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和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与破解之策
沈 和*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城镇发展体系不够优化、农民市民化瓶颈较多、发展方式不够集约以及管理能力相对滞后等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展望未来,我国城镇化面临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高速铁路加快发展等重大机遇,城镇化将进入全方位持续快速发展时代,并全面嵌入全球城市网络。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镇化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必须坚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因势利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增强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力,着力营造创新创业和宜居的良好环境,着力提升文化品位和竞争力,努力形成经济高效、文化繁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为进一步有效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
中国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 新农村建议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既是政府规划引导不够科学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的结果。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体系,有利于充分整合城镇资源,促进城镇化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速度和规模史无前例。从2000年到2009年,全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到46.6%,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2亿,净增1.6亿人。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2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当年全国GDP的62.7%。但是,由于我国城镇协调发展机制不健全,区域间城镇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较为严重。区域间城镇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城镇内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非常突出。据调查,目前县城以下城镇集聚的城镇人口超过城镇人口的50%以上,但县城以下城镇地位却相对较低,基础设施投入与大中城市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受工业化进程制约,我国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城镇规模相对普遍偏小,县城多数为10万人口左右的小城镇,对县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重点中心镇的城镇人口大约平均在1万人口左右,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小城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萎缩。
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湾城市化群等发展虽有分工,但特色不够明显。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城市群内部城市定位趋同,同质竞争较多,要素互通不畅,资源整合受阻,相互之间功能联系不强,水平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缺乏深层次合作,甚至相互挤压周边城镇发展空间,城际良性竞合机制的建立尚待时日,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受到制约。
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扩张,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仍未从根本上打破。一方面,城乡之间的要素资源流动仍以从乡到城的单向流动为主。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还未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①洪银兴.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新起点和新课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农村资源要素流失严重,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土地增殖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农村公共资源配置大大落后于城市,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很大。另一方面,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治理思路、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尚未完全松动,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还存在着制度上的不公平。
城镇新二元社会结构矛盾已经出现。随着城镇化推进,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又衍生出农民工与市民、新市民与老市民的城镇新二元结构。尽管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相对自由,但附着在户籍背后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改革并未完全到位,农民长期徘徊在城市“正规”门槛之外。按照国家统计局2008年底统计,全国外出农民工大约有1.4亿人,这些农民工有多少常住半年以上、统计为常住人口并不太清楚。这些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常住在城镇的农民工,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就学、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很难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以江苏省农业普查资料情况为例,2009年全省7 724.5万常住人口中,农村区域户籍人口总数为4 699.3万人,只有3 025.2万人为真正的市民。而按现行统计办法计算的城镇人口有4 294.8万人,这说明全省尚未取得市民待遇的约有1 270万人,而其中约有500万人来自省外,770万人来自省内。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性障碍,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大多数农民工在职业、居住、教育、医疗处于明显的低下位置。农民工与企业主的劳资关系紧张,与城市市民关系不融洽,在城市处于边缘状态。
城市文明尚未得到有效传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有些郊区、郊县被划入城区范围,纳入城市规划区,但城郊农民并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生产生活方式还处在城乡过渡阶段。小城镇与大城市相比,在商品流通、道路交通等方面有相当差距,还没能真正成为分流大城市人口的“蓄水池”和向农村传播大城市文明的“接力棒”。
一些地方把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化率,等同于城市建设,等同于经济增长,过于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导致城镇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一是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以江苏为例,2000—2009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增长14.1%,城市人口增长41.2%,但同期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162.3%。二是城市土地利用比较粗放。有些城市“做大”重于“做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超标严重,城市边缘区存在用地低密度、低效率现象。三是城市功能滞后于城市规模扩张。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存在不少问题,居民“看病难、出行难、择校热”等现象比较普遍。在小城市和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城市发展质量,降低了城市吸纳能力。四是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①林劲松.宜居理论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现代经济探讨,2010(6)经过长期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土地后备资源非常紧张,供需矛盾突出。②陈永志.农地使用权流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海,2009(3)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许多城市河流水质劣于五类,部分地区地下水也已受到污染,江河湖泊环境变差,水质性缺水严重,区域性水资源供求矛盾尖锐。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CO2、SO2及其他氮氧化合物的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相当一部分城市的环境容量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
目前的城镇管理体制与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管理层级过多、行政单元过小等问题。省以下有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等管理层次,市管县体制存在弊端。随着部门垂直管理强化和行政执法权上收,乡镇政府职能不健全,管理权责不对应的情况较为严重。城际之间良性竞合机制尚未建立。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独立经济模式,导致城市用行政手段干预要素流动,保护本地利益,防止税源外流,在资源、市场、项目等方面过度竞争,内耗现象比较突出,制约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城市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欠缺。城市管理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交叉多,资源整合和监督执法不力,城市管理和建设方面缺乏竞争和活力,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分布不均,服务业发展缓慢,社区服务短缺,尤其是城市住宅建设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城中村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成为城市管理上的“盲点”和“真空”地带,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发挥和城市现代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村镇人均公用设施投资大约仅相当于城市的10%,小城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受到限制。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饱和、建筑空间拥挤、交通阻塞、城市抗灾能力差等“城市病”日益严重。①赵华.要素短缺条件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思路与模式选择——常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经验和启示.学海,2010(5)一些城市环境污染突出,生态系统承受压力过大,环境治理难度较大。城市“天不蓝、水不清、路不畅、耳不静”现象依然存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用,住房与土地的拆迁和出让,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转移,也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冲突,直接把政府推向与群众的对立面。由于社会结构转型、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城市阶层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城市新贫困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现行城市投融资体制机制不适应建设需要,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成为推进城镇化的突出制约因素。城镇建设融资市场运作机制发育不充分,缺乏市场投资经营机制和强有力的专业投融资机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内生能力比较弱。融资能力有限,融资渠道单一,现代投融资手段短缺,加上基础设施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还贷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借、用、还的良性循环,许多地方政府过度依靠土地财政经营城镇,在城镇建设方面负债过多,不堪重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还不很健全,部门、行业垄断和歧视性准入政策依然存在,民间资本跟进不够,潜力挖掘不够。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全国几乎所有省份都把推进城镇化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和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紧紧围绕打破城乡分割、促进要素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等目标,大力推进城市规划修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功能提升、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近几年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先后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一方面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重点中心镇,努力提升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望未来,中国城镇化将进入全方位快速发展时代,并全面嵌入全球城市网络。城镇化发展内涵和质量将不断提升,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将不仅表现在对城市经济实力和规模的贡献,更多的是表现为由城市功能、城市效益和城市文化等形成的综合效应。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高速铁路加快发展等重大机遇,城镇空间结构必将出现重组。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将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在城镇之间、区域之间快速流动,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将快速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化和区域通达性提高所产生的扩散效应,将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快速发展,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可以说,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城镇化全方位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内涵和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意义十分重大。总的来看,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内涵和质量的客观要求;其次,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是适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是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紧迫任务;第四,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好我国的必然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着力增强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营造适合创新创业和宜居的良好环境,着力提升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长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努力形成经济高效、文化繁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有效扩大内需、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美好我国提供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
根据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结合我国当前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应更加注重质量和内涵提升,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在城市发展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加快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形成城市带、都市圈、城市群等多种空间组织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要进一步集聚产业、资本和人才等要素,大力提高节约集约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主导产业。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加快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生活水平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实现新一轮城镇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理清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思路,明确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方针。具体说来,就是要确立不同层次城镇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促进差别竞争,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一是要培育发展城市群。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以及成渝等城市密集地区,围绕龙头型城市,着力培育特大城市,形成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空间聚合体——城市群,依托城市发展空间的高级组织,实现巨大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二是优化发展特大城市。强化特大城市的综合功能,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集约节约利用城市资源,率先实现城市转型,担纲起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主角。三是积极发展大城市。发挥大城市产业集聚能力突出、规模经济效益显著、资源能源集约的优势,提升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水平,增强城市产业和科技竞争力,有序提高经济和人口集聚程度。四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培育中小城市,发挥中小城市规模适中、环境良好、联系农村、活力较强的优势,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集聚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重点发展县级城市,将多数县城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五是择优发展中心镇。提升小城镇的集聚规模和建设水平,把有基础、有潜力的重点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促进非农产业和人口向中心镇转移,形成一批现代化小城镇,吸引农民就地城镇化,降低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风险和成本。
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继续把城镇化战略作为未来发展的主体战略,认真借鉴国际城市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高水平发展。主动适应高铁时代带来的“同城效应”,积极推动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更加注重发挥大城市在创造社会财富、吸纳转移人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和集约使用资源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以都市圈为重点,以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市和县城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以中心村(农村社区)为支点,进一步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三是强化大城市的主导作用,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等都市圈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区域,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鼓励有条件的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增强中小城市对周边地区产业和人口的吸纳能力。把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作为城乡统筹的重点,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以完善社会保障为突破口,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扩大城镇发展规模,还是提高城镇发展质量,都必须把产业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否则城镇化就无所依托。未来一段时期,推进我国城镇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的的就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城镇化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尽快突破,以技术优势抢占产业制高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二是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顺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内容产业、3G网络服务、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三是把全面提升现代主导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加速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积极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四是把提高产业集约发展水平作为提高城镇集约发展水平的突破口,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资源,依托城市存量资产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商贸。支持优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品牌为龙头,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做大经营领域和业务规模,实现低成本扩张,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紧迫任务。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提升城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经济模式,加快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水平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步伐,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建成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二是积极强化节能减排。注重从源头上降低能耗、防治污染,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三是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以解决饮用水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和治理,加大建筑工地、道路运输等扬尘和工业等粉尘、烟气治理力度,加快搬迁城市及近郊污染企业,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加快城乡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监控,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实施丘陵岗地、荒山、荒滩植被恢复工程,减少水土流失,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廊道,维护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五是完善生态环保体制机制和防灾减灾体系。深化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逐步建立上下游地区污染赔付、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财税政策激励机制,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严格环保执法监督,完善防灾减灾应急体制机制,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城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完善保障民生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确保城乡居民生活每年有新改善。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坚持把扩大城镇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尤其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分配秩序,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缩小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差距。三是提高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水平,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继续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廉租住房制度,放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标准,切实改善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创新,实现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动领导。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六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发展既有赖于基础设施支撑,又不断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关键是根据城镇现代化的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①孟焕民.农民集中居住建设的若干思考——苏州农村较大型集中居住调查.现代经济探讨,2010(6)一是围绕城镇功能创新,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规划水平,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热、燃气、信息、公交、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防灾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以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为重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综合交通大通道、大枢纽建设和铁路网建设,完善连接各中心城市和经济密集地区的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加快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提高高速公路联网通达水平,提升航道的承载能力和运输效率。二是围绕提升城镇发展软实力,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体育、娱乐、休闲等城市服务功能建设,促进城镇内涵发展,提升城镇发展品位,打造创新型城镇品牌。三是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城镇交通、电信等相关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四是围绕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加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发展加强智能电网,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五是围绕促进城市生产生活安全,大力推进以防洪、排涝、抗震、消防、预警等为重点的城镇安全工程建设,切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城镇文化传承,丰富城镇文化内涵,彰显城镇文化特色,是发挥城镇个性优势,促进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城镇之间差别竞争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积极推动城镇文化再造。大力培育开放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眼界,向先进城市、先进国家学习,吸纳、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促进文化兼容,共享多元文化成果。大力弘扬创新文化,解放思想、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不断创新理论、创新思想、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大力倡导精致文化。把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和创业高地,建设成为个性鲜明、底蕴深厚、品质卓越、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和文化高地,努力营造集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城市形象。大力倡导和谐文化。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实现阶层与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在机会上的公平和利益上的和谐,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二是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作为提升文化竞争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重点培育出版发行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印刷复制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集群良性发展。三是积极彰显城市精神。严格依法保护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留历史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使久居的人有归属感、新来的人有亲近感,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精粹,展现城镇文化个性,提升城镇文化软实力。
(责任编辑:张晓薇)
*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省政府研究室。通信作者及地址:沈和,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邮编:210024;E-mail:dhshenhe@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