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钟逵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管并主办的人大研究杂志,作为全国唯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术期刊,多年来致力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研究和人大工作的实践研究,坚守自己的办刊宗旨、办刊方向及办刊风格,逐渐形成了刊物理论特色显著、质量和品位较高的特色,在全国人大系统、学术理论界多有影响,也受到这一领域读者、作者的普遍关注、好评和支持。人大研究杂志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办刊效果,其中原因之一,是与刊物拥有一大批全国各地稳固的、一流的作者群尤其是拥有众多知名的作者有关——与他们长期给刊物投稿有很大的关系。刊物和文章、和作者彼此依存,相互撑持,又互为因果。一家刊物的质量和所刊发文章的质量息息相关,文章的质量又与作者的“质量”密不可分。一家刊物的这口“锅”,只有下入作者充裕的、上乘的“米”,才能做出一顿又一顿香喷喷的好“饭”。如果是无好米甚或是无米下锅,刊物再是“巧妇”,也是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的,硬着头皮把“饭”做出来,也许仅仅是一锅不可口可人、无甚营养的饭。
分析人大研究杂志的作者群体,可以基本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全国各地、各级人大机关长期致力于人大理论研究、人大实际工作研究的群体,一类是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的群体。在后一类的作者群中,也有不少作者是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笔者结合近年从事人大研究杂志编辑工作的实际,从日常编辑加工整理稿件的过程和看到的大量来稿的语言文字规范角度分析,发现这样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出自人大机关干部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稿件,语言文字使用普遍较为规范;而来自一些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手笔的稿件,在语言文字方面存在着不少使用失当、失范的情况,一些文稿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甚至比较多。当然这种“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笔者只是根据稿件语言文字使用失当和失范的多寡、轻重程度做了一个基本的、大致的归纳,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所有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稿件,在语言文字方面都存在着失当和失范的情况;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其他作者的稿件就没有错讹的问题存在。事实上,其他一些作者的稿件有时候也会出现不少问题,而有些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稿件,问题也可能较少,不能“一刀”切出“两截”。
这里所说的语言文字失范,指一些来稿中的不少与语言文字规范的习惯要求和用法不相符合的问题,即这些稿件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规定或公认的语言文字表达及使用形式的问题,主要包括用字、用词、用语、标点及数字的使用失范诸方面。这是个很大的话题,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类举(而不是一一列举)其中的一些大致情况。笔者不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仅仅是一个从事了多年语言文字工作的编辑而已(叫做编辑匠也还适合),可能只能管中窥豹,见其一斑,只是和大家一起简单探讨一下。
1.用词、用语不规范。用词方面,对“人大代表的权力和权利”中的“权力”与“权利”,往往用错地方,或者是混为一用,甚至分不清两词之间的区别及用法;将“执法检查工作仍需再接再厉”误作“执法检察”、“再接再励”;将“立法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误作“烦杂”;将“即使如此”误作“既使”;将“制定了法律”误作“制订”,而将“制订了立法工作计划和方案”误作“制定”;将“广东、甘肃、上海、福建、内蒙古等省市区”误作“等省”;将“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误作“其它”;也有生造词语而让人难辨其本意,以及不分词语褒贬成分、感情色彩而使用失当的情况存在。等等。
在用语方面,来稿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是语句不规范,即有我们常说的病句出现。分析来稿中不符合语句规范的情况,就发现其中的问题往往涉及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其症结在于语句不符合语法的组合规则、不符合语义的搭配要求和不符合语用的表达习惯等问题上。这在稿件中具体表现为:词性误用、语序错误和虚词误用、成分残缺或者多余、结构杂糅及句式错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表述失当或者歧义费解、指代错位、搭配不当、语句之间的意义不相关联及其次序、层次混乱等。从小学、中学学习造句和改病句,在日常加工整理稿件时,编辑仍然需要花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改病句,而且仍然是一门少不得的功课。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只是稿件中用词用语失当的相关情况,并没有涉及稿件中同样可能存在的诸如文章主题不突出、结构层次不明晰、有赘文和缺漏、引用文字和资料欠当等问题;也不包括稿件中有关知识性、事实性甚至政治性的疏漏和错误等情况——虽然这也是与稿件的语言文字有瓜葛的方面,也是需要编辑和作者下工夫的方面。笔者力所不逮,不谈也罢。
2.文字使用不规范。错字,把“人大常委会”误作“人大党委会”,把“卸任的人大代表”误作“御任的人大代表”。别字,把“这个法规已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误作“这个法规己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把“代表心里有本账”误作“代表心里有本帐”,“的”“地”“得”的误用也是很常见。有些文章的错别字很多,编辑在修改稿件的时候,还要根据前后文的意思猜测到底它应该是什么字,才能准确改过来。
3.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稿件中常见的是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使用混乱,级别、层次不清晰,该用此的时候用了彼,或者彼此混淆,造成句子结构上的混乱或残缺,尤其是容易造成语句和语义的层次、理解上的困难甚至歧义。引号内文字末尾标点误用,该在前引号之前加冒号的没有加,而不该加冒号的却加了;该在后引号之前加句号的加在了后引号之后,或者正好相反。虽然有些句子看起来有疑问词或疑问形式,但整个句子其实并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不该加问号的却加了问号。等等。
4.数字用法不规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必须或者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稿件中却使用了汉字数字,而必须或者要求使用汉字数字的,却用了阿拉伯数字。在遇到年代的时候,省去了不该省的地方(如把“1993年”写成“93年”,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成“70年代”);或者在同一篇文章中,所写的同一种类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写法不一,交互使用,一会用此,一会又用彼。
这里,笔者要根据一些存在的问题,给一些作者提出一点建议。
1.严防电脑录入错误。笔者体会到,电子时代,给文章的写作和投递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便捷快速,作者似乎也没有了手写时代一笔一画、一字一句的字斟句酌、推敲再三了。这种非出自“亲手”的写作(而是出自键盘预定模式的写作),给语言文字的正确、规范使用也带来了更多的错讹概率和机会(从这个角度说,电子时代的刊物编辑也是并不轻松、不敢稍有懈怠的),务当审慎对待你手中(不是笔下)跳跃出来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
2.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字词句、每一篇文章。任何语言文字的错误任何人都是可能出现的(包括电脑录入时候的错误)。作为一个做文字的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做研究的人,要不浮不躁,踏实平静,更要严谨认真,要有多校正几次自己的文章的细心和耐心,有把语言文字用到最妥切、最佳境、最绝妙的信心和恒心——至少要有“语不合范誓不休”的雄心。一些拿不准的语言文字,要通过末求其本,通过流求其源,查清出处、根源和正确规范用法,务求有理有据,精准规范,不讹不误,避免似是而非,拿捏不定;更应避免敷衍搪塞,马虎应付了事。
3.打好语言文字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补丁,及时补上漏洞。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和行家,只是一个使用者。作为一个以使用语言文字为业、为术的人,心中有数、有底,才能文中无误。如若由于种种原因而尚有使用、使用得好方面的漏洞和障碍,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及时打好这个“补丁”,补上这个“漏洞”,消除这个障碍,不要“因文碍事”。
4,熟悉掌握一些语言文字方面规范用法的规定、标准、动态和工具书。具体说,《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标点符号用法》《规范汉字表》等,都是需要掌握和熟悉的;也要关注和掌握国家关于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新动态。各种工具书如各类辞书、字词典等的熟悉及利用,也是大有裨益的。当然,也不能只靠这些东西而企图一劳永逸——规范包括规定是为方便使用而设的,实际使用的娴熟和通达,远比生硬地啃一些标准紧要——只会标准的把握而不善于实际使用,再好的标准仍只是空洞的框框条条而已。
编辑加工整理所要刊发的稿件,本是编辑人员必须承担的一项工作,是不可推卸的一种责任,是编辑职业最基本的、最低的要求。即使作者的原稿再有错讹之处,作为编辑,都要一一消除(即使客观上有时候没有达到一一消除的效果,主观上至少没有哪个编辑愿意让错讹从自己手里偷偷溜走——当然没有一处错误是最美妙不过的了,是编校人员的最高理想和最终期待),最后的成品(刊发出来的文章)都要符合规范和要求,要达到国家的相关规定标准,不能有不符合规范的失当或者失范之处遗留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其实就是一个把关人,把好质量关,力争把各种差错消灭在刊物出版之前,使刊物成为合格产品,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文章正式刊发出来之后,有些问题仍然存在,这时候就不再是作者及其原稿的问题了,需要承担和追究责任的,也不会是作者本人了,而只能由编校人员承当全部的责任了——虽然很少有人想到一篇成功的文章与编辑的劳动之间的关系——编辑吃的就是这碗“为人做嫁衣”的饭,干的就是隐没无闻的活计。如果一些作者能够真正体谅刊物编辑的苦衷和期盼,在文章中认真严谨、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那不仅仅是善待他们自己的文章和自己的劳动,也是善待编辑和编辑的劳动,更是善待刊物、善待广大读者、善待我们的语言文字的事。“言”就是靠“文”来表达和传播的。语言文字是一篇文章构成的最基本的材料和要素,任何文章的思想、观点、立场及其水准和价值,无不要依托语言文字这个最基本的工具来实现。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应该是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不可当做“小节”而漠然无视。
作为刊物编辑,也有一个基本的职责,就是建立并保持与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联系。笔者不揣浅陋与冒昧,把自己的这些切身感受说出来,如果能够对一些作者有所提醒,并能够引发他们的同感甚或引起他们的重视,也是笔者的本意和初衷之所在——不仅仅为刊物写稿需要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任何时候,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毕竟,不是所有使用语言文字的人,都需要有编辑来捉刀把关,都有自己的文字会直面受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