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大学生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影响的路径分析

2011-12-27 12:06尹绍清
红河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彝族负性社交

尹绍清 ,赵 科

(1.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2.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云南芒市 678400)

彝族大学生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影响的路径分析

尹绍清1,赵 科2

(1.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2.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云南芒市 678400)

彝族大学生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均与孤独感显著相关(P<0.01),自尊与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显著相关(P<0.01);负性自动思维直接影响彝族大学的孤独感,社交行为可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经由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产生影响;自尊对孤独感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显著,其经由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可见彝族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在自尊与孤独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彝族大学生;自尊;社交行为;负性自动思维;孤独感

孤独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负性情绪之一[1],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个体的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估,即对自己总体的态度和看法[2],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交行为通常表达为社交自尊或社交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交往状况的评价与情绪[3],它对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负性自动思维是在应激情境中个体头脑中自动快速反复出现的思想念头,它们存在于应激事件和情绪反应之间,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消极作用.以往研究发现,个体的自尊水平、社交能力及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均有显著的影响[4-8].自尊是个体对其个人和社会尤其是和重要他人之间关系的主观度量,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2],社交行为则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具体反映,而负性自动思维是个体的负性自我认知评价[6],由此可推知,作为反映个体社会关系的社交行为和作为具有评价性的负性自动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体的自尊水平,换言之,社交行为和负性自动思维可能在自尊与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我们认为,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机制不同,应更深入地探讨不同因素之间及其与孤独感之间的影响关系,以明确不同因素对孤独感的不同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对孤独感形成的理解,又可以为大学生孤独感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鉴于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彝族大学生自尊、社交行为、负性自动思维及其与孤独感关系的深入探讨,以期为彝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有目的随机抽样抽取云南省高校在校彝族大学生300名,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5份,有效问卷293份.其中男生119名,女生174名,城镇98名,农村195名,平均年龄20.48±1.65岁.

1.2 研究工具

1.2.1 UCLA孤独量表[9]284-287量表共20个条目,含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 4级评分(不=1,很少=2,有时=3,一直=4),所有条目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表明孤独感越强烈.该量表已适用于各种人群,包括487名大学生,它的Cronbach a系数为0.94,间隔一个月重测信度为0.73.

1.2.2 自尊量表(SES)[9]318-320共 10 个项目,4 级计分,将各项目的均分之和作为自尊分数,得分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

1.2.3 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9]324-325该问卷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客观评定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或社交能力.原量表由2个独立平行的分量表组成,为了缩短测查时间,我们选取其中的1个分量表.该分量表共16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社交自尊或社交能力的水平越高.

1.2.4 自动思维问卷(ATQ)[10]Hollon& kendall为评价与抑郁有关的自动出现的消极思想的频度而设计的,用以找出抑郁患者表达自己认知体验的内在自我描写.曹日芳等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共30个条目,按1~5级评分,各条目累计为总分,总分越高自动出现的消极思想越频繁.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

2 结果

2.1 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与孤独感的相关

相关分析数据显示,自尊与社交行为、负性自动思维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负性自动思维与自尊、社交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自尊、社交行为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见表1.

表1 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与孤独感的相关

2.2 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影响孤独感的路径分析

由于社交行为、负性自动思维与自尊显著相关,同时又与孤独感显著相关,这种相关可能反映了自尊经由社交行为和负性自动思维间接影响孤独感的路径,即自尊通过中介变量而产生对孤独感的影响.根据Baron和Kenny提出的检验程序[11],考察社交行为、自动思维在自尊与孤独感之间的可能中介效应,就本研究的目的而言,检验需要满足四个要求:第一,预测变量应该与结果变量显著相关.第二,预测变量应该与中介变量显著相关.第三,中介变量应该与结果变量显著相关.第四,在控制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后,预测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关系减弱(部分中介)或不显著(完全中介).表1数据表明前三个条件均满足,故采用一系列包含四个回归方程的复回归分析,以探讨诸因素对孤独感的影响模式.

第一步,以自尊为预测变量,对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显著.见表2.

表2 自尊对孤独感的回归

第二步,以自尊为预测变量,对社交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显著.见表3.

表3 自尊对社交行为的回归

第三步,以自尊、社交行为为预测变量,对负性自动思维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显著.见表4.

表4 自尊、社交行为对负性自动思维的回归

第四步,以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为预测变量,对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显著.见表5.

表5 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的回归

从以上回归分析结果可看出,第一步回归分析中,自尊的Beta值(-0.212)显著;第二步和第三步回归中,自尊的Beta值(0.309和-0.278)亦显著;至第四步回归,社交行为和负性自动思维的Beta值(-0.238和0.330)均显著,而自尊的Beta值不具显著性,由第一步的-0.212下降为-0.030,说明自尊全部经由社交行为和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影响孤独感.由此绘制其路径图,见图1.

图1 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影响的路径分析图

根据图1的结果,在对孤独感影响的路径中,有六条显著的路径.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产生直接影响;社交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孤独感,同时也可以经由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产生影响,即负性自动思维在社交行为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对孤独感没有直接的影响,其经由社交行为和负性自动思维的完全中介作用而间接影响孤独感.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彝族大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但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自尊对孤独感影响的直接路径不显著,其经由社交行为和负性自动思维的完全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表明彝族大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自尊可以作为孤独的有效预测指标[12],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3].自尊系统是个体与他人人际关系好坏的内在反映,是个体对其个人和社会尤其是和重要他人之间关系的主观度量,反映了个体是否拥有持久的友好的人际关系[2].从这点看,可以认为,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其社交行为中的负性自动思维程度就比较高,产生消极情绪情感的可能性较大,孤独感程度也就更高.此外,由于自尊往往通过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得以反映,因此自尊对孤独感的影响也必然要通过这种关系的相关变量予以实现,那么,自尊通过社交行为和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就不难解释了.负性自动思维实质上反映了个体的负性自我认知评价,自动思维出现频率越高,表明自我认知评价越低.从自尊到孤独感可以作以下逻辑分解:个体的低自尊表现为社交行为困扰,社交行为困扰激活负性的自我认知,负性的自我认知引发个体的孤独体验而导致孤独感产生.

有研究指出,彝族大学生重视家族的价值观可能导致他们更多的自我反省与检查,因而自我接纳水平较低[14];同时,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的传统尚美文化可能使彝族大学生对外表美更为重视和关注,这就使得他们在融入主流文化的过程中保持着过强的自尊意识,但强烈的崇拜祖先和较深的血缘纽带情结以及尚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难于较好的融入主流社会而使其自尊受损,并伴随着负性自我认知评价,其主要表现为不融洽的人际关系、消极应对、忧虑与烦恼等[15],也就是说,由于社交困扰及负性自我认知评价,他们可能更容易经历孤独体验.本研究发现,彝族大学生的自尊通过社交行为和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其说明了一个问题:自尊作为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性的成分,它必须通过具体社交行为和自我认知评价的重要中介变量影响个体的情绪情感和行为,而社交行为与自我认知评价对孤独感的产生更具有直接的影响效应.

[1] 傅晓荟,李丽萍.大学生自杀态度与抑郁情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42-45.

[2] Leary MR, Haupt AL, Strausser KS, al.Calibrating the sociome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appraisals and state self-estee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74(5):1290-1299.

[3] 罗丽芳,陈梦华.大学生的社交自尊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1):43-45.

[4] 肖新燕.大学生自尊与孤独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3):13-15.

[5] 李绍明.女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自动思维的关系[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8(58):83-84.

[6] 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96-99.

[7] 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82-86.

[8] 姚晓琳,刘洪,郭成.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 :1332-1334.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0] 曹日芳,陈树林,唐文新,等.自动思维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9): 108-101.

[11] Baron R M, & Kenny D A.The moderator 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51):1173-1182.

[12] 戴革,雷良忻,邓稳根,等.医科大学生孤独感与自尊的互关系探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52-1353.

[13] 李传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析[J].淄博师专学报,1998,(3):78-80.

[14] 刘诚芳,陈国典,吴娟.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的跨文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2):25-27.

[15] 赵冬,傅成仕,朱春阳.彝族大学生自信心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9):988-990.

A Path Analysis on Yi College Students’ Self-esteem, Social Behavior,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and Loneliness

YIN Shao-qing1ZHAO Ke2
(1.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675000,China;2.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Dehong Teachers’ College, Mangshi 678400,China)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Yi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self-esteem, social behavior,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and loneliness.The author made a survey among 293 Yi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e of the Self-Esteem Scale(SES), 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TSBI), 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 and UCLA Loneliness Scale.Yi college students’ self-esteem,social behavior and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oneliness(P<0.01), Whil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obtained between social behavior,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and loneliness(P<0.01);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and social behavior influenced loneliness directly, respectively, while social behavior influence loneliness through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self-esteem influence in loneliness by social behavior and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Yi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play a completely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loneliness.

Yi college students; self-esteem; social behavior;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loneliness

B849

A

1008-9128(2011)04-0098-04

2011-05-26

尹绍清(1967-),男,云南禄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心理与教育.

[责任编辑 姜仁达]

猜你喜欢
彝族负性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彝族海菜腔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社交距离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