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志愿者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2011-11-21 12:33欧阳丹丹
江淮论坛 2011年4期
关键词:世博志愿校园文化

陈 雷 欧阳丹丹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 201418)

论志愿者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陈 雷 欧阳丹丹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 201418)

高校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已得到共识。志愿者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体现,文章在大量相关文献佐证下,借鉴国外先进志愿者工作理念,结合充分的实践调研对现阶段高校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建立我国高校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路径,以推动新时期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高校志愿者;长效机制;校园文化品牌

随着我国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体育、文艺大型盛会的成功举办,志愿者已经顺利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广泛认可。其中高校青年志愿者所占比例最大,他们以青春亮丽的形象、尽善尽美的服务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优秀的潜质、巨大的能量。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作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生长点[1],可望被提升为一种自发的行为、流行的风尚、奉献的平台、浓郁的文化,对于加速推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有着重大意义[2]。

尽管国内学者对于建立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已达成普遍共识[3-4],高校中也有了一批以志愿者建设为突破口,打造自身校园文化品牌的成功案例,但仍应清醒地看到志愿者工作尚存在诸多不足。

一、志愿者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组成,其核心和最高层次是精神文化[5]。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

国外高校在开发志愿者工作效能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美国为例,志愿服务体系几乎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参与的社会活动和志愿者经历是其申请大学的必备条件之一(1),而各大学在招生宣传中也均把自己拥有的特色志愿者明星队伍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还积极制订各种政策(如开设志愿者课程并赋予一定的学分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志愿者具有的社会影响力,将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作为向社会展示的活名片,宣扬本校独特的办学理念。

而我国虽起步较晚(1994年成立首批高校志愿者组织),但在大学生中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强化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意识等方面显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由团中央发起实施的“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就起源于首都师范大学三位普通的大学生走进社区为烈士子女做义务家教的活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拉开了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序幕[6]。迄今为止,参与这种社区志愿服务者已达4000多万人次,参与人员由最初的高校学生到现在几乎涵盖社会各界人士。经过近16年的蓬勃发展,截止到2010年12月(2),全国范围内在各级政府部门正式注册的规范的高校志愿者组织已有近2000个,加入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达3124万余人,几乎涵盖了全国各大高中专院校,渐渐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的志愿者队伍。如:北京大学爱心社、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北京师范大学白鸽志愿者协会、同济大学绿色之路等。

二、新时期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现状问题分析

1.大学生志愿者需求旺盛和社会志愿者服务岗位不足

奥运、世博等大型活动中志愿者的成功介入,为志愿者服务正规化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土壤,据在线调查平台AskForm在世博期间对于大学生世博志愿者的调研反馈显示,高达96%的志愿者表示愿意在大学期间继续参加志愿活动。而在世博结束半年后,笔者对所属高校化工学院08级164名世博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33份)显示,仍从事志愿者活动的为45人,约占33.8%;未再继续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为88人,约占66.2%。未能继续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缺乏合适岗位的为67人,占76.1%;因没有相关组织发动的为58人,占65.9%,这两个因素居于前两位。由此可见,相对于经过大型活动催发的余温未消的志愿者热情,现在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前期志愿者工作的弱势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大批量有志愿意向的服务要求,一方面志愿者态度仍然十分积极,另一方面世博等大型活动结束后,后续的岗位安排缺乏计划。以笔者所在高校的学生社团手语社为例,世博期间手语社的骨干分子均成为世博小白菜成员,作为专项技能人才,为世博的接待服务做出了贡献,可是随着大型活动的结束,由于缺乏长期、固定的服务阵地,使得他们的服务对象只能局限于社会福利院中的个别聋哑老人,而他们中的大多组员均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2.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的“长宽不均”

国外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已近百年,其服务领域已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甚至形成了大批“明星”志愿者组织,活跃在人文、科技创新、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7]。相对而言,我国高校志愿者起步较晚,服务形式也显得简单、重复。与社区的互动还仅仅停留在社会福利等层面,且大多限于短期效应,缺乏“长度”的延伸,容易流于形式。如:每逢雷锋日,许多高校都会安排学生走访孤寡老人,但是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却很少有人问津;植树节栽下了大量幼苗,这以后却由于无人照看而存活率低下,反而成为资源浪费的负面典型等。这种短而浅的运动式、噱头式的志愿者项目自然难以做出稳固的成效,无法引起长远的关注,进而塑造出经典的品牌。

3.新时期志愿者行为动机改变和认识滞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尽管我国志愿者服务人次已经不落下风,可是相对于庞大的学生群体还是比例偏低,且成分范围偏“窄”,大多集中在响应组织号召的党员、积极分子范围内。以复旦大学志愿者队伍为例,党员的比例占38.6%,其志愿者品牌队伍——复旦研究生支教团的首批支教人员中,党员比例更是达到了100%。而作为志愿者的主体——普通群众,其参与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原因在于长久以来对于志愿者精神的认识存在误区,我们往往把志愿者工作侧重在“奉献、友爱”上,忽略了志愿者本身对于“互助、进步”的要求。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针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的调查表明:选择参加志愿活动的目的是“认识社会、丰富阅历、增加经验”和“锻炼自己的能力”的比例分别为68.25%和50.48%,“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比例为64.44%[8]。可以见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无私奉献”,而是将奉献社会与提升自己结合起来,在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双向互动中达到双赢。

4.志愿者管理机构各自为政和志愿者组织需要统一协调

近几年奥运、世博志愿者的轰动效应促使各大高校志愿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对于释放志愿者热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部分高校只注重前期的发动,对于后期志愿者资源的整合关注甚少,造成志愿者组织规模大相径庭,内部管理条例模糊,志愿者准入机制标准不一,志愿者活动开展缺乏长远的规划,活动项目容易陷入交叉、水平重复、资源浪费的误区。另外不少高校新校区远离市区,志愿者出行面临“难、远、险”等难题,且服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志愿者本身的安全反而可能成为隐患,不利于志愿者事业的发展。

以位于上海海湾大学生城附近的柘林民工子弟小学为例,因地理位置偏离市区,世博结束后争相被海湾各高校志愿者团队确立为服务基地,这些志愿者队伍拥有类似的服务理念,却又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学院,部分志愿者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服务质量差异明显。由于在校学生志愿时间均集中在周末时间段,造成了周末扎堆、平日无人的局面,一度使得小学校方疲于接待,有碍志愿者工作效益最大化,难以打造优秀校园志愿者文化品牌。

三、建立高校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1.高校志愿者组织需要培育和监管

1995年美国学者Allen Omoto对AIDS志愿者模型的研究表明,延续志愿者行为最重要因素是志愿组织,志愿者的热情和志愿者组织的力度呈正相关性:有力的高效的组织可以放大志愿者的个人意志并引发志愿者的正面积极性,表现为志愿过程中的高效和志愿时长的增加;而杂乱无序的志愿者组织,将会使志愿者热情大幅度下降[9]。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者活动对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推动力,就必须发挥学校职能部门对于志愿者组织的扶持、推动、监管作用。目前在志愿者组织规章制度的完善、志愿者服务信息的系统化、志愿者信息发布平台的创立等方面,均需要强有力的部门给予统筹规划。如志愿者信息的规范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志愿者经历可以伴随终身的系统化程度,我国2002年颁布《中国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才开始强调志愿者服务信息的完整性。而高校只有建立统一的志愿者信息数据库,使得志愿者服务次数、时长、评价等信息得以保留,才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志愿者后备梯队,以便于在社会需求时优先挑选具备相关志愿服务经历并且表现优良的人群,以有效放大志愿者队伍的影响力,让志愿者组织形成的品牌效应辐射于全社会。

2.高校志愿者服务需走向专业化道路

发达国家的志愿者培训已经由最初的基础服务知识讲解延伸到专业技巧层面。不少志愿者组织因其品牌培训课程成为青少年免费获取课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受到追捧。良好的培训效果使得志愿者的服务范围拓展到对专业、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领域,因而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赞誉。如对外来移民者免费提供语言培训的美国语言互助者协会,其成员组成主要为在校大学生,根据专业技能将志愿者划分为普通和高级志愿者,成为一名普通志愿者需要进行一些基本语言课程常识的普及和培训,而高级志愿者资格的获得不仅需要积累一定的志愿时长,同时还需要通过志愿组织开设的各项专业课程考试,但同时也享受志愿组织邀请的教育学家的专业技能辅导,部分高级志愿者还被邀请出国去进行英语普及活动。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成为美国宣扬其民主和价值观的不可小觑的力量。

3.高校志愿者工作需要开拓思维,创新服务载体

1994年国务院实施的 《全国社会发展纲要》将志愿者首次引入了社区,开启了高校志愿者和社区之间的互动合作。新时期高校志愿者工作除了要进一步拓展在传统的服务领域里全面合作方式外,还要进一步开拓和社会公益事业机构以及一些专业团体的合作。如由知名演员李连杰创立的“壹基金”已经开始启动和高校的合作,除欢迎各高校学生会以集体形式作为该计划的高校后援团外,壹基金截止到2009年已经招募了965名学生志愿者作为公益活动工作人员(3)。这种和社会优秀公益事业团体的合作可以充分调动校园志愿者的积极性,而合作中实行的专业、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也为我们所借鉴。一些原本专业化的社团组织也关注到志愿者组织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志愿者事活动开始借助于合作契机走出去,和国外的一些志愿者组织和基金合作,扩大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如同济大学以宣传环保知识、普及环保理念、发展环保事业为主旨的社团——“绿色之路”协会,曾多次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并两次竞标成功,成为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项目的上海合作伙伴(4)。由此可见,新时期的校园志愿者活动已经走过90年代的孕育萌芽期和20世纪初的积淀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这需要我们一定积极理清思路,创新服务载体,开拓志愿者工作的新局面,增强志愿者工作的影响力。

4.结合自身特色,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谋取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行为。但是志愿者本人在行为过程中也需要被尊重和认可,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不仅可以缓解志愿者的疲劳,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还可以形成一种志愿者的精神文化。如世博园中流行的“徽章文化”,不仅对世博志愿者起到了激励作用,而且对世博知识的传播、高校人文特色的推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团队激励上,我们可以充分吸取世博的成功经验,给校园优秀志愿者队伍配发勋章,设计志愿者组织标识,凝炼组织文化,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与志愿服务相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加大对于优秀志愿者队伍的宣传推广力度,打造明星志愿者队伍,让其成为优秀志愿者文化的代表。个体激励方面,根据对国内第一个义工团体——深圳市义工联成功经验的研究发现[11],立足点应该定位于培养志愿者的自我认同上,以避免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带来的“变质”问题。高校相对于繁杂的社会环境,在此项操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建工作深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把志愿者队伍中的积极分子纳入党的考察对象中来,使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到实处,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发挥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巨大号召力,在志愿者队伍中开展各项评优活动,对于表现积极的志愿者给予广泛宣传,增强志愿者对志愿事业光荣性的认知。1993年美国实施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规定:凡做满1400小时志愿者的青少年,美国政府每年奖励其4725美元的奖学金,这笔钱可以用来作为上大学的费用或做职业培训之用,还可用来偿还大学贷款[12],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借鉴这种物质奖励的办法。我国高校可以将参与志愿者经历作为评优的参考条件,作为对志愿者正面激励的依据。在制度建设上,可以将志愿者考核纳入正常的行政运行机制,实行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优胜劣汰,保证参与志愿者行动的都是经过核批后的精英,以增强志愿者的自豪感和自我认同感。

注解:

(1)新华社报道http://news.sina.com.cn/o/2006-06-07/ 11239143153s.shtml。

(2)《中国教育报》2010年 12月 6日第 1版(http:// paper.jyb.cn/zgjyb/html/2010-12/06/content_38927. htm)。

(3)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现有学生义工名 单 ”(httP://www.onefoundation.en/html/cn/Volun teersse04.htm)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学生义工加入办法”(httP://www.onefoundation.cn/ html/cn八olunteersee03.htm)。

(4)上海同济大学:绿色之路.(http://www.momriver.org/ chinese/Mass_organization/200706/t20070604_5488 73.htm)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团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调查报告.2006.

[2]南彬,董智.志愿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7,(10).

[3]谭建光,周宏峰.社会志愿服务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石丽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10,(8).

[6]邱建国.开创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局面的思考与实践[J].军工高校研究,2005,(1).

[7]贺芳,于岩.国外大学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8]纪惜清.关于广州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2010.

[9]OmotoAM,SnyderM.Sustained helpingwithout obligation:motivation,longevity of service and perceived attitude change among AIDS volunte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8(4),671-686.

[10]解静.寻找自我之路——深圳市义工认同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2008.

[11]张乾坤.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9.

(责任编辑 焦德武)

G123

A

1001-862X(2011)03-0155-004

2010年度上海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寝室文化建设对培育高校新校区优良学风的探究》(yyy10014)

猜你喜欢
世博志愿校园文化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