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东
昭君文化散论
□王绍东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和亲是中华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汉代来看,与少数民族和亲,王昭君不是创始者,也不是终结者,但绝大多数远嫁他乡、和亲异族的妇女,其姓名事迹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有和亲匈奴的王昭君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情、赞扬和歌颂,并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也是华夏族群与周边少数民族不断碰撞、冲突、渗透、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类型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交汇升华,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中华文化倡导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和谐统一。王昭君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这一精神。
首先,昭君身上体现了民间文化与宫廷文化的融合。王昭君是今湖北兴山县城关宝坪村人。由于西汉时没有设立兴山县,这一带属南郡秭归县所辖。王昭君是“良家子”,应该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作为农家女儿,她与童年伙伴们在香溪水边嬉戏,也应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同时,由于家境比较殷实,她也可能接受了一些教育,并受到琴棋书画的训练和熏陶,否则,在选秀宫女的过程中,如果仅凭美貌,缺乏应有的气质和技艺,也是很难被选入宫的。昭君的故乡民风淳朴,多情浪漫,与中原相比,受到的封建礼教束缚相对较少,同时受楚文化与屈原精神的影响,也具有关心国家、独立高洁、不随波逐流的社会风尚。昭君被选为宫女,由民间进入皇宫,也把故土的文化带入了宫廷之中。
在皇宫生活期间,昭君必然受到宫廷文化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她关注国家大事,顾全大局的意识。学者林干、马骥先生认为:“昭君久居皇宫,对当时汉匈关系的重要性,对汉匈关系的政治意义,不能没有一定认识,这是她自请出塞和亲的另一思想基础”。出使匈奴后,昭君致力于发展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不惜牺牲个人的情感和伦理信条,这种以国家为重,以大局为重的意识和选择,无疑与她几年的皇宫生活熏染密切相关。
其次,昭君身上体现了南方楚文化与北方汉文化的融合。昭君的故乡处于楚文化的源头之地,从小生长在这里的她,深受楚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楚国江河纵横,资源丰富,百姓生活相对安逸,因此楚文化呈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感色彩。楚地的人们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家乡充满了眷恋。在价值观上,楚文化形成了重个性、尚情感、多情浪漫的特性,具有勇于探索、刻意求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楚国的开国君主熊绎“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山涉水,以事天子”,楚庄王“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等等,都是楚人面对困境不甘屈服,勇于创新,善于寻求发展良机的典范。更有昭君故里还出过一位伟大的人物——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南方楚文化的典型代表,他“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和“上下求索”的创新精神,应深深扎根于王昭君的心灵深处,影响到她后来的行为选择。来到长安后,王昭君的身上又打上了北方汉文化的烙印。北方文化具有恢宏大度、开放包容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也鲜明体现在昭君出塞的行为上。
第三,昭君身上体现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农耕文化区与游牧文化区,两种文化各具特点,各有所长,总体上看,它们之间既有矛盾冲突,也有融合互补。封建时期中原王朝和汉族士大夫对游牧文化存在歧视与敌对意识,而昭君出塞,则体现了汉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游牧民族的认识。
在整个汉代,还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件事能像昭君出塞一样把民间与宫廷、南方与北方、农耕与游牧等不同文化类型如此巧妙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这应该是昭君受到人们特殊关注的原因之一。
昭君现象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昭君出塞到昭君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精英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方式。从汉代开始,就出现了许多歌咏刻画昭君的文学作品,世代相沿,传承不断,其种类数量之多,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属罕见。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们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对王昭君艺术形象的塑造。他们通过诗词、戏曲、小说等多种文化方式歌咏昭君。这些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文化寄托,包含了封建士大夫传统文化积淀的政治理念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与诉求。
同时人民群众也以种种方式参与了昭君文化的创作,他们通过在各地修筑昭君陵墓,创作各种各样的昭君传说、神话,来表达对昭君的赞扬和喜爱。人民群众对昭君的特殊情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昭君来自民间的身份,使大众具有一种亲切感,认同感,从内心深处赞颂、怀念昭君。
昭君文化的另一特色是昭君的故事在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共同传播。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有冲突和战争,也有交流与融合。不管是汉族人民,还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百姓,他们都希望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和平友好,互通有无的合作关系,希望消除战争,化干戈为玉帛,渴望过安定的日子,他们把这种愿望寄托于昭君身上。正是通过这种历代知识分子的精英传播,社会各阶层的大众传播,不同民族的族际传播,使得昭君文化源远流长,不断丰富发展。
从昭君出塞开始,经过历代人们对昭君的歌咏传颂,逐渐形成了昭君文化。昭君文化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昭君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这是其他一些文化现象所不具备的。自昭君出塞开始,与昭君同时代的焦延寿就创作诗歌:“昭君守国,诸夏蒙德,异类既同,崇我王室”、“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是福”。这两首诗奠定了昭君文化的主旋律,那就是歌颂昭君为汉王朝与匈奴族之间和平友好做出的贡献以及昭君出塞给各族人民带来的福祉。
不同时代,人们又赋予了昭君文化以不同的内涵。在封建社会君主昏庸、政治腐败之时,人们通过同情昭君貌美而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谴责画师毛延寿收受贿赂故意丑化昭君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针砭时弊。人们还借歌咏昭君之名对封建社会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批判。在中国古代,议论朝廷、驰骋疆场本来都是男人的职责,以美女和亲,往往是政治腐败、国力衰弱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在歌咏昭君的许多作品中,认为昭君出塞正是统治者偏安一隅,文臣武将卑鄙无能、贪生怕死的结果。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处于危机之中,统治者苟且偷安,屈膝投降时,人们通过怀念昭君,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希望有人为了国家利益能够像昭君那样挺身而出,化解矛盾,担负社会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昭君文化被赋予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新的含义。人们歌颂昭君,提倡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弘扬昭君文化,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民族关系,以文化建设带动社会繁荣与民族友好,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成为昭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总之,昭君文化的内涵是处于成长中的、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并且是积极的、向上的、进步的。
如今,提到昭君,人们想到的是和谐与和平,团结与友好,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豪爽与大气,是自然、诚信与超凡脱俗。这些美好的情感从不同方面都能汇集于昭君身上,汇集于昭君生活过的这片土地之上,汇集于不断丰富发展的昭君文化内涵之中。内蒙古是昭君出塞和亲的目的地,也是我国第一个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则把昭君作为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昭君文化节”等活动来宣传本土的悠久历史与厚重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弘扬民族团结精神。这些举措,可谓具有远见卓识。
把昭君文化作为城市标志性文化载体,自然会激发人们回归自然与体验草原的愿望,希望到这里来游览猎奇,投资兴业。也会把昭君出塞之地的产品与绿色、环保、无污染等现代生活理念联系起来,对它们产生信任。这些对于呼和浩特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同时,昭君身上所体现的和谐、和解、和平、和睦的特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顾全大局、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面对困境毫不畏惧、追求创新、勇开新路的风范,超凡脱俗、追求完美、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对于培养、教育呼和浩特市民提高自身素质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燕翎
相关链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源于民间的昭君庙会。
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形成于1998年。其理论基础是:一、呼和浩特市的昭君墓闻名海内外,史书与名人名家多有记载及评论。呼和浩特市不仅是异地优秀文化的流入区,更是特色草原文化的输出区。举办承载昭君文化精神的昭君文化节,不仅可以把多元的世界文化吸引到草原,还使悠远的草原文化跨越国度,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历史事件广为人知,它带动的不仅仅是民族团结,更有边疆与中原的交流与合作,这对当今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大团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现实意义。二、在呼和浩特市以昭君名字命名的企业及品牌甚多,说明昭君形象有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三、弘扬民族团结,促进西部的稳定和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自1999年8月至今,昭君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八届。文化节集文化、经贸、旅游、理论研讨为一体,主题鲜明,特点突出,内容丰富,具有开放性、群众性、民族性。成为呼和浩特市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树立和展示地方形象,加强与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城市的形象名片。
昭君文化节推动了城市建设、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强市和民族文化强区的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和改造以及旅游商贸活动,提升了首府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地区文化;锤炼和培育了一支有影响力的文艺队伍,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化繁荣,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昭君文化节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日益显现出重要的影响力。不仅展示了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激扬了人气,凝聚了民心,极大地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热爱首府、建设首府、振兴首府”的积极性,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