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经营研究*

2011-12-22 03:11陈慧慧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经营环境经济

陈慧慧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山东济南 250359)

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经营研究*

陈慧慧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山东济南 250359)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日趋凸现,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我国正处于倒U曲线左侧,要想穿越“环境高山”,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企业来说,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收益双赢的环境经营是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循环经济;环境经营;环境高山

一、范式创新与循环经济

就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索取环境资源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一是传统的线性范式,这种范式处理人类与环境的方式是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进行加工,生产产品,将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线性开放式过程。二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即“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它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三是循环经济范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其技术特征是源头治理。它通过生产与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资源消耗;通过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环境友好生产。[1]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

图1 库兹涅茨倒U环境曲线

环境经济学家根据库兹涅茨曲线原理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学说,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如图1)。

该曲线的含义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生产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现象不明显;在经济起飞阶段,制造业、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对资源的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环境恶化加剧;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技术进步加快,经济结构开始优化,污染得到根治,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经济发展到高级水平后,经济增长对环境改善有促进作用。这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首次定量分析,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库兹涅茨倒U环境曲线假设是成立的。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比照库兹涅茨倒U环境曲线分析,我国正处于环境加速恶化阶段。根据顾春林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处于库兹涅茨倒U环境曲线的左侧,环境污染属于上升趋势。[2]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将继续恶化。

按照2020年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要想使我国的环境有所好转,我国单位GDP产生的污染总量必须降低到2000年的1/8,显然,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不改变生产组织结构,不从源头治理生态环境,单纯靠末端治理在技术上是无法实现的。

基于以上认识,陆钟武院士提出“穿越环境高山”的理论,来控制资源消耗量与保护环境。[3]所谓“环境高山”是指描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负荷曲线,因此,发展经济就是一次翻山活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翻过了这座“环境高山”,到了倒U环境曲线的右边,而发展中国家还在曲线的左边。发达国家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是也曾付出过沉重的环境代价,所以,发展中国家最好不要再走发达国家从山顶上翻过去的老路,而需要另走一条新路,那就是在左边的半山腰上开凿一条隧道,从其中穿过去。这样翻山活动就变成了穿山活动,付出的代价会降低,而前进的水平距离却没变。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环境工作会议上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新发展。

二、企业环境经营的确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效率最大化、环境资源配置最优化、物质资源减量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4]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它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发展,既是严酷的环境事实迫使人类就经济增长模式作出的新选择,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从各国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中可以看到,企业环境责任是极为重要的制度安排。虽然循环经济模式在宏观上主要由政府加以促进和引导,但在具体实施上还是要以生产者为主,只有生产者在其行为中严格遵守循环经济模式所倡导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实现清洁生产,才能切实实现和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经营是相辅相承的。

环境经营是协调环境保护与企业经营之间的新型企业经营理念,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实现双赢的一系列经营活动。[5]通过把环境保护理念融入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使环保成为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对环境问题的考量有机地渗透到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和具体业务中。环境经营关注的不仅是环境绩效的提高,而且通过环保理念的注入为企业带来崭新的经营思维和发展领域,从而衍生出更多更大的财富,企业实现经济与社会双重价值的提升。

环境经营由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体系与环境经营支撑体系组成。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体系指围绕产品从设计、原料选用、制造,到流通、使用,最终到废弃及回收处理再利用的全流程的环保举措,主要包括绿色产品开发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废物回收再利用6个要素。环境经营支撑体系是指支撑产品生命周期每个节点实现绿色化的来自公司管理方面的保障,是企业构筑环境经营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战略目标制定体系、管理体系、人才开发、信息平台、对外交流、核算模式6个要素。

在循环经济前提下,典型的环境经营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环境经营简化图

如图2所示,企业环境经营是指,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设定高水平的环境目标,追求产品的环境评价和环境技术的实用化,建立绿色采购和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工艺改善环境效率,推进循环型物流,推广资源再利用,提高再资源化率。总之,企业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极小的废弃物得到与未采用环境经营前一致或更高的生产效益。

环境经营的目标就是实现双赢,即达到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赢利双重目标。从短期来看,这指的是企业直接经济效果与可见环保成效之间实现的双赢。例如企业开展的节能节水活动,可以在实现对能源及水资源减耗的同时,为企业节约相关费用,降低生产及运营成本等。从长期来看,这指的是环境保护战略与企业整体经营的双赢,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因为环境经营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在短期内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收益,相反可能还会因此增加经营成本,所以如何以长期的战略性视角看待这一问题是环境经营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例如为减少环境负荷,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高新环保材料等举措,并不会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润。但长期而言,作为担负起社会责任企业会逐渐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与品牌形象,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循环经济理论引导下进行环境经营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要求

环境经营是新型的企业经营思维与模式,强调把环境保护渗入到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改变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关系,实现两者的双赢。以前人们总是认为生态环境是没有价值的非人类劳动产物,在经济学中是外部条件,而不是经济要素。但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或环境容量对污染的承载力是有限度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环境资源的有限性日益突出。有限性使得生态环境已经变为稀缺资源,对它们的使用就成为经济增长必须付出的成本。过去我们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6]环境经营充分符合了当今全球范围内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大潮流,同时这种潮流正是环境经营能够顺利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环境经营理念的引入,将有利于企业转变对于环保事业的认识,将单纯的末端治理转变为融入更多积极内容的全面治理。在条件允许的大型企业,更应该加快步伐完善环境经营体系平台的建设,实现双赢。

(二)环境经营使企业社会业绩、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的相互融合

在企业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环境经营会增加成本的想法,其实,削减环境负荷的环境对策是通过节省能源的效果和削减废弃物的成本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从长期来看其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与企业削减经费等经济业绩也是有紧密联系的。

提供有效运用环境相关技术的商品和服务的环境经营,不仅运用环境对策来满足顾客在社会上的需要,而且也会直接贡献于销售额和利益这样的企业经济目的。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同时实现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价值。比如理光集团,将“绿色办公解决方案、缔造高效经济”的理念贯穿在理光从采购、设计、生产到服务以及回收利用等每一个环节中,使得理光集团得以不断降低自身经营成本,并大幅减少诸如能源消耗和纸张使用等,真正与环境和谐共处。根据公司内部财务的数据表明,2008年度,理光集团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为172亿日元,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则高达358亿日元,真正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环境经营使保护环境与提高收益呈同方向运动

以前企业认为,环境保护活动(环境轴)是挤压利益的,同收益获得活动(利益轴)具有“此消彼涨”的关系。但是,通过实施环境经营,在适当的管理下可以减少环境成本和环境风险,结果使整个企业的收益也会同时得到提高。换言之,环境经营是为确保使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存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四)环境经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如今,消费者不仅关心产品本身,更关心产品的环境影响。尤其考虑企业是否关心环境问题,是否关心社会问题。体现企业、社会两全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企业是否实施环境经营。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质量、成本、时效、服务等方面,而且体现在环境生产、环境管理、环境营销等一系列保护、珍惜和爱护生态环境方面。[7]运用环境经营,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即规避政府管制压力、利用政府环保政策筹措资金、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开辟新产业、冲破“绿色”贸易壁垒、降低经营风险等。

四、企业进行环境经营的努力方向

面对市场国际化竞争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企业必须转变经营方式,从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层面重视环境经营,构建相关体系,制订相关措施,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地,一是遵守环境法规,完善企业环境经营管理工作,进而把环境保护转换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二是积极贯彻执行ISO14000系列相关标准,并开展其他国际标准(如欧盟、美国、日本等)认证工作,为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好基础。三是开展“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在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过程的“清洁生产”,积极探索走“零污染”、“零垃圾”的生产途径。四是大力推行经济核算与环境核算相结合的核算体制,实行环境会计管理。五是充分利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化的途径,宣传企业环境理念、展示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和环境经营能力,以赢得用户、消费者和市场的信赖。

[1]尤完,齐建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循环经济[J].财贸经济,2004,(10):11 -17.

[2]顾春林.体制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

[3]陆钟武.穿越“环境高山”——工业生态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32.

[4]赵惊涛.循环经济视野下企业环境责任的正当性分析[J].法学研究,2009,(5):198 -202.

[5]常杪.企业环境经营概念与框架体系[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2):9 ~11.

[6]刘忠华.日本企业环境经营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7,(6):7 -11.

[7]曾荣平,王树奇.应借鉴日本企业的环境经营[J].经济纵横,2007,(12):60 -62.

The Research on Circular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s

CHEN Hui-hui

(Dept.of Accounting,Shandong Trade - union Cadres Management Institute,Jinan Shandong 250359,China)

Now the contradiction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with inverted U shows that our country is on the left side.To cross the environmental mountain and reach the lev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we have to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For enterpris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ith win -win economics and benefits are inevitable demand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circular economy;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mountain

F 205

A

1673-2103(2011)03-0063-04

2011-03-16

陈慧慧(1976-),女,山东菏泽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李瑞记)

猜你喜欢
经营环境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