%和14%的农村居民了解科学的健身方法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占75%以上的农村居民仍停留在“知道一点”或“不了解”的层面上。这表明农村居民对健身知识了解不够,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较弱,对掌握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认识不够。

表1的统计结果也显示农村居民对《全民健身纲要》和“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仅有13.9%的居民对《全民健身纲要》表示“了解”,而将近9成的居民对“终身体育”的提法表示不了解或只知道一点。这表明农村居民对健身的目的、任务认识不够明确,“终身体育”意识还比较淡薄。

2.1.2 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态度现状

情感成份是个人态度对象在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体现。农村居民体育态度的情感成份可以从他们对体育的喜爱程度上得到体现。

图1 农村居民对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统计

调查结果表明,有67.4%的被调查居民选择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参与体育锻炼,只有14.4%的居民持“不喜欢”和“反感”的消极态度。从情感因素看,农村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锻炼参与倾向,这对开展新农村体育工作来说是个很好的基础。从另一个方面看,我们应加强对农村居民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其形成积极的体育情感,从而推动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体育健身的队伍中来[5]。

2.2 “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体育行为现状与分析

2.2.1 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

表2 农村居民体育锻炼动机 (最多选2项)

表2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72%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51.3%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防病治病,选择“美容、减肥”和“休闲娱乐”的占32.4%和29.1%。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开,农村的经济、教育、体育和文化事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体育的健身、社会、娱乐等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认识和接受,这也间接地反映了“珠三角”地区新农村体育建设的成效。

2.2.2 农村居民最感兴趣与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

表3 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与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 (最多选3项)

从表3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珠三角”农村居民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内容丰富,选择人数的比例分布较为分散,居民们选择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内容集中在跑步、篮球、健身和武术这四项,选择“跑步”的比例竟高达70.6%,而且选择次选项的人数比例减少明显。这说明农村居民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并未能完全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且选择较为单一,居民们喜爱的锻炼项目和经常参加的锻炼项目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反差。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虽然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珠三角”农村地区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原来的基础相对薄弱,健美操、舞蹈和羽毛球等一些适合在室内开展的项目还是缺乏场地和器材;二是农村居民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均缺乏一定的专业指导,限制了这些项目的开展;三是现有的体育消费水平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活动积极性,如健美操、舞蹈、羽毛球等项目都需要有偿提供活动场所。

2.2.3 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与持续时间

统计结果 (表4)显示:“珠三角”农村居民体育频度特征是以 1—2次为主,占所调查人群的 39.7%,只有18.9%的居民参加3次或以上的体育锻炼,四成以上的居民只是偶尔参加锻炼;62%以上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每次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每次30分钟以下。与我国体育人口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度三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6]相比,有81%和62%的农村居民达不到体育人口的标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较大部分农村居民虽然意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但体育参与的意识不强,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两者间存在一定差异。对这一部分人群,有必要为其创造有利于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氛围,引导他们加入到锻炼的“大军”中来。可见,培养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体育健身的科学化程度,是“珠三角”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表4 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频度与持续时间

总的来说,“珠三角”农村居民体育锻炼频度低,每次持续时间较短,居民体育锻炼缺乏计划和组织性,影响了锻炼的效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农村生产的季节性比较强,农忙时间基本没有人参加锻炼;二是“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较高,许多农村居民与城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生活节奏加快,余暇时间相对减少,这也造成了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质量下降;三是农村居民体育锻炼基本在露天场所进行,受天气干扰较大。

2.2.4 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和时段

表5 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和时段

从表5得知,农村居民锻炼时段较多地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但选择“不确定”的人占了36.5%,说明这一部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随意性比较大,缺乏计划性。居民们大部分选择了自家庭院、广场、公园、马路边等作为锻炼地点,这也对农村居民社区内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珠三角”地区的农村居民有很大一部分是居住在城乡的结合部,广场和公园等居住的配套设施相对较为齐全,2006年末,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占全部村的40.8%[7],所以,这两个地点也自然成为居民体育锻炼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有25.4%的农村居民选择在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珠三角”农村地区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说明了“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开始萌芽,居民对健身的需求有所提高。选择在学校进行锻炼的居民只占了6.4%,这提示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资源,加大学校和单位体育设施对社会的开放力度。

2.2.5 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

表6 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

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独自锻炼”和与“朋友、家人一起”这两种形式为主。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形式与他们居住的形态特征有关。调查发现,农村居住地相对比较分散,彼此间的交通网络不够发达,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形式不仅规模较小,且多半是在日常频繁接触的人群范围内进行。农村居民单独锻炼的人数比例较高,也反映出“珠三角”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自发性和非组织性,社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单位、体育辅导站及体育职能部门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2.2.6 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现状

体育消费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体育的发展程度[8]。我们把体育消费类型分为两个大类:物质性消费 (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彩票)和非物质性消费 (体育杂志、场馆收费)。非物质性消费的比例越高,体育消费的质量也就越高。

表7 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调查统计表

表8 农村居民体育消费项目调查统计表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91.3%的人有过体育消费,每年体育消费在 101—300元的占34.3%,其次为301—500元的占31%,没有体育消费的比例是8.7%(表7)。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额度主要集中在100—500元之间。从体育消费项目 (表8)来看,“珠三角”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体育物质性消费,在运动服饰、体育器材和体育彩票方面的消费占了75.5%,而体育欣赏、体育书刊和健身娱乐等非物质性消费的比例仅占了22.8%,这说明“珠三角”农村居民的体育服务消费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总体的体育消费还处于较为传统的阶段。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从2000年至今,“珠三角”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增长,2008年“珠三角”人均生产总值达62 644元,增幅达14.47%,其中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从2007年的4 490元增加到2008年的5 176元,增幅达15.2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幅逐年增大。说明随着农村居民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生活消费逐渐成为家庭消费项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珠三角”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新农村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珠三角”农村居民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居民既产生了体育健身的欲望,又增强了参与体育健身消费的能力,说明“珠三角”农村地区己经具备了体育消费兴起和发展的条件。

2.3 影响“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表9 影响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因素统计表 (限选3项)

由表9可以看出,制约“珠三角”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67.8%的农村居民认为锻炼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是影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无人组织”和“缺少专业指导”分别占42.2%和40.4%,也正是由于上述三个因素可能导致了较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在自家庭院里、广场和公园等非正规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场地、器材的缺乏导致了农村居民无法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锻炼项目,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指导已经成为发展农村体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余暇时间少”、“不感兴趣”、“觉得没必要”、“没有锻炼的习惯”等选项分别排在了4至7位,而且选择的频数不低。“余暇时间少”意味着锻炼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就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其它几个主观因素直接和农村居民的锻炼意识和锻炼的价值观念有关,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组织体育活动等方式引导、转变农村居民体育价值观念,使其充分认识体育对自身健康的积极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珠三角”农村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锻炼参与倾向,但对体育知识的总体认知程度较弱,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以增进健康、防病治病、美体减肥和休闲娱乐为主。

“珠三角”农村居民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和经常参加的锻炼项目出现较大的反差,居民未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

农村居民体育锻炼频度低、每次持续时间较短,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缺乏完整性和计划性;农村居民锻炼时段较多地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主要以自家庭院、广场、公园等作为锻炼地点,参加活动的方式较为单一。

“珠三角”农村居民倾向于运动服饰、体育器材和体育彩票等的物质性消费,体育服务消费的意识较薄弱。

影响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是缺乏锻炼场地和器材、无人组织和缺少专业指导、余暇时间少、不感兴趣等。

3.2 建议

(1)建立健全社会体育组织机构,加强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体育组织机构,将那些热爱体育活动,热心公益事业的中青年培训成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由镇、村的社会体育指员、体育教师、民间体育爱好者共同组成体育骨干队伍,通过不定期的集训、培训和比赛交流逐步提升骨干人员综合素质。

(2)拓宽体育经费来源,加大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在经费投入方面,逐步形成政府拨款、个人投入和社会捐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9]。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镇级投入为主,同时加大村集体收入对公益性场地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利用形式各样的体育赛事,以出让冠名权或场地广告等方式获取地方企业单位赞助,吸纳更多资金投入体育事业建设;此外,积极吸纳社会各界热心农村体育事业的单位或个人的捐款和赞助。

(3)充分利用和挖掘体育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体育服务。由于农村体育资源相对匾乏,所以学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硬件资源应主动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各种体育服务,形成以学校为辐射点的体育发展社会网络。

(4)加强基层体育管理,建立各级文化体育工作站。建立乡、镇、村文化站,赋予乡镇文化站体育管理职能,鼓励各类社会体育组织设立固定活动点,配备具体负责人,制定规章制度,提高组织的规范化程度;建立行政村晨晚练点,探索建立以晨晚练点为依托,学校体育教师和民间体育爱好者志愿参与的具有民间社团性质的村级体育服务组织,加强对基层群众体育的组织指导。

[1] 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2010年广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EB/OL].(2008-09-10)[2011-03-12].http://www.gd.gov.cn/govpub/zfwj/zfxxgk/swszfwj/200809/t20080910_63383.htm.

[4] 易丹辉,尹德光.居民消费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2.

[5] 诸文兵.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政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2):28-30.

[6] 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6.

[7] 2006年广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8] 胡启良,于勇,王云玲.中部崛起背景下中部地区农村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1):6-10.

[9] 韩开成.河南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6):17-20.

The Research on the Sport Consciousnessand Sport Behavior of Rural Residents in Pearl River Delta

ZHU Hua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 524023,China)

Using the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veal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 roblemsof rural residents’spo rt consciousness and spo rt behavio r in Pearl River Delta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rural residents in Pearl River Delta area have active exercise attitude but do not have good general sports know ledge.The main motives for rural residents to join in the physical exercises are to keep healthy,p revent and cure diseases.However,there are great contrasts between their favo rite physical exercise item s and their frequent participating ones.They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ies with low frequency,short duration and the lack of organization and p lan.Finall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organizing institutions and team construction,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funds raising,etc.

Pearl River Delta;rural resident;physical exercise

G80-051

A

1008-3596(2011)05-0031-05

2011-12-25

朱 华 (1974-),男,广东湛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珠三角农村居民体育锻炼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珠三角,2012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