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际从,段怡春,赵连荣,沙景华,刘粤湘,储祖旺,曹希绅,承金,徐绍红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国土资源部,北京 1008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430074
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余际从1,段怡春2,赵连荣1,沙景华1,刘粤湘1,储祖旺3,曹希绅1,承金1,徐绍红3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国土资源部,北京 1008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430074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服务功能与作用。强国必先强教,强地质必先强地质教育。因此,地质工作发展必须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将地质教育纳入地质工作,并优先发展。在未来20~30年,我国应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本概念的地质学科体系,使地质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地质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高等地质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地质人才;地质学科; 地质教育;发展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我国地质工作走出低谷,进入大发展、大进步时代。地质人才与地质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地质工作快速发展呼唤大批优秀地学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地质工作快速发展,我国地质人才规模增长较快(见图1),目前地勘队伍总人数达144万人(见表1)。总体上看,地勘队伍素质较高,功能明确,完成任务能力强,总体适应地质工作需要。但人才总量不足,一线人才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即“4个不足,1个不完善”)。
由表1、2中可知,地质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偏低,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中专技校层次比例偏高。
“十一五”期间,在高校扩招与地质基层人才需求旺盛的双重作用下,不同专业的地质人才供需比基本保持在1∶1~1∶3 (见表 3)。未来 10年中,地质人才需求强劲,经用多种方法预测,2015、2020年地质人才需求分别为25.7万和33、3万,其中领军型、市场型、复合型和工程师型人才需求更为迫切(见表4、5)。
图1 全国历年地勘人员统计
表1 地勘队伍组织结构汇总
表2 我国地质人才学历(学位)结构
表3 2004~2006年主要地质类专业人才供给比与社会需求变化状况(供需比)
表4 地质人才规模综合预测
表5 属地化地勘单位地质人才类型紧缺程度调研表
(二)地质教育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关心和地质行业的影响下,我国地质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地质教育体系完整,规模扩大,实现了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由主要面向行业向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办学转变,由规模较小向规模较大实力增强转变(即“三个转变”),地质教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1.地质教育成果斐然,累计培养了近百万人才
我国地质教育历经坎坷,百年以来经历了6个阶段,累计为国家培养了97万多各类各层次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地质工作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见表6)。
2.地质学科专业体系完整,布局合理
目前,地质类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科4类11个专业,地质研究生学科专业包括理工科4个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高职高专包括2类17个专业(见表7、8、9)。2009年,在中国大陆除内蒙古外,所有省(市、自治区)均有地质类专业本科办学点,分布基本合理,符合国情。各类各层次在校生达10万人。
表6 中国地质教育百年变化
表7 地质类专业统计表
表8 我国地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2009计划招生单位数
续表
表9 我国地质类专业办学点及分布与变化特点(2009)
目前各类在校生共100087人(见表10)。其中,中专生8145人,占8.15%;专科生13841人,占11.1%;本科生59098人,占59.0%;硕士生15001,占15.0%;博士生4002,占4.0%。
表10 地质类专业招生和在校生情况统计表
3.地质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学科平台发展势头良好
据统计,高校承担地学自然基金项目、创新群体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数等均占全国近50%,高校为发展地球科学作出了应有贡献,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见表11、12)。
据中国科学院统计,中国大陆具有国际研究能力和SCI论文发表能力的地学研究队伍约为8000人,其中高校占有相当可观比例(见表13)。
表11 2007年地质高校承担地学项目情况
表12 高校与科研机构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地学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对比(2000~2009年)
表13 2000~2004年中国地球科学SCI论文按分布机构的统计分析特点
显然,高校成为了发展地质学科的主力军之一。但仍有不少差距,如有影响的国际合作课题少,重大项目少,国家级奖项少,参与国家重大政策决策活动少、话语权少、贡献率低,学科水平总体呈“三多三少”现象(即说明西方假说和理论的研究多,自己提出的少;单一学科研究的多,真正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研究少;模仿研究成果多,独创性研究成果少。)
4.坚持开放办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地质教育教学体系
中国的地质教育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特色。首先是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能力强;其次是形成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文化特征;第三是逐渐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转变,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等人才培养思路;第四是实行双学士、双硕士、跨学科硕士、跨学科博士和理科基地、工科基地、博士生班等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第五是实行“订单式”、“双导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完成科研项目等“产学研”结合,与美、加、法、澳、俄、日等数十个国家联合招收研究生,实现了对内对外的开放办学。
(三) 我国地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尽管我国地质教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人才保障、人才质量、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条件和地质教育社会认知度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1.科学发展观对地质教育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增强吸引力,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
我国地质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才培养模式变化不大,仍是“三型”教育(即“应试教育型”、“模式化教育型”和“知识扩容型”),人才质量有待提高。如何坚持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仍然是艰难、漫长的过程。另外,高等地质教育的定位问题和办学的同质化现象也应引起关注。大家都要办研究型大学,一线急缺人才谁来培养输送?
2.地质教育缺乏国家宏观指导和社会认可基础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虽然基本解决了部门办学和“条块分割”等问题,但却出现了地质教育“边缘化”和招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地质教育的特殊性(即公益性、超前性、艰苦性)急需国家加强宏观指导(见表14、 15)。
地质教育不同于其他自然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认知,是冷门专业。一些人对地质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地学时代,对地质工作者持歧视态度,所以生源欠佳,学生毕业后不愿去地质队工作(见表16)。提高社会认知度是地质教育发展必须突破的藩篱。
表14 地质类专业学生来源情况(%)
表15 地质类毕业生去地勘单位就业情况(%)
表16 对地质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3.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地质人才培养需要
高校扩招带动了高校办学后,办学条件有了一些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地质学校办学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办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招生增加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被统计的10所学校中,多数学校多数指标不合要求,尤其是生均土地、教学用房、宿舍面积、仪器设备,师生比例等都是超负荷运行,影响校园和谐和教学、师资水平的提高(见表16、17)。
表16 地质类教师结构情况统计表
教师结构中,学源结构欠佳,本校毕业生比例达48.6%,个别学校甚至高达72%,有国外学习经历少,大专比例偏高,博士生比例偏低。
表17 部分地质类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情况统计表
(四) 我国地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地质人才培养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杰出人才的培养
为什么我国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地质人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基础教育方面,据《中国青年》报道,中国的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因为我们中小学教育实行的是“一以贯之的填鸭式,循规蹈矩的应试教育模式”。
其次,高等教育方面,地质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三型”教育模式(即“应试教育型”、“知识扩容型”、“模式化教育型”),没有能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高校学术氛围淡化,行政化趋势影响较深。目前学术自由、学术信仰、学术研究的长期性等特征大大弱化,显现的是行政化、官本位、同质化。地质行业存在“三缺”现象(即缺乏强大的产业集团依托;缺少多学科联合作战的重大项目支持;保守、封闭、分散的地质文化缺陷)。
再次,为社会原因,社会机制不完善出现了“三趋”现象(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趋易避难)。人才机制不完善。从人才开发、发现、利用、配置、激励、保障上都需完善,尤其是评价机制,唯学历、唯文章,于是急功近利、学术不端。显然,人才培养模式是历史形成的,短时间内难于根本改变,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创新。当前,《教育规划纲要》是进行教育改革、培养杰出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武器。
2.地质教育如何回答“赵鹏大之问”—谁对中国21世纪地质教育负责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地质教育出现“边缘化”,地质教育宏观指导缺失,地质专业招生出现“市场失灵”,一些合并到其他大学的地质类学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等。
从对10所地质院校的调查情况看,形势较好,表现在:①完成了“三个转变”,即从面向行业到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办学转变;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性转变;从规模小、力量弱向规模较大、实力明显增强转变。②地质人才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高。③科研项目多,经费状况好转,办学条件有所改善。④一些学校呈现出明显优势。如吉林大学承担由2.6亿的大项目,西北大学“有所为、有所不为”、少而精、特色鲜明,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科群建设,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等。这些都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应该说“赵鹏大之问”的部分问题已经解决,但政府指导失控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地质教育要防止脱离地质行业、地质行业应主动关心支持地质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机制问题,市场机制已在起作用,但有“失灵”问题。因此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应代表行业承担起协调地质教育的任务。相信在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市场选择、学校自律、社会组织服务,地质教育在不远的将来步上良性循环之路。
3.地质教育改革问题
当前我国地质教育界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制定中长期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真正做到“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按人才成长规律、按教育规律办地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多向地勘行业基层输送本科以上毕业生,使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学家型、发明家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突破性进展。
4.地质学科建设问题
地质教育的学科专业与科技的学科专业既联系又不同,地质教育学科体系应超前于地质科技学科体系。应当注意大规律长周期。随着传统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不断向地球深部、空间和国际拓展,地球科学、地矿类学科、地学相关学科的交叉、联合和拓展十分迅速。必须关注这些最新的动向,在国家制定新的专业目录时必须考虑这些变化,以适应传统地球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演变的趋势,占领未来高等地质教育的制高点。
高校地质学科体系有如下特征:一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人才的知识体系;二是与人才培养紧密融合的;三是高校学科综合性强,众多学科交叉,这是任何单位无法相比的。从高校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任务看,高校应是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之一,不是配角。
学科先进应体现在国际化上,所以地质高校应千方百计多吸纳国外留学生,尤其是第一世界国家的留学生。中国拥有美、澳、加等国所没有的地质特征,有可能在地学领域建成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学。
5.地勘基层单位人才缺乏的多种因素
首先,地质专业的社会认知度不高,人们心目中的地质就是艰苦、漂泊,部分学生从入学时起就有被迫无奈之感;其次,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唯书唯上唯官的思维定势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根深蒂固,虽然宣传去基层光荣,但很多人心里并不认同;再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及本世纪初,地质行业处于低谷,大量人才外流,尤其是西部和基层单位地质人才“献了青春献子孙”的社会效应迟滞与放大,使得青年人对此产生了畏惧心理;还有我们的思想教育的“假大空”,使得青年人理想信念缺失。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地质行业急需为己任,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坚持强国必先强教,强地质必先强地质教育的原则。遵循地球科学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学科体系的理念,建立以 “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使地质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地质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使中国从高等地质教育大国走向强国。
(二)地质教育是发展地质工作的基础
温家宝同志指出:“50年前的地质工作大转变、大发展以培养地质人才为起点,成效明显;今后地质工作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地学新人。”可见,地质工作与地质人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具有“互动共存”关系,地质教育是地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地质学科是地质教育的基础,这是我国地质工作规律之一。强国必先强教,强地质必先强地质教育。所以,地质工作发展必须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将地质教育纳入地质工作发展之列,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三)地质教育应坚持服务功能,也应突出引领作用
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教育也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不仅要服务社会公众,更应引领社会发展。所以我国地质教育不仅要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地质工作发展,也应突出对社会和地质行业的引领作用。即用超前性思维、前瞻性理论、前沿性成果、创新性方法、先进性技术等来发挥引领作用,以便于优质地服务于社会,也提高地质教育的社会显示度和贡献率。
(一)战略目标
在未来10~20年达到人才一流、学科先进、高等地质教育强国的目标。
(1)地质人才世界一流水平。我国未来地质人才应是: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识广博、品德优良;跟踪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和解决我国地质、资源、环境、灾害及工程中突出问题能力强;涌现出一批青年地质科学家、勘查技术发明家、大工程技术领军人物、技商结合企业家。
(2)地质学科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本概念的地质学科体系,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科技成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显示度明显提高,起到引领作用。
(3)由高等地质教育大国变成高等地质教育强国。高等地质教育强国,即该国家其地质教育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能够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世界一流成果,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同,能够引领文化发展,对国家地质事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推动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规模结构优化,教育运行机制优良高效,教育质量声誉较高。
2.主要发展指标
(1)地质人才规模快速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学历人才比例明显增加,领军型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有突破性进展,人才贡献率不断提高(表19)。
表19 地质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2)以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调整优化地质学科专业体系入手,以建设高效先进、以人为本的地质学科平台体系和课程体系为抓手,既要考虑国内外地质科学的发展趋势,确定新的学科生长点,又要把握避免学科分工过细过窄,注重学科前沿和交叉,结合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和先进经验,按照突出重点、全面建设的原则,大力加强地质学科建设,为地质人才培养和高等地质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表20)。
表20 我国高等院校地质学科专业发展与建设指标
(3)地质教育适度发展、优化层次结构 ,控制中职、稳定高职高专、适度扩大本科、扩大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规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表21~22)。
表21 地质教育主要发展指标
表22 地质教育层次结构发展表
3.建设阶段
质量提升期(2010~2020年):以育人为本,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构建大地质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行完全学分制。由“知识扩容型”向“发动机式”转变,由模式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使教学质量和学科水平明显提高,人才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积极参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行动,向地勘行业一线输送更多地质人才。
全面上水平期(2020~2030年):全面建设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和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出一批年青地质学家,领军人物,勘查技术发明家及地质经济管理学家。
目标实现期(2030~2050年):人才培养,学科水平,教育体系及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建成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二)战略任务
1.建设两个体系
(1)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以“创新能力”和社会公众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即围绕创新能力,建立起大学前、大学间、大学后、社会层面完整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2)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
按照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构建地质学科体系,包括新的学科专业构成体系,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地质课程与教材体系,先进的地质学科平台体系,高水平的地质学术队伍体系等。
2.实施四项计划
(1)创新型拔尖地质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地质人才专项基金,组合集成地质工作和科研项目,依托高校和重点实验室,经过5~10年,培养出1000名创新拔尖人才,其中400名出色的地质“科学家”、300名地质“领军型人才”、300名资源环境经济管理法学“复合型人才”(433人才计划)。
(2)地质学科平台建设计划。核心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其建设项目包括面向学生的地球物质现代观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和工程试验中心,以及团队建设等。
(3)高水平地质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地质教师队伍。通过提高学历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重点培养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到2020年,教师外校学源占60%以上,博士占60%以上。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达10%以上。
(4)国家级地学实习基地建设计划。按大区分布,在现有的基础上,建设8~10个国家级地学实习基地,特别要突出西部地质实习基地建设。采取“国家投入、专管共用、开放共享”的原则,既是地质院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地质科技研究基地,也是社会实践基地和中小学生地学夏令营和科普营地。
1.成立国家地质教育协调指导小组,制定高等地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下成立国家地质教育协调指导小组。成员由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地勘企业及有关高校负责人组成。职责是制定国家地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改革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有关政策措施。国土资源部应代表行业承担起协调地质教育的责任。
2.加大对地质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继续增加地质类专业学生拨款标准,加大地质类高校基本建设及专项经费支持力度,设立国家级地质专项奖学金,给予地质类专业高校实习经费补贴等。
3.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鼓励国土资源行业支持办学
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工作的意见》,明确行业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在“部部共建”、“省部共建”工作中的职责,使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共建工作得到落实。制定招生及培养优惠政策,吸引生源报考地勘类专业。制定有关法规,鼓励地矿行业企事业单位积极接受大学生实习,免收实习费,修改有关保险制度,建立各方分担学生实习安全风险责任机制。国家地质公园为地学类学生实习基地,对实习学生免费开放。
4.建设一至两所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
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两所地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批一流学科。在“211工程”和优势特色重点学科、“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中加大对地质高校的支持力度,给予地质教育特区政策,实行更加开放政策,创造更加优惠的条件。
5.大力改善野外地质人才发展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包括培养开发机制、评价发现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流动配置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改善野外地质工作条件,对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继续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政策。给一线人员大幅度提高野外津贴,改善工作条件和文化生活。设立国家功勋地质队员称号,享受“五一”劳动奖章待遇,赴边疆工作满十年后可自选户口所在地等。
6.强化高校作为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作用
地质类高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任务,已经成为发展地球科学的主力军之一。国家应重视高校学科建设,将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学科基金等尽量放在高校。国土资源部等地勘行业应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实习、一流大学建设等方面给予地质类院校更多的支持。发挥高校学科全、人才多、积累雄厚的综合优势,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使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真正发挥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7.加强科普宣传,广泛开展地质学知识教育,提高公众地学意识
地学教育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中小学的地学知识及科普教育。扩大地学夏令营规模,加强自然旅游资源的地质教育资源开发。在非地学大学生中开设地学相关课程。将地学知识列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对公众进行地质、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地学知识科普宣传教育。
[1]赵鹏大.提高中国地质调查战略地位的若干问题思考[J]. 地质通报.2003,(1):860-862.
[2]孙枢.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创新[J].求是,2000,(13):29-31.
[3]李素矿,姚玉鹏,王焰新,等.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模式战略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
[4]余际从,王果胜,汪安佑,等.未来10~15年我国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5]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等,坚持教育改革,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2-16.
[6]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我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余际从,刘粤湘,赵奇,等.我国地质类专业办学点和人才供求状况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40-149.
[8]陶潜毅,孙中义.地质人才状况及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7):63-65.
[9]姜建明.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9,(4):21-24.
[10]赖旭龙.英国高等地质教育简介[J].中国地质教育,2001,(1):79-82.
[11]王灿生,严泰杰.英国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1996,(4):87-90.
[12]戴塔根.德国高等地质教育现状及其与我国之比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1999,(4):16-23.
[13]杨承运,卢晓东,刘雨,等.国外地学教育概况和一些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0,(1):68-76.
[14]张锦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高等地质教育之回顾[N].光明日报.2008-12-10(1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统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6]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的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1,(1):9-16.
[17]刘粤湘,余际从,薛梅,等.我国地质类科技人才现状调查及培养、成才环境比较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8,(1):128-140.
[18]毕孔彰,胡轩魁.中国含地质类专业高等院校(系)简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19]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0]潘愁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1]张炜.中美研究生教育规模和结构的比较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39-42.
[22]杨世文.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刻不容缓[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24-27.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YU Ji-cong1, DUAN Yi-chun2, ZHAO Lian-rong1, SHA Jing-hua1, LIU Yue-xiang1, CHU Zu-wang3,CAO Xi-shen1, CHENG Jin1, XU Shao-hong3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eijing 100812, China; 3.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ic society and the more pressure from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ology work. But the geological talents in the field,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op-notch talents is still extraordinarily deficient at present,and talents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which restrict the service production and function of geology work. For a country to become strong, it must first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it must strengthen geological education so as to enhance geology.Furthermore,geology work must strengthen geolog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integrate g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y work and give priority to it.In the future of 20~30 years,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geological talents taking the innovative capability as a core and the geology subject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global system science should be established.We believe that the geological talents will lead the first in the world, the geology subject may reach the top level in the world, our country of high geological education will turn from big to strong.
geological talents; geology subject; geolog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G640
A
1006-9372 (2011)01-0003-11
2011-01-06。
“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项目(国土200901-03-3-2)资助。
余际从,男,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地质教育及资源经济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