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 正
低碳发展:河源的使命与出路
□ 义 正
2010年12月6日,在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日”活动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赵建华、资源节约与环境气候处处长林耀军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广东及河源的“低碳”实践经验,引发全场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不少参会代表认为河源的“低碳”实践经验有借鉴意义,参会代表还现场咨询、了解河源的有关情况,希望有机会亲自到河源考察学习。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广东等五省八市列入国家低碳试点范围。8月,国家正式启动包括广东在内的首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作为试点省,广东正在探索低碳发展转型之路。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广东的生态发展区和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东江中下游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4000多万人民的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和政治责任。长期以来,河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主动落实节能减排。特别是近年来,在低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河源对低碳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曾对河源市低碳经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河源低碳发展之路有思路、有实践、有规划、有展望,对一个地级市而言,有这样的认识和实践非常难得”。
河源是广东典型的山区、革命老区,尽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但由于种种原因,河源至今仍是广东的欠发达地区,是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典型代表。目前,河源贫困县约占全省三分之一,人均GDP约为全省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财政自给率还不到三分之一,这三个“三分之一”就像“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河源人民身上。
加快脱贫奔小康是河源市广大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愿望,也成为河源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和历史责任。
河源市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思索:我们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但如果乱发展,必然是绝路。既要加快发展步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摆在历届河源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如何破解这两大难题、实现二者“双赢”?河源市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必须吸取一些地区走了弯路、付出代价的惨痛教训,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之路,实行低碳发展。可以说,这是河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求出路、谋划未来的结果,是河源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河源市委、市政府在低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在实践中强化低碳意识,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优势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培育低碳产业,坚持按照“三高三少”(高技术、高成长、高效益、能耗少、排放少、用地少)的要求,科学选择并重点培育“四新”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业和优质饮用水产业,初步形成了各种业态齐头并进的低碳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双赢”。
长期以来,河源在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主动地落实节能减排。河源人意识到,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做到承接产业转移,但绝不承接污染转移。
在产业培育上,科学选择并重点培育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四新”产业。先后引进了龙记模具、汉能太阳能电池、恒泰豪光伏、国华太阳能电站、旗滨太阳能玻璃、中兴通讯、西可手机、特灵通通讯、立国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河源,一个链条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雏形,河源已成为广东手机生产基地并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河源充分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业和优质饮用水产业,初步形成了各种业态齐头并进的低碳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可以相信,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河源将乘着珠三角实施纲要的东风,迈出更大的步子,把河源打造成为珠三角发展腹地,连接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大陆桥和“黄金通道”, 珠三角、港澳企业进军华东市场的桥头堡,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可以预测,十年、二十年后的河源,不但能当好配角,而且会走出一条实现山区科学发展的路子,不仅不会被边缘化,而且更有条件成为广东省生态产业重要基地之一和低碳经济示范区。
□ 编辑 尹丽丽 □ 美编 阎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