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文龙
历时四年的新课程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在很多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中高考语文要求除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能力外,最明显的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一时对中学语文界提出了挑战性的要求,引发了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性思考。
高考语文试题中到底怎样考查考生的探究性能力,平心而论,就试题本身而言,喜忧参半,甚至忧多于喜。对中学语文教师而言,从指导角度考虑更是云遮雾罩。但毋庸置疑,命题专家们是作出了努力的。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考纲及四年来的试卷从实践的角度作出理性的思考与冷静的分析。从国家培养人才的角度看,探究性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发现研究型人才,实际上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事实上,作为高考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命题者的本意在以求异思维的方式考查考生,但目的并未真正达到;相反,有的试题却以求异思维的命题方式限制了考生的答题区间,反而变成了求同思维试题约束了考生的思维取向。
一、要求过高,考生跳起来摘不到果子
1.中学生的现有水平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民族心理?什么是人文精神?因此无法真正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在限时性考试中,考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也知之甚少,自然无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出发点很好,但阅卷时又不便操作。因而往往没有真正体现个性得分。
4.文本中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考生很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二、真伪共存,考生犹豫不决,哽噎在喉
1.真题好题,由于受时间和试卷长度的限制,使考生无法最大限度地答出自己的水平。如:2008年海南(宁夏)卷欧·亨利《二十年以后》: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这样的探究题考生是有话可说的,完全可以说出自己的见解。
同样,2010年福建卷——王庆其《“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这样的探究题,只要有时间考生是有话可说的。
2.伪探究题,纯属作秀,不利于考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如:2009年辽宁卷——贾平凹《遗璞》: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009年辽宁卷斯——蒂芬·杰·古尔德《达尔文的拖延》:
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以上两道题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题。第一题第一问多余第二问完全是信息筛选。第二题更是一道信息筛选与自问自答。
3.题干指示性太强,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考生之间的能力指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查探究能力。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法]莫泊桑《保护人》: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朋友“将会更加长久”。请就你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题目出现得太多,答题角度的提示也过多,暗示性太强,不利于最大限度的体现考生能力的差异。
4.范围过窄,易落俗套,限制考生思维的开拓性。基本锁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除天津与江苏在诗歌与论述类文本作出尝试外,其他省市很少变化。
事实上,探究性指的是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认识、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因此,今后的探究性命题必须朝以下方向发展:
(一)突出三个特点,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
(二)降低考试要求,从实际出发,适度调整;
(三)撤销二选,减少试卷长度,给出更多答题时间;
(四)消灭伪探究,不无病呻吟,彰显求异思维;
(五)减少指示性,给考生最大的答题空间;
(六)拓展命题领域,寻求探究性命题的可变性与科学性;
(七)探索命题题型,在观点式、启发式、标题式、评价式、主题式、矛盾式、关系式、见解式和语言式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江西宜春学院中学课程教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