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实证与理论分析

2011-12-25 07:32
江淮论坛 2011年4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差距

虞 坷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200020)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实证与理论分析

虞 坷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200020)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变化效应强于改善效应;居民收入不均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如何对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不均程度进行预测,成为当今经济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库兹涅茨倒U曲线和在此基础上的陈氏倒U曲线理论,从分配理论和实证检验两方面,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数据分析及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变动分析,验证了我国收入分配差异与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拟合程度。并进一步对出现该悖论的客观原因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特点进行分析,理清收入分配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分析,对采用何种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库兹涅茨倒U曲线;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经济学创立至今300多年来,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大多数人所分享,实现经济增长的长期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即人类的全面发展,一直是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社会财富不断丰富的同时,分配失衡的“不均”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正确认识、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之间的矛盾,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所提出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

早在19世纪初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时代,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就被经济学初期的学者们紧密联系起来。Kuznets(1955)经过对18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实证资料的分析,认为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通过对比某些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资料,提出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倒“U”型曲线假说。他指出,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比处于发展后期阶段的发达国家有更高的收入不平等,表现在图形上形成一条先向上弯曲后向下弯曲类似颠倒的“U”型曲线。

图1 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图2 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图谱

改革开放后,我国专家学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收入分配理论以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在Kuznets倒U曲线基础之上,陈宗胜(1991)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根据我国公有经济改革的背景,提出了体制模式改革与发展格局变动“双重过渡”的陈氏倒U曲线学说,用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后自1980年以来及未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发展的规律。陈氏倒U规律可概括为: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的长期趋势呈现倒U形格局,即收入差距在初级(低收入和中下收入)阶段逐步上升,在较高(中上收入)阶段以后转而下降。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与倒U曲线基本一致。因此,基本判断是我国的收入差距还处于其左侧的上升期,没有达到驻点。

二、我国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的现实状况与变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年经济增长率大体保持7%以上。长期来看,经济增长速度与收入分配不均衡速度呈现正相关。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存在以下现实:

(一)农村收入差距扩大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自此揭开了我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至1988年为止,农民在生产经营上获得了更大自由,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基尼系数由1984年的0.258上升至1988年的0.301。1989-1991年,由于前几年经济过热,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农村居民收入出现暂时性增长停止,收入差距增幅趋缓。1992-1995年间,农村劳动力开始在城乡、地域之间自由流动,进入城市打工人数不断攀升。这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基尼系数从0.32扩大到0.34,收入差距也再次扩大。而1995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快速调整转轨期,农村居民收入止步不前,差距没有进一步扩大。2000年后,中央出台了大量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农产品价格、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民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发展,多种因素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但农村收入差距仍呈现持续攀升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与结构的变迁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多种努力,均未真正改变农村收入差距的上升态势。

(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1978 -1983 年间,城镇企业逐步实行放权让利、设立奖金、计件工资等工资薪酬改革措施,城镇居民收入有所增加。1984-1988年间,国企改制后,各行各业实行承包制,绩效与收入分配直接挂钩,城镇职工工资外收入增幅较快,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基尼系数从0.16跃至0.23。1989-1991年,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城镇职工工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1992-1995年,国家实行缩减对亏损企业的补贴政策,一些企业破产、兼并或重组,大量职工下岗失业。1995年后,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房地产、金融保险、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而一些传统产业增幅不大,导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非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差异性趋于明显。2000年后,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相当程度上仍呈现不合理态势,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管理层与被管理层收入差距扩大过快、过大,部分职工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的增长过快、所占比重过大。

(三)城乡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1978 -1983 年间,随着农村率先实行承包制改革,国家提高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农民收入短期内迅速增加,而城市改革相对较缓,收入相对变动也较小。在此阶段,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减小,基尼系数从0.314降为0.284。1984年后城乡收入差距出现逐年上升势头。1988年城乡收入比上升至2.05∶1。据估算,该年的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约高达0.375。1989-1991年间,我国经济进入转轨调整时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均放缓,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但速度也趋缓。1992-1995年,因为国有企业效益低下,非国有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异常活跃,收入不均急剧扩大。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95年后随着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谷贱伤农”,农民收入增长几近停止,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0年至今,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格局没有改变,这为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且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分割、行业垄断以及资源价格扭曲,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持续拉大。

(四)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为快速提高综合国力,我国于改革开放初期实行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经济的重心完全向沿海地区转移。采取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相关倾斜政策,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一个典型案例,1993年上海市中央直属企业人均年工资为7339元,同时期四川省的中央直属企业人均年工资只有4079元,同是中央直属单位,同是国有企业职工,一年的收入差距高达3000多元。

1999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规划。这些措施都为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必要条件。但由于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东部地区自身现已形成的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间差距仍在持续性扩大,从而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收入分配状况不仅是对经济增长结果的反映,更是影响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在一定阶段上表现为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在另外的发展阶段上则表现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以20世纪最后几年为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前后两个时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生前后逆转,对它们的关系进行描述,可以概括为一个近似的倒U曲线的上升阶段。

三、我国收入分配倒U曲线变动趋势与判断

(一)我国经济增长情况及预测

自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30多年来国内企业如雨后春笋,国家经济突飞猛进,进入高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但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出现了下滑。为探索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与收入分配格局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现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分析。

选取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的经济数据,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1978-2009年的GDP数据,采用周期分析方法,对时间跨度30年的中国历年GDP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周期图谱。在此基础上建立GDP周期预测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未来几年我国的GDP进行预测。分析采用浮点运算AMD平台微机,并采用执行速度较快的FORTRAN语言进行分析程序编制。

首先对1978-2009年中国历年GDP数据进行周期分析,发现存在几个较明显的波动周期,见图2。

图1 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图2 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图谱

根据前述分析结果,可建立一个包含多周期三角函数的GDP预测频率谱分析模型(Fourier分析)(R=0.999997,模型从略)。利用这个模型对GDP历史数据进行回测和未来几年经济发展速度预测的结果见图3和图4。

图3 中国GDP实际走势和模拟结果

图4 中国GDP实际增速和模拟结果

分析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实现了连续几年的年均超9%的高增长态势,社会、经济等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已逐步摆脱改革开放之初几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然而,伴随着GDP高增长所带来的负作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较快增长。目前我国GDP增长率和基尼系数呈现出正相关的“双高”情况,位于倒U曲线上升阶段的较高点处。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增长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只是中短周期出现向下波动,使经济增速暂时下降。根据周期分析结果推算,中国经济仍将经历几年低谷时期。正常推测,中国经济现今还未到硬着陆,经济内生性增长已经开始转冷,但经济增长放缓仍不非常明显,经济指标仍维持在高位,2011年GDP有望实现9%的增长。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指标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已达10%左右,而同改革前相比,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显著扩大。(见表1)

1980 -2009 年,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趋势可看出,总体上处于从合理差距向过大差距发展的过程,基本上呈现逐渐扩大的上升趋势。30年间共上升了16.2%,平均每年上升0.623%。从图5还可以看出,1978-2003年的基尼系数呈现阶段性特征,共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1985年,基尼系数上升缓慢,由1978年的0.298上升到1985年的0.307,8年间共上升了0.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11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比较合理。第二个阶段为1986-1988年,基尼系数急剧上升,2年间共上升9.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4.85个百分点,大大超过全国居民基尼系数的平均上升速度。第三阶段为1989-2003年,基尼系数稳步上升,15年间上升了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28个百分点。第四阶段为2003-2009年,基尼系数仍稳步上升,但增幅放缓,7年间上升了1.8个百分点,居民的收入分配仍较不合理。

表1 全国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图5 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变动轨迹(1980-2009)

陈宗胜,周云波。再论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0。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提供的全国居民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各层组的人均收入数据实证证明了:1980-2009年间,总体收入差别沿假定的“倒U曲线”,虽然若干年份有些波动,但基尼系数基本上呈阶梯状、逐步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目前全国居民收入差别正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持续扩大,可以视其为正沿着“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曲线”的前半段逐渐扩大。就这阶段的收入差别变动轨迹的具体形状而言,可以看出其呈明显的“阶梯形”上升趋势。阶梯形的每个较大跨度幅度都对应着较大的体制改革举措或政策变动的出台。比如1985年收入差别的较大上升的背景,是城镇企业体制改革的开始;1988年的上升是股份制试点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动;1993年的上升是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定及全面改革的展开等。这验证了我国居民收入差别在假定的“倒U曲线”上升段上发生“阶梯形”变异。

四、我国收入分配倒U曲线的上升期:实证与模拟论证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当中占比偏低,居民“没钱花”“不敢花”导致内需不足。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2006年已升至0.442,2007年为0.460,2009年度基尼系数基于增长率经测算约为0.46-0.48之间。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实现GDP高速增长,国家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些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目标。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如今这个目标已实现,我国人均GDP从当初的200美元增加到2010年年底的接近4000美元。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显现。

笔者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基尼系数与GDP数值拟合,具体方法如下:

假设:一元线性回归的模型为y=β0+β1x+ε(1)

式中,β0,β1为回归系数,ε是随机误差项,总是假设ε-N(0,σ2),则随机变量y-N(β0+β1x,σ2)。

若对y和x分别进行了n次独立观测,得到以下n对观测值

这n对观测值之间的关系符合模型

这里,xi是自变量在第i次观测时的取值,它是一个非随机变量,并且没有测量误差。对应于xi,yi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随机性是由εi造成的。εi-N(0,σ2),对于不同的观测,当j≠i时,εi与εj是相互独立的。

参照表采用1978-2009年12年的Gini系数及GDP数值,采用统计软件MATLAB(矩阵实验室)对1978-2009年间的基尼系数、GDP增长率以及GDP值进行统计拟合,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我们拟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以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作为被解释变量Y,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值作为解释变量。所建立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表2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居民基尼系数、GDP增长及百分率

图6 基尼系数与GDP数值的变动趋势拟合图

由上图及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可得出结论:基尼系数与GDP数值的变动趋势在数学意义上具有库兹涅茨倒U曲线特性,并可通过统计软件拟合出一个初步大致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分析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扩大。

为使函数形式符合倒U形状。二次方程中,一次项的系数为正,二次项的系数为负。在上面的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基尼系数与GDP数值方程在数学意义上具有倒U性质。一次项的系数为正,二次项的系数为负,但是二次项的系数统计水平不太显著。这说明全国平均基尼系数都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至于能否在达到一定高度后下降则是不确定的,所以呈现倒U曲线前半段上升趋势曲线图形。倒U曲线一定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多重曲线汇集的结果。应当指出,在库兹涅茨假定的条件下即使没有政策措施的影响,收入差别在其他因素的制约下,也一定会呈现倒U轨迹。所以,全国基尼系数相对于GDP数值的提高,处于一个一直上升的状态,何时下降却并不明确。

五、建议对策——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的经济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促使我国必将走内外需并重的发展之路。如何创造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如何拉动内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就其本源,需要着实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明确了改革目标,还需多管齐下地施行改革,收入分配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切实做到还利于民。为促进经济稳固增长,对于我国收入分配合理格局的尽快建立提出以下建议。

(一)更加重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公平

“调整收入分配”的重点是“提低降高”。在初次分配问题上,政府应加快推进国有垄断行业改革,有效地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人员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等垄断行业的工资平均高出其他行业2-3倍,若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实际差距将高达5-10倍)。

同时,通过深化税费改革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并通过促使企业增加劳动者工资等途径提高劳动者收入,实现让利于民。减轻个人税收负担,适当降低个税税率,提高起征点,以较低的税率鼓励社会各界依法纳税。

(二)不断增加和保障居民转移性收入

有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民生,加大二次分配力度和增加政府货币专业性支出,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一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全口径支出仅约占GDP的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5%到30%的占比水平,社会保障对社会财富分配调整的影响并不大。因此,政府可通过将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将一部分财政收入单方面无偿地让渡,支出在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救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医疗、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三)努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

城乡差距重要原因之一是财政资金对城乡投入的不平衡,即公共服务的二元性。例如,2009年度教育拨款3114亿元中,占人口30%的城镇居民获得了70%的教育拨款,而占居民总人数70%的农村居民仅享有30%的教育经费拨款。2008年30%的城镇居民享有了80%的医疗资源,而70%的农村居民仅享有20%的医疗保障资源。城乡投入差距的扩大也直接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每一只蝴蝶的飞行都扰动空气,每一场繁荣都孕育着衰退,每一场危机都刺激变革。收入分配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改革也非一日之功。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直将“做蛋糕”作为目标,现在则需要把“分蛋糕”摆到与“做蛋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分好蛋糕要和做大蛋糕并重,只有分好蛋糕才有利于继续做大蛋糕,才能更有利于改善民生和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福利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使我国走上良性的、可持续的轨道。

[1]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45(1).

[2]200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背景报告之二[N].中国经济时报,2004.

[3]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陈宗胜.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张卓元.21世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谈[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7]陈宗胜.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再研究[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1).

[8]胡希宁,等.当代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9]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10).

[10]权衡.“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现代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与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1]季丹.破坏性创新:概念、比较与识别[J].经济与管理,2009,(5).

[12]李稻葵.重视GDP中劳动收入比重的下降[J].新财富,2007,(9).

[13]张志波.金融危机传染与国家经济安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4]权衡.收入流动与自由发展: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收入流动性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5]杨宜勇.关于居民收入若干问题的研究[J].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6,(34).

F244

A

1001-862X(2011)04-0039-007

虞坷(1987-),女,江苏南京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差距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