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楚
最近看了美国学者安德鲁·基恩的著作中译本《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这本书,期间参与了CNNIC的一次关于微博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彭兰教授也表示,互联网依然需要把关人。由此感触很深。
整本书的出发点是:由于网络的无限制化、平面化、匿名化,导致大量的业余人士在互联网上针对专业问题发表建议,但这些业余人士其实并不专业,或是在涉及到的领域里并不专业。作者在其中使用了大量例子证明,业余者充斥互联网让人们学习到的知识和接收到的信息被扭曲。同时,作者以音乐为例,说明了互联网对音乐行业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盗版现象,并以此推论,互联网的泛滥、大量业余者的参与甚至可能引起社会道德出现新的问题。
从本书的英文标题 《The Cult of the Amateur: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来看,我其实不太认同译者把Amateur翻译成 “网民”,因为这个词其实应该指的是业余者。但是我可以理解,本书的原作者安德鲁·基恩通篇都在讨论业余者,但却并没有严格地定义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业余者。这只是个翻译的小问题,但或许也体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特色: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网民对应着的就是起哄、不理性、不专业,而这样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也与原作者的 “业余者”吻合。
其实,我们是可以对某个领域的“业余者”下一个定义的,那就是既没有这个领域的学历和知识背景,也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群。只不过这个定义,实际验证时并不容易,因为有些信息太过私人,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上互联网的匿名性,很多时候让真相被掩盖在看上去真实的假象之下。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当年股市红火时的“带头大哥777”自称是某证券公司主操盘手,最后被证明不过是一个中专毕业的普通金融机构业务员。而被基恩所认为的精英或者说“专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国内和国外的定义和判断标准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以国内来说,判断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是否是专家,其标准不光是学历背景,也不光是工作经验,更不仅仅是拿到手的各种证书,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这才是问题所在。
在这个小标题上我打上了一个问号,因为至今还没有想清楚,热火朝天的Web2.0究竟靠什么生存下去。Web2.0的一个重要概念是UGC,即“用户创造内容”,这其中的用户,除了少数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之外,绝大部分都是草根用户,也就是所谓 “业余者”。
去年年初开始,陆续有几家SNS公司倒闭,而在此前已经有不少视频分享网站陷入到经营困难中,再加上此前已经大幅度降温的独立博客网站,前几年被吹得神乎其神的Web2.0已经被打回原形。
我这两年一直在关注视频网站的发展轨迹。2008年采访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的时候,他属于刚刚开始创业,而且选择了当时在全球范围内都很热门的YouTube模式,当时李善友坚信,Web2.0的视频分享网站肯定会有远大的前途,因为UGC模式将拥有无穷的创造力。
一年多之后的2010年,在经历了针对整个行业的版权官司大战中,酷6网做出了妥协,一是启动了juchang.com,力推酷6剧场服务,二是逐渐不再以视频分享网站自居。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酷6被盛大收购之后,不希望因为版权官司影响发展,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酷6发现由网友上传的视频内容参差不齐,真正高质量的视频大多数还是专业人士有计划地拍摄。由网友上传的没有意义的视频占用了大量服务器和带宽资源,却又不能创造相应的广告价值。
现在,据我所知,还坚持视频分享为主导方向的有一定规模的视频分享网站只剩下56网一家,酷6、优酷和土豆都已经相继开始花重金投入到版权采购的大战中来,对于原有的视频分享业务的支持力度已经有所减弱。这意味着视频网站正在从UGC的Web2.0模式向原有的Web1.0的模式退化。
再看看之前热火朝天的其他Web2.0网站,包括独立SNS、独立博客、独立微博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Web2.0网站,几乎没有哪一家网站能够站起来理直气壮的说一句已经实现稳定持续的盈利。这或许也意味着,Web2.0很难真正实现独立的盈利,只有依附于传统的Web1.0才有可能获得其连带利益。换句话说,在买单的广告主看来,独立的长尾是不值得为其买单的。
所以,“业余者”的存在究竟给互联网带来了什么?是原本不被我们发现的隐藏的价值居多,还是没有价值或者价值很低的噪音?这个问题目前我也无法回答,就我个人的使用经验,从个体上来看,专家的建议比业余者靠谱,但是业余者的数量更庞大,因此也不乏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