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艳,杨仕辉
(1.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泉州 362332;2.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美国对华反倾销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
杨海艳1,杨仕辉2
(1.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泉州 362332;2.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贸易转移的流向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性、方向问题以及价格问题。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确实存在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流向是欧盟,但是,反倾销对欧盟市场上中国产品的价格影响并不明显。
反倾销;贸易转移;实证研究;价格效应
随着反倾销措施的频繁出台,人们开始研究反倾销中的贸易转移现象,主要集中在美国反倾销措施中贸易转移的存在性上。最早对该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是Staiger and Wolak,他们对1980~1985年美国反倾销调查案进行了研究,发现进口商在遭到反倾销后,其市场占有率被国内生产商所取代,也就是说,不存在贸易转移。随后,Krupp and Pollard采用1976~1988年美国针对化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数据,来考察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约一半的案件中,反倾销调查过程本身以及最终的裁定结果,都减少了从被指控存在倾销的进口来源地的进口数量,与此同时,来自未遭到指控的进口来源地的进口数量却显著增加。也就是说,存在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Prusa采用的是1980~1988年美国终裁成立的反倾销案中涉案产品的贸易数据,考察贸易转移效应是否在全部产品中具有普遍意义。结果表明,所有类型的涉案产品,依然存在非常显著的贸易转移效应。在被考察的所有反倾销案例中,Prusa发现在案件结束后的第1年,来源于未被指控倾销的国家的进口量大约上升了20%;在案件结束后的第5年,这一数值上升到40%以上。杨仕辉的理论研究认为出口倾销并被征反倾销税,将导致倾销国出口量下降,但非倾销出口国的出口量和进口国企业产销量则会扩大,也就是说存在进口国的贸易转移。沈瑶、王继珂也发现反倾销措施会导致从非目标国的进口上升,即产生贸易转移效应。
考虑到本文的样本期间比较短(仅8年)以及单纯的截面模型难以体现时期特征的不足,同时可以对比分析不同产品间的差异和提高模型参数估计精度,故本文选用了面板数据模型。
1.基本假设
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假设可称作参数齐性假设。违背假定的情况通常有参数非齐性偏差和选择性偏差,参数的非齐性包括截面单元非齐性和时间序列参数非齐性,选择性偏差主要是由非随机抽样所引起的。由于本部分实证分析采用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抽样调查数据,因此,本实证分析仅需考虑参数非齐性偏差。
2.模型表示
最一般化的线性合成数据模型可表示为:yit=αit+β'itxit+μit,i=1,2,…,N;t=1,2,…,T,其中,xit=(x1it,x2it,…,xkit),为外生变量向量,β'it=(β1it,β2it,…,βkit),为参数向量,I是外生变量个数,T为时期总数,μit为随机扰动项,且相互独立,满足零均值、等方差。
3.模型形式的选择
根据时间序列参数齐性的假定,模型可演化为变系数、等系数变截距和等系数等截距三种形式,判断样本数据究竟符合哪种模型形式,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F检验和D-W检验。
根据样本数据性质的不同,变系数和变截距模型又可分为确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并分别对应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一般而言,如果仅以样本本身效应为条件进行推论,宜使用确定效应模型;如果是以样本对总体效应进行推论,则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1.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变化来看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性
为了研究贸易转移的问题,先来检验下列简约式方程,该方程表示的是:在t时点上,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的比值变化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其中,t表示课征反倾销税的年度。
式中下标i代表第i种产品,t代表时间,α为参数,uit为随机项,yit为中国在t年度向美国出口产品i的值占中国产品i出口总值的比值;x1it为美国在t年度对产品i反倾销政策的变化;当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取消反倾销税时,该值为1;当不适用任何的或者贸易救济没有任何变化时,该值为0;x2it(yit的滞后值)为中国在t-1年度向美国出口产品i的值占中国产品i出口总值的比值。
2.从中国向欧盟的出口变化来看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流向
为了检验美国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增长的影响,本文参考Bown and Crowley(2004)的做法将最初的实证模型进行扩展,来检验下列公式中t时点i产品中国向欧盟的出口比值的变化:
式中yit为中国在t年度向欧盟出口产品的i值占中国产品i出口总值的比值;x2it为美国在t年度对产品i反倾销政策的变化;当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取消反倾销税时,该值为1;当不适用任何的或者贸易救济没有任何变化时,该值为0;x3it(yit的滞后值)为中国在t-1年度向欧盟出口产品i的值占中国产品i出口总值的比值;x4it为中国在t-1年度向美国出口产品i的值占中国产品i出口总值的比值。
3.从欧盟市场上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变化来看贸易转移的价格效应
为了检验美国反倾销措施对欧盟市场上中国出口品价格的影响,本文对中国向欧盟的产品的出口价格变化进行检验:
式中yit:在t年度,中国向欧盟市场上出口产品i的平均出口价格;x2it:美国在t年度对产品i反倾销政策的变化;当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取消反倾销税时,该值为1;当不适用任何的或者贸易救济没有任何变化时, 该值为0;x3it:(yit的滞后值)在t-1年度,中国向欧盟市场上出口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x4it:中国在t-1年度向美国出口产品i的值占中国产品i出口总值的比值。
本文研究的样本期间为1997~2004年,横截面数据为这8年美国对华课征反倾销税或终止征收反倾销税的44种产品,样本共有352个。这些产品向美国和欧盟出口值和中国出口这些产品总值的数据来自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这些产品在美国和欧盟市场上的出口价格则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各年对应产品的出口值与出口额计算得来。由于部分产品在遭受反倾销后出口减少到0,故在对第三个模型进行检验的时候,删除了出口量值为0的3种产品,因此,第三个模型的横截面数据仅有41个。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产品以及征税的年度主要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和Bown(2006)的资料整理得来。
本文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Eviews5.0软件,对上述三个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了减少由于横截面造成的异方差影响,本文采用的是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并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对第一和第二个模型采取确定效应模型来进行检验,对第三个模型采取随机效应模型来进行检验。
首先,我们来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是否存在贸易转移效应。表1列出了式(1)的估计结果,根据回归结果,加权条件下的值为5183.801,在1%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说明该模型的总体线性关系在99%水平下是显著成立的,因此,可以用式(1)来分析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性。的值达到0.95189,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值为2.123496,证明残差无序列相关。因此,从整体上来讲,该模型的效果不错。
从x1it的估计值来看,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变化确实对中美贸易存在影响,并且该影响是负面的。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在征收反倾销税的当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值占总出口值的比例会下降2.02%;如果美国取消对华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在取消反倾销税的当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值占总出口值的比例会上升2.02%。这也说明,美国对华反倾销会导致2.02%的出口向其他国家转移。本文对这44种产品进行了处理,发现:中国平均每年向美国出口每种产品的金额为3962万美元,那么,一旦对某种产品实施反倾销,在被征税的当年,该产品就会有80万美元的出口转移到其他国家。因此,可以认为:美国对华反倾销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并且,贸易转移效应比较明显。
表1 贸易转移效应存在性模型估计结果
那么,美国对华反倾销是否会导致中国出口向欧盟转移呢?本文对式(2)进行了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加权条件下模型的检验结果,模型的F值为2101.444,在1%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说明该模型的总体线性关系在99%水平下是显著成立的,因此,可以用式(2)来分析贸易转移效应的流向问题。从整体上来讲,用式(2)对贸易转移效应的流向进行模拟的效果比较好。
从x2it和x4it的估计值来看,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变化和中美贸易的变化都对中欧贸易具有一定的影响。x2it估计值的系数为正,这说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变化与中欧贸易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化,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会导致中国向欧盟的出口增加,美国取消对华反倾销措施会导致中国向欧盟的出口减少。x4it估计值的系数为负,这说明由于反倾销的影响,中美贸易的变化与中欧贸易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使得中国向美国出口减少,同时会导致征收反倾销税的第二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增加。同样地,本文也对欧盟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中国平均每年向欧盟出口每种产品的金额为3211万美元。一旦美国对华反倾销,就有0.96%的出口转移到了欧盟,即30.82万美元,达到了总转移效应的40%。并且,中国出口向欧盟的转移具有滞后效应。从x4it的估计值看出:在被征税的下一年,由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减少,将会导致中国向欧盟的出口增加6.60%;在反倾销税被取消的下一年,由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增加,将会导致中国向欧盟的出口减少6.60%。因此,根据表2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美国对华反倾销导致的出口减少额有近40%转移到了欧盟,并且这种转移还具有滞后效应。
表2 贸易转移效应方向模型估计结果
美国对华反倾销是否会影响中国向欧盟的出口价格呢?本文对式(3)进行了估计,结果见表3。根据加权条件下模型的检验结果,F检验值为1970.49,在1%的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说明该模型的总体线性关系在99%水平下是显著成立的,可以用式(3)来分析贸易转移的价格效应。
从各变量的估计值来看,只有x3it的Z-检验值比较显著,x2it和x4it的Z-检验值都不显著,这说明中国向欧盟的出口价格对美国反倾销措施的反应不敏感。需要指出的是,尽管x2it和x4it的Z-检验值表现为不显著,但是从系数的符号来看,x2it的估计值表现为负值,说明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会导致欧盟市场上中国产品价格下跌;x4it的估计值表现为正值,说明中美贸易的减少会导致下一年欧盟市场上中国产品价格下跌。因此,美国对华反倾销确实会影响中国向欧盟的出口价格,只是这种影响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本文在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流向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运用1997-2004年美国对华课征反倾销税或终止征收反倾销税的44种产品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性、贸易转移流向及价格问题,得到了以下结论:
1.在99%的显著水平下,美国对华反倾销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并且,贸易转移效应比较明显。
2.在99%的显著水平下,美国对华反倾销导致的出口减少额的近40%转移到了欧盟,并且这种转移还具有滞后效应。
3.贸易转移对欧盟市场上中国产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
[1] Staiger R.W.and Wolak F.A.Measuring Industry Specific Protection:Antidumping in the United States[C].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Microeconomics,1994.
[2] Krupp C.and Patricia S.P.Market Responses to Antidumping Laws:Some Evidence from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6,129:199-227.
[3] Prusa,T.J..The Trade Effects of US Antidumping Actions,in Robert C.Feenstra,ed.The Effects of US Trad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Policie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4] Bown C.P.and Crowley M.A.Trade Deflection and Trade Depression[C].Chicago Fed Working Paper,2004.
[5]杨仕辉.反倾销的国际比较、博弈与我国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沈 瑶,张继柯.中国反倾销实施中的贸易转向研究:以丙烯酸酯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3)9~12.
Empirical Study on Trade Deflection of US Antidumping toward China
YANG Hai-yan1,YANG Shi-hui2
(1.School of Minnan Technolog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62332,China;2.School of Economy,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32,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irection of export deflection,this paper uses the model of Panel Data,empirically analyzes on existence,direction and price of trade defle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trade deflection of US antidumping toward China,there is 40%of the export reduction deflected to EU,and the impact of antidumping on price of Chinese products in EU market is not significant.
antidumping;trade deflection;empirical analysis;price effect
F740.22
A
1008—7974(2011)07—0034—04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美国对华反倾销贸易转移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JBS09064
2011—04—11
杨海艳(1981-),女,湖北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管理系讲师,硕士;杨仕辉(1965-),江西丰城人,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