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为例

2011-12-28 06:23高世葵雷涯邻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双语专业课人力资源管理

高世葵,雷涯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探索
——以“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为例

高世葵,雷涯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双语教学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发挥的作用或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双语教学在政策、师资、生源、教材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而现行的一般对策似乎难以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的应用实践中,正探索一条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五项修炼的双语教学之路,以进一步推进高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 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五项修炼; 人力资源管理

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以来,双语教学之路发展到今天已有十年之久。但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仍在困惑着许多高校—如何真正地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于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目前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和学习理念,被首次引入到了双语教学之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下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受到学院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基金的资助,积极探索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双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该课程被列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一、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高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并辅以中文讲解而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的英语环境主要包括英文专业教材、英文课件及板书、英文习题及考题、英文发言或讨论等。

高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既不同于大学英语教学,也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尤其必须明确的是,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专业知识而非提高英语水平。

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采用双语教学,相对于中文教学,在专业课程中发挥的作用或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可以使学生直接获悉本专业国外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实践,比如学生在薪酬一章中可以领悟Flexible Benefit Programs这一最新管理模式的内涵和优缺点。其次,还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比如学生在工作设计的章节中可以充分认识Work Characteristics Model的5个核心特征,以及工作未来de-jobbing的发展趋势。第三,还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国际视野下跨文化管理的氛围,比如学生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一章中可以学习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in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的专业技能。简言之,双语教学能让学生开拓专业领域的国际视野,逐步与国际接轨。

表1 高校三种英文教学形式的对比

二、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及一般对策

在推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学校、教师、学生和教材这几个主要因素。

1.教师

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水平的直接因素。因此,双语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同时拥有精深的学科专业背景。一般来说,外语教师外语水平高,但专业知识不足,而专业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可英语功底不深,尤其是口语水平差,高校中二者同时具备的老师并不多见。如前所述,既然双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传授专业知识而非提高英语水平,因此,专业课的双语师资不应由外语教师承担,而应从专业教师中遴选。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外语教研室老师由于未能深入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如果在仅仅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门课程学习之后就匆匆上台授课,虽说英语表达能力很强,但恐怕难以实现对整个课程体系的驾驭。所以,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输送专业老师到国外大学去做半年以上的访问学者,回国后开设双语课程。当然,也可以直接聘请国外专业教师来本校授课。

2.学生

双语教学不仅对师资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尤其还需要学生具有勇于面对挑战的学习精神(因为对学生来说,英文授课无疑会大大增加学习的难度)。所以,那种不加挑选、整班上课的方式,会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专业基础、能力素质的参差不齐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双语教学的生源对象,目前常用的办法就是,在本科高年级学生中挑选一些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较好而又自愿接受双语授课形式的学生。如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开设中文和双语二门课程,双语课程面向那些专业基础较好、已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开放,并且由这些学生自愿选择。

3.教材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教学展开的重要前提。实际上,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一些专业课程,都是近百年以来国外学者创建的学科,因此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是双语教材的主要选择,因为原版教材可以使师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知识。如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引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Gary Desser, 9th edition),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虽说原版教材的确能让学生接触到国外最前沿的学科动态,但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比如国外教材编写的教学思路与国内不同,国外案例的使用背景与中国国情不同等,所以仍存在着教参及教辅资料的开发问题。如我校在“人力资源管理”在双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经过加工改编的经典英文小案例,并同时指定中文教材作为教参。为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对于价格较贵的英文原版教材,我们的办法是:由院系出资购买,院资料室统一管理,学生采取集体借阅的形式,或酌情缴纳一定的使用折旧费。

4.学校

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合适的双语教材、素质优良的师资和生源,当然更离不开学校学院的引导支持,为双语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学校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双语教学,切忌不顾教学实际条件,盲目跟风。如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在十几门专业课程中逐步推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3门双语课程。同时,学校还需要在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质量的考核等教学环节中规范管理、加强监控,如我院组织有关专家跟踪听课检查,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以及时了解双语教师的授课情况。此外,由于双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质量的保障等方面会面对较大压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为鼓励双语教师的教学热情,学校和院系应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双语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办公条件、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如在核算教学工作量时,双语教学应该适当提高其系数以认可双语教师辛勤的付出。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但是,尽管许多高校在以上4个因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可否认的是,教学效果似乎并不理想,甚至进入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双语教学的推进,也许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师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不再仅仅是教材的引进与开发,不再仅仅是学校政策的出台,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种创新,需要为双语教学注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观念,认为学习型组织应包括以下五项修炼:第一,建立共同愿景。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目标、价值观与信念。第二,团队学习。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要求成员学会相互学习、形成共同思维。第三,改变心智模式。组织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只有改变心智模式,才能有所创新。第四,自我超越。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能够认知其自身真正的愿望,并为实现此愿望,全身心地投入,锲而不舍,不断创造,这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第五,系统思考。掌握事件的全貌,了解因果关系,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

我校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尝试着把学习型组织理论中五项修炼的先进理念,应用在双语教学中:

1.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建立共同的愿景,具体体现在双语教学中的两个层面:一个是学校学院与授课教师的共同愿景,一个是授课教师与上课学生的共同愿景。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课程来说,学校学院与双语教师的共同愿景,就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我院组织的双语授课教师、学科专家参加的多次座谈和研讨会后,双方都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成效也非立竿见影,最终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双语教学目标设立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够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专业领域内切换;逐步具有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和思维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愿景,简单地说,就是这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这些教学形式或教学活动显然不能单纯地由老师确定,而必须得到学生们共同认可方可实施。我校“人力资源管理”第一次授课之后,授课教师就与学生们展开充分的探讨,包括:双语的使用程度(比如教材中重要知识点需要中英文双语解释、考试卷面均为英文但学生答题中可以部分中文)、教材的精读要求、教辅资料的选用、最终成绩的核定、团队组建的形式等。这种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之上、由学生参与讨论确定的双语教学方式和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2.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在“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安排每章课前的预习和思考,同时围绕教学重点布置课后的作业和实践,如绩效评价的方案设计、薪酬管理案例分析等。这种教学任务,如果由学生独立完成,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与学习伙伴一起讨论、一起解决,尤其是作为双语教学,需要更多地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切换和交流,没有学习伙伴是难以实践和提高的。于是,我们采用了互补分组的形式—按照学生的专业基础、英语程度、性别、个性、宿舍、分组意愿等情况由老师统一分组。这种以团队为单位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不仅在双语教学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每个成员的全面提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竞争向上的团队精神。

3.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的,“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这是多年以来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心理定势,造成了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痼疾。因此,双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首先突破这一传统定势,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角,不再只是知识信息的提供者,更多地扮演了指导者、促进者、协调者、提问者和顾问的角色,起到把握重点、引导启发的作用;而对于学生而言,也不再只是被动的倾听者,学生们积极思索、大胆质疑,自主学习、自我检查。这样,原本枯燥乏味的“一言堂”、“满堂灌”就会在教学互动中变得轻松愉快,往往在学生们结结巴巴、中英文混杂的讨论、争辩、甚至是笑声中结束,但伴随下课铃声的却是对这节课上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而这些变化不正是因为教学理念、教学思维的彻底转变吗?

4.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实际上,高年级本科学生们非常希望接触国际前沿的专业信息,而这些资源多数是外文文献,但学生运用外语阅读和提炼信息的能力会让他们对外文文献望而却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双语学习,在经过阅读英文教材、分析英文案例、进行英文讨论的训练和积累之后,有不少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主动查阅和翻译SSCI的相关文献,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文章,收获了成功,也超越了自我—第一次完整阅读国际顶尖期刊的英文文献,第一次尝试科技论文写作,甚至逐步进入到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境界。

5.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

从备课到授课,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学活动到考试方式,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策划。双语教师必须学会系统思考。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上应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将知识信息展现给学生,加大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从而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在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中,除了采取视频播放、案例分析外,我们还开展了主题讨论、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比如我们进行的招聘面试的角色扮演活动,就是一次由学生们自行组织、以团队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从面试问题的设计,到面试活动的模拟,完全由学生自我管理,有的扮演面试考官,有的扮演应聘者,教师仅仅起到指导和协调的作用,并进行最后的点评。这一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因为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招聘的相关原理,而且为即将到来的毕业求职积累了经验。

此外,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专栏,建立公共邮箱,开设教学博客,个人网页等,公布英文教学大纲、重点内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参考资料等,还可建立网上教学辅导与讨论区、相关中外专业网站链接等, 使之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便于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四、结束语

政策、师资、生源、教材等方面的改进与创新是推动双语教学的措施与途径,但是学习型组织理论所倡导的思想和理念,或许才是真正推进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根本之道,也是推进整个高校教育的根本之道。

[1] 韩秋.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7-38.

[2] 倪琳,严良,范傥.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12):173-175.

[3] 尤天贞.高校双语教学的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141-143.

Exploration on Bilingu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ased on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Taking the Cours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GAO Shi-kui, LEI Ya-l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It is obvious that bilingual teaching can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professional course.Typical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policy,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tudents exit in bilingual teaching, however, the present countermeasures seem not to achieve remarkable teaching effect.I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the Fifth Discipline is being explored and applied in order to improve bilingual teaching..

bilingual teach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the fifth disciplin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642

A

1006-9372 (2011)01-0084-04

2010-10-2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基金“人力资源管理双语建设”。

高世葵,女,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双语专业课人力资源管理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