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业成就者的汉译英SBI教学模式

2011-12-26 08:43龚红旗孙光勇李广献
关键词:汉译英学习策略学习者

龚红旗,孙光勇,李广献

(1.河北工程大学 文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2.河北省栾城县教育局,河北 栾城050000)

低学业成就者的汉译英SBI教学模式

龚红旗1,孙光勇1,李广献2

(1.河北工程大学 文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2.河北省栾城县教育局,河北 栾城050000)

目前我们汉译英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简单且效率低下,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低学业成就者的、基于学习策略培训的汉译英SBI教学模式,从汉语语义结构分析、英语句子结构定型、英语词汇选择以及检查核对等多方面尝试将汉译英学习策略的培训渗透到汉译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期提高这些学习者的汉译英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语言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汉译英;教学模式;学习策略

汉译英是英语教学中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培养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汉英翻译技能的培养起始于中等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均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汉译英学习方面所作的投入很可观,但其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严重的翻译失误屡见不鲜,在低学业成就英语学习者(low achievers)当中,严重失误尤为常见。下面是从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翻译作业中抽取的几个实例:

例①今年我们村种了许多树。

In this year our village have planted many trees.

例②据史密斯教授说,幸福就是你能充分利用你所有的一切。

Mr.Smith professor refer to say,happy is enough use you own.

例③她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告诉他们该思考什么。

She asked him students think themselves,not told them what should think.

上述虽然仅仅是个例,但其中的错误在低学业成就学生群体中却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他们的汉英翻译策略混乱无序且效率低下,需要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的培训。

目前,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汉译英仅仅作为综合英语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而存在。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方式过于简单,以明示答案为主,仅有少数教师能就典型的错误进行评析,至于能结合汉英翻译实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策略培训的,则少之又少。这样,便使得低学业成就英语学习者在汉译英技能的培养方面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世纪中后期,认知心理学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学习者并不只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所宣扬的被动的“受刺激者”和“反应者”,他们还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于是,外语教学研究从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学”,学习者内隐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成为研究的重点,学习策略研究应运而生。人们已经认识到,学习者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把学习策略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之中,还可以促进学习潜能偏低学习者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13]。

本文针对低学业成就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尝试提出一套寓含学习策略培训的汉英SBI(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教学模式,以期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文献综述

(一)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至今仍然莫衷一是。Stern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采用的学习路子(approach)总的倾向或总体特征”[12]。Chamot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促进语言信息和内容信息的了解、记忆而采用的技巧、路子或其它有意识的行为”[1]。Oxford则把语言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加自我约束、更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7](p235-247)。Rod Ellis 没有给语言学习策略下定义,而是总结归纳了语言学习策略的主要特征:它既可以指二语学习的一般路子和具体行为,也可以指学习技巧;它是用来解决专门的学习问题的;它可以是行为的,也可以是意识的;它是有意识的;它对学习既有间接影响,又有直接影响;如此等等[3]。本文按照程晓堂等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既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个学习活动或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也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宏观策略”[13]。

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也是五花八门。不过,“目前综合性最强的可能要数Oxford提供的学习策略分类”[3],她的分类框架囊括了之前提出的几乎所有的学习策略,在她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中包含了64个策略,她把这些策略分成两个组、六个大类、十九个小类。

图1 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框架

程晓堂等结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把英语学习策略分为四大类[13]:

?

(二)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Rubin归纳描述了语言学习策略,并将其分为直接影响学习和间接影响学习的两大类[10](p41-51),[11](p117-131)。Neil Naiman 等 人 把 语 言学习策略与认知风格、个性、智力、态度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们列出的学习策略更多、更具体,并把学习技巧与学习策略区分开来[4]。早期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缺乏理论基础,不系统,也不全面。

进入80年代后,O’Malley和Chamot等人在美国进行了系列研究,得出一整套理论化的语言学习策略,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描述[1],[5](p21-46)。1990 年他们出版专著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首次把语言学习策略放到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框架中进行研究。Oxford于1990年出版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对学习策略重新分类,对策略培训进行了详细说明。Oxford还建立了很有价值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诊断工具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被后来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广泛采用。

20世纪90年代,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了起来,策略的培训成为了研究重点,并且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策略与文化的关系[13]。

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界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策略也展开了积极的研究。1996年出版的《英语学习策略论》[15]概括了学习策略理论框架,介绍了学习策略培训方法,无论对理论研究者还是对英语学习者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汉译英教学的相关研究

汉译英是翻译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翻译直到高等教育阶段才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并且常常仅限于为外语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但是汉译英技能的培养在中学教育中就已经系统展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比较,学生在汉译英技能培养中取得的进步是非常缓慢的。

翻译研究的历史比较长,成果也很丰富,但具体到汉译英,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就显得较为匮乏。研究者们把目光主要集中于汉译英的一般原则、常用技巧、典型错误以及影响汉译英的种种因素,至于汉译英课堂教学方面,很少有人探究。

本文拟以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为基础,探讨基于策略的汉译英SBI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学生在汉译英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汉英两种语言的学习水平,改善汉译英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汉译英的SBI教学模式

(一)SBI教学模式的定义、理论依据及意义

SBI(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教学模式其实是一种学习策略的训练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汉译英的SBI教学模式即是把汉译英学习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系统地整合到汉译英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等手段使学习者了解、熟悉、乃至掌握这些策略,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汉译英技能。

学习策略的培训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们认为,学习策略训练不仅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而且有利于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增强他们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13]。

经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涌现出了许多种学习策略训练模式。不过,常用的有讲座式、研讨式、教材渗透式、教学活动渗透式(即SBI模式)等少数几种。SBI训练模式能提高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的效率,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信心[2]。本文论及的汉译英SBI教学模式针对低成就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而设计,经过多年使用,学生反馈良好。

(二)汉译英的SBI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1.汉语语义结构分析策略的培养

尽管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是人类的思维却是具有共性的,这一点决定了语言间进行翻译的可能性。无论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其基本过程其实就是“理解+表达”。理解是为了透过语言的具体形式,抽取其本质的、可为多数人所理解的意义;表达是把抽取出的意义放在另一个特殊的语言形式中,以利于说这种语言的人群去领会,从而达到持不同语言的人进行交际的目的。

基于上述,汉译英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汉语进行全面准确理解的策略。

母语即汉语的事实会使得许多学生以为对汉语的理解轻而易举,由此导致了基于汉语理解失误的汉译英错误。如:

例④他不喜欢劝酒

He hates advising drinking.

例⑤在最初那几个星期一些孩子对我很不客气,一个白人小姑娘却特别友好。

In the first several weeks some kids were not polite to me,but a white small girl was very friendly.

在例④中的“劝”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规劝”、“劝说”,依据中国目前的酒文化,“劝酒”应该理解为“强烈要求某人喝酒”。因此,“劝酒”翻译为“urging others to drink”较合适。例⑤中的“不客气”根据语境应该是“惹人讨厌”的一种委婉说法,而不是像字面意义所表述的“不懂礼貌”,所以翻译为“some kids were nasty”更为恰当。

由此可见,即使对于母语为汉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汉语能否进行准确理解也是决定汉译英成功与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当一个汉译英过程开始之时,为了达到对汉语原句意义的从整体到局部的准确把握,学生需要具备语义结构分析策略。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这种学习策略,教师须帮助学生对原句进行语义结构分析,带领学生从词义、句法、语境等多方面整体把握汉语句子的意思。学生应该清楚,作为汉译英的必要前提,当拿到汉语句子时,首先要搞清它的意义主干,然后分析枝节部分与主干之间的逻辑和语法关系。例如,“你最好把这本书放在你15岁的儿子找不到的地方”这句话的意义主干是“你放书”,“最好”、“这本”是修饰语。“在你15岁的儿子找不到的地方”也是修饰语,并且内嵌了一个句子形式的定语,限制“地方”这个词汇的意义外延。有时一个词汇有多种意义,如例④中的“劝”和例⑤中的“不客气”,教师须帮助学生借助语境对词义进行筛选,以形成有效的词义选择策略。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所谓的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14](p48-63)。在培养学生的语义结构分析策略时,教师尤其要帮助学生分配足够的注意到词语之间、分句之间的逻辑纽带,为下一步英语句子结构的定型打下基础。例如,在讲解例①时,教师要说明,虽然“我们村”出现在句子主语的位置上,但它并不是施事者(operator),仅是一个地点状语;在讲解例③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独立思考”的作用是补全“要求学生”这个动宾结构的意义。

2.英语语句结构定型策略的培养

英语语句结构定型策略的第一步是确定表达句型。英语基本句型其实就是 SV、SVC、SVO、SVOO、SVOC 这么五种[9](p42-43),在对汉语原句进行了深入、完整的语义结构分析之后,根据表达内容,一般能够很容易地把所需英语句型确定下来。

英语句式结构主要特点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是主语显著性语言(subject prominent language),除非在特殊情况下省略,主语在英语句子中不可缺少,它是句子结构的重要组织者,这一点从五种基本句型的组成也可以看出。英语是形合语言,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因此它具有丰富的连接手段和形式,语句结构相对完整,单句的语义层次较为复杂。

在确定英语句型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从确定句中的主要动词入手,找出对应的施事者,从而确定句子的主谓结构,再依据句中的其它部分与主谓结构的关系确定它们的成分,最后用合适的连接手段把词语、分句等串联成完整的句子。

例⑥这个十岁的男孩小提琴拉得如此娴熟,在场的人都惊叹不已。

这一例句中有两个动词“拉”和“惊叹”,它们的主语分别是“男孩”和“人”,后一套主谓结构是前一套主谓结构的逻辑结果,结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此句的结构可确定为“SVO+表示结果的从属连接词+SVC”,参考译文如下:

The 10-year-old boy played the violin so skillfully that all the people present were greatly surprised.

3.英语词汇选择策略的培养

在学习英语词汇选择策略之前,学生们必须明白,虽然词汇的选择在句型确定之后,但是不同词汇的使用也会导致既定的句型结构的一些变化。如例⑤中的“却”,使用“but”时前后两个分句为并列关系,使用“whereas”时前后两个分句为从属关系,而使用“however”时前后两个分句需要各自独立,这是这三个单词不同的词性导致的结果。

英汉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双方词汇在意义上很难建立一一对等的关系。而学生们常参考的英汉词汇表、英汉词典等往往把英汉词汇在意义上进行简单对等,加之低学业成就学生普遍阅读量不足,英语语感欠佳,这样学生在运用英语词汇时便容易出现失误。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词汇选择策略时,教师需首先培养学生全面、准确理解词汇意义的策略。例如,“according to”完整的意义是“根据……的情况”、“据……说”,有些学生对它的理解不完整,在翻译例②时,会出现“according to Prof.Smith said”这样的错误;再如:

例⑦今年的农业收成要好于去年

This year’s harvest in agricultur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last year.

这一句的翻译并不合适,因为“harvest”就专指“农业收成”,加上“in agriculture”实属多余,这种错误同样源于学生对“harvest”的理解不够完整。

英语是一种综合性语言(synthetic language),它的词汇通过屈折变化(inflection)来表示时态、语态、人称、性、数、格等语法意义。

汉语是分析性语言(analytic language),不存在词汇的屈折变化,这种差异造成了学生在汉译英实践时的频繁失误。教师在进行汉译英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培养这样一种认知策略:每当使用名词时,判断其为单数还是复数;每当使用代词时,判断其人称、数、格的形式;每当使用动词时,判断其时态、语态、人称、数等的形式;每当使用形容词或副词时,判断其是否为比较级或最高级形式。这样,学生便能有效地形成词汇屈折变化的意识,减少此类失误。

英语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很多是约定俗成的,难以归纳或推演,学生在此方面的失误俯拾皆是。如:

例⑧虽然祖母体弱多病,她却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

Although the Grandmother is weak and illness,she hold everything in the home.

例⑨我觉得头痛。

I feel headache.

句中的划线部分就是明显的搭配错误。

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中强化习惯搭配的认知和应用策略,在课堂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反复提醒,督促学生通过多接触、多记忆,有意识地增强此方面的语感。

最后,教师需帮助学生培养“灵活性表达”策略。教师可经常通过给一个句子提供难度不等、风格各异的几个翻译范例,使学生意识到“每一个翻译都会有多种不同的实现途径”这样一个道理,以减少他们因母语负迁移、英语结构能力低下、英语词汇能力不足造成的“卡壳”现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符合自身水平的表达方式,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例如,在翻译“学好一门外语决非易事”一句时,教师可同时向学生提供“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no easy matter”、“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very difficult”、“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indeed a hard nut”等译文,以激发学生在汉译英处理方面的灵活性。

4.检查核对策略的培养

检查核对策略是自我监控这种元认知策略在汉译英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是保证所输出的语言准确、得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可经常把一些学生的带有问题的译文公开展示出来,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检查核对活动中,鼓励学生阐述对于译文中错误的认识以及相应的修改意见,教师同时给予指导和评价。长期反复进行这种训练,学生可形成主动的检查核对意识,并掌握有效的检查核对方法,从而保证他们汉译英的质量。

三、结论

研究表明,培养学习方法和策略最有效的途径是把方法和策略渗透到教学之中[13]。本文提出的汉译英SBI教学模式,即是对汉译英学习策略培训与汉译英课堂教学相结合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根据已经实现的效果,在提高低成就英语学习者的汉译英技能方面,它比目前常用的“对答案”式的教学模式要更为有效,也更加符合当前人们所倡导的“培养自主学习者”这一最终教学目标,因而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1]Chamot,A.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A].In A.Wenden & J.Rubin(eds.).Learning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C].Prentice Hall.1987.

[2]Cohen,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8.

[3]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Naiman,N.et al.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R].Research in Education Series No.7.Toronto: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78.

[5]O’Malley,J.et al.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ESL Students[J].Language Learning 35.1985.

[6]O’Malley,J.& 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Oxford,R.L.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A Synthesis of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J].System 17.1989

[8]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9]Quirk,R.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gman Group Limited.1972.

[10]Rubin,J.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J].TESOL Quarterly 9.1975.

[11]Rubin,J.Study of Cognitive Process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1.1981.

[12]Stern,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SBI teaching approach of E-C translation for low achievers

GONG Hong-Qi1,SUN Guang-yong1,LI Guang-xian2
(1.College of Arts,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2.Luancheng Bureau of Education,Luancheng 050000,China)

The teaching approach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in our country is over-simplified and inefficient.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SBI teaching approach of E-C translation,which is based upon the cultiv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imed at low achievers.It attempts to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E -C transl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with the E -C translation instruction in such aspects as the Chinese semantic structure analysis,the shaping of the English sentence,the choice of 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and the final check-up.This brand-new approach is intended to upgrade the low achievers’E - C translation skills,assist them in mastering important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promote their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and hence improv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of E -C translati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teaching approach;learning strategies

G424.1

A

1673-9477(2011)02-0079-04

2011-01-06

河北省教育厅2009人文社科项目(编号:S090359)

龚红旗(1968-),男,河北邯郸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王云江]

猜你喜欢
汉译英学习策略学习者
【汉译英参考译文】The Inner World of a Great Man (Excerpt)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译英参考译文】Reflections Before the Buddha (Excerpt)
On Home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浅谈汉译英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