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为什么都是印度人?

2011-12-24 22:37编译王磊
中国报道 2011年9期
关键词:印度人印度

编译 王磊

由于近日标准普尔历史性地下调了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令标普总裁、美籍印度人德文·夏马尔备受世界媒体关注。每年的世界各大经济论坛上来自中国跟印度的领导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是,中国领袖多半代表中国企业,而印度领袖则代表全世界各地大企业。像花旗银行、百事可乐、以及哈佛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最高主管都是印度人。目前美国《财富》杂志500强企业中,CEO最多的是美国人,排名第二的就是印度,有7家。而500强企业中高层主管只有两位中国大陆人、两位北美华裔,印度人却高达13位。“印度出口老总”是美国《时代》周刊给出的评价。

印度现在不仅是全球重要软件服务业大国,更是跨国企业CEO的“出口国”。 大老板为什么都是印度人?为什么华人有高学历,但却不容易执掌帅印?

政府愈弱 民间愈强与美国人不同,印度人深谙与印度官僚的谈判技巧,这是开拓新兴市场必备的关键技能。也许这就是印度经理们擅长管理的原因所在,客观地说,也是一些人从印度出走的原因。根据2011年世界银行的经商便利度排名,全球183个国家中,印度排名第134位。 亚洲政经风险顾问公司最近发表的年度调查报告也显示,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是亚洲地区政府行政管理效率最差的国家。在印度申请建厂,至少要从中央到地方跑80个不同窗口,拿到80份许可。碰到不懂怎么办?只能自己想办法。正是这样的磨练,让印度经理们要花更多时间来拉关系、游说。一般西方老总会将这些任务交给公司的公共事务部门去处理,而印度的CEO们往往在这部分要亲力亲为。

资源愈少愈厉害印度经理应对艰难环境非常在行,因为习惯了在各种困难中找到出路,即使资源有限,他们也能处理得当。“对于印度人来说,航行的不确定性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抱怨的理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杰艾恩说。前花旗集团亚洲区总裁,现任万事达公司CEO阿贾伊·邦加(Ajay Banga)总是喜欢头戴锡克教徒头巾(锡克教为一种发源于印度的宗教)出席公众场合。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他第一次到印度清奈的花旗银行上班时,看到地上堆满“大到足以推动飞机引擎的发动机”。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为了避免缺电做准备。更久之后他明白,这只是其中一道防线。在印度经商,同时准备好几套备用方案是常有的事。

“先天不足”反成优势印度经理们的优势还要拜国家“先天不足”所赐:他们虽然学到了技能,但毕竟印度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让他们难以顺利地实施自己的设想。温迪·邦加(Vindi Banga)是前联合利华全球总裁,他担任印度分公司CEO时,经常要面对当地厂商提供相似产品但价格只有三分之一的竞争。他花了一年的工夫,将联合利华不断改良,使其市场占有率最终攀升到第一位。20世纪80年代初,当他第一次在雀巢公司工作时,就是在印度销售巧克力,那里的温度有数月达38°C以上。试想,在没有电的城镇销售奇巧巧克力如何能保证它们不融化呢?邦加最终创建了“冷藏供应链”:用特制的车将巧克力冷却并运到各村,接着再安装发电机组运行空调,使店铺的存储空间达到温度要求。

语言、多文化优势印度人从小习惯英文思考,是他们进入跨国企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早已习惯多语言、多文化、多种族的环境。从小的锻炼,让他们能更快适应环境并更精于沟通。邦加这对花旗和联合利华CEO兄弟档,他们不是移民美国的富二代,而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从小跟着当军人的爸爸过着到处迁徙的生活,每隔几年就要搬一次家。这对他们兄弟是一个完美的训练,让他们学会了快速适应,快速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事实证明,这正是面对新市场和不确定环境的全球高管的最佳培训方式。这种特质也让印度人对于母公司的外派计划,比起华人更容易欣然赴命。现在,像邦加兄弟这样的全球印度商界领袖越来越多,其中包括花旗集团的老总维克拉姆·潘迪特、百事公司老总英迪拉·努伊,以及哈佛商学院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两位院长。

如何抓住印度老板的心?对个人来说,除了要尽快熟悉印度腔的英文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尽快了解你的印度老板是怎么思考的。根据合益管理顾问公司(Hay)研究30位印度领导人,发现他们多有道德洁癖。他们不像中国的经理,可以做很多越过道德底线的事。另外,他们几乎都有异于常人的耐心。由于特殊的环境和低落的政府效率,企业经营者都很能等待,要想他们中途放弃并不容易。

猜你喜欢
印度人印度
本期导读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经验
以退为进
阿差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