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培仁在2010年第11期《新闻记者》中撰文提出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1.探寻和坚守中国文化的遗传基因。中国文化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世代传承、不断延续,靠的就是富有生命力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遗传密码。
2.建构文化本土性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通过建构具有本土文化遗传密码、本体性状特色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全球性文化进行重构和创造性发展,找到中国文化重现辉煌、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路径。
3.尽快消除和打破跨文化交流的隔阂与疏离。最主要的是要大力加强文化本土性的自信心、辐射力和影响力,使中华文化成为与其地理版图、文化传统、综合实力相适应的中心文化。
4.掌握和把握好中国文化与全球文化互动的合理张力。才能站在本土性与全球性相结合的文化多元的立场上进行权利平等的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人类的相互理解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5.采取由近及远传播和文化亲近传播的策略。首先稳定并占领大中华文化市场,接着培育和发展亚洲文化市场,最后逐步进入甚至立足世界文化市场。
6.国家应该依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先集中力量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大城市或文化产业圈,集中力量培育和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文化产业和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
范以锦、张天赦在2010年12期《新闻实践》中撰文推崇策略传播来抗衡不当的权势对媒体的干预和无理指责,来保护、澄清自己。
何谓策略传播?简而言之,就是在传播中运用巧妙的策略使传播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实现整体效果的最优化。
无懈可击的媒体行为,是抵抗不当干预的基本功;审时度势,顺应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的事件处理方法,是舆论监督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媒体无懈可击的行为是新闻的专业要求,更是媒体"策略传播"的基础。它是媒体提高自身抗压能力的根本方式,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有理”,要求新闻报道在内容上要真实可信、逻辑要严密合理,保证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在媒体活动中要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有利”,要求新闻在内容无懈可击的基础上找到最符合内容传播和思想表达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广义的,涉及要不要报道、在什么时间报道、谁来报、用什么方式报,这些都可能对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节”,是对媒体提出的更高要求,它衡量媒体在“新闻性”与“社会性”之间的抉择。要做好这样的选择,笔者认为媒体需要对“现场”有更为精准的认识。
还要巧用社会资源,钳制不当干预。善于理性分析,用智慧构造无懈可击的行为,是媒体在不当干预前能据理力争的重要前提;而审时度势,正确认识舆论监督中的各种主体、联络积极力量保障舆论监督顺利进行,也是媒体善用“巧劲”的表现。
江飞在2010年第11期《传媒观察》中撰文说,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报纸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创新自己的产品个性,从而在各类介质并存、传播终端竞显风流的环境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1.以原创能力体现报纸的生命力。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供给的丰富程度和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也影响了报纸的办报环境。在满眼皆是传播终端的环境下,谁具备更强的原创能力,谁就能拥有更好的产品美誉,也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内容为王的理念,即使在数字时代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以渠道建设维护报纸的固有利益。报纸享受多年积累的丰厚资源,只是大多闲置在那,没有应用到渠道的开发上。如果认识到位,应该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
3.以公信力守卫报纸的价值底线。报纸要重塑自己的核心价值,关键一点是保持新闻的权威,给予读者坚实的信任感。只要报纸拥有较高的美誉度,即使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受众从数字媒体获取第一信息后,依然会回头翻报验证信息的真实。
4.以新技术拓展报纸发展空间。学习和熟悉新技术,运用新的技术,掌握和研发新的技术,报纸才能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5.以文化底蕴彰显报纸的渗透力。现代人既需要快餐式的信息浏览,也需要充满文化张力的感性阅读。一张报纸如果能够在文化层面上被公众自觉认可,那自然无需过分担忧会被数字媒体取代。
6.以品牌价值重塑报纸影响力。数字时代,公众的选择方式也与以往不太一样。读者愿不愿意选择,决定报纸的价值。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品牌体现的是读者对于报纸的喜爱和认可的程度。
安平、宁一在2010年11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撰文说,最近几年,广电总局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性通知”,不断加强监听监看、监管力度。但是当前节目监评的现状却深陷边缘化、弱化与钝化困境,并表现出监评失衡、失语、失范的特征。
1.边缘化与监评失衡。在强调“发展中看问题”和“以鼓励与表扬为主”的媒体批评环境中,提出“即将逼近的危机”和指出“烦人的真相”的节目监评始终处于四面树敌的弱势地位,也常常被被批评者群起而攻之,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失去了应有的平衡,使得节目监评小心翼翼,实际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2.弱化与监评失语。绝大部分节目监评意见都以内刊形式出现,有的甚至以监评信息专供、电子邮件专递形式“一对一”服务,监评信息的尽量私密化背离了监评的宗旨,也因违背了"批评的力量在于公开"而使监评的作用被极大地弱化。
3.钝化与监评失范。电视节目监评历史短、起点低,立足点在指导实践,因此,无法也不可能重视从电视理论环节来解决节目中出现的问题,这也使得电视节目监评自身缺乏理论沉淀,造成了无学、缺理的现时局面,并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