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的实证遴选及其应用

2011-12-21 02:14贺正楚周震虹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5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贺正楚,吴 艳,周震虹

(1.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2.湖南省人民政府 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处,湖南 长沙 410004)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的实证遴选及其应用

贺正楚1,吴 艳1,周震虹2

(1.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2.湖南省人民政府 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处,湖南 长沙 410004)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和主导产业评估理论,初步遴选出了27个指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评估指标。基于专家问卷调查,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思想和重要性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实证遴选,形成了以“产业全局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动态性”为一级指标,共13个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依据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充分体现了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性。本文以湖南省10大典型产业为例,检验了评估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实证遴选

1 引言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率先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产业格局的调整和新技术的开发,试图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走出虚拟经济过热下的阴霾,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继续掌控全球经济的主导权[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是全局性、支柱性产业,又是适应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新兴产业[2]。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中国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后危机时代赢得发展战略主动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学者们的观点各有特色。朱瑞博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是技术经济变革的需求,应该依据技术经济范式的内在需求适时主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3]。王忠宏、石光则从长远经济发展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思考,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应该对整个经济社会起支撑作用,更是引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产业[4]。欧晓峣认为应该乘着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时期,以国家意志层面为准则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另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以非平衡发展战略(理论)为支撑,把握产业发展规律,依托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理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整体发展[5]。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在必行,其科学评价离不开客观、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如何选择适合的评价指标将是作为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好坏的核心标准。

2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研究概述

2.1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概述

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高,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驱动作用较大,具有潜在增长力的产业。从国家意志层面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中起着支撑和主导经济社会的战略作用,这与主导产业的特征不谋而合,首先回顾下主导产业的评估指标标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tstow)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概括出世界经济和历史的普遍经济成长模式,并归纳了影响主导部门带动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全面增长的三种扩散效应特征,这为主导产业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6]。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A.O. Hirschman)在《经济学发展战略》中也对主导产业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由于资源稀缺、不平衡增长等因素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该在资本有限情况下集中有限资本与资源,重点开发部分产业,由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整体发展[7]。不管是罗斯托还是赫希曼,其着眼点都在于主导产业的带动或推动作用,即产业关联度评估指标。20世纪50年代,为应对日本战后发展战略,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部门的两个重要选择标准,即需求收入弹性指标和生产率上升率指标。他认为应该选择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增长较快的指标作为主导产业的评价标准[8]。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每个国家都要重点发展适合利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或资源的产业,该理论主张以要素密集度为基础来选择主导产业,即比较优势评价指标。

国内的主导产业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研究主要侧重于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周振华的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益基准,被认为是比“筱原两基准”更切合中国实际的标准[9];党耀国等的产业关联度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增长率基准、劳动就业基准;陈刚的创新率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规模经济性基准。国内其他学者则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技术进步基准、生产要素相对集约基准等。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的选择,国内学术界目前鲜有研究。王忠宏、石光等学者认为应该从国家意志、市场需求、技术自主、产业关联、就业带动和资源环境这六大准则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选择。贺正楚等认为应该从政府支持、资源环境、市场、技术研发、战略新兴性层面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10]。欧晓峣则认为要重视政府的引导和规划作用,以及创新性和产业化特征,从政府引导、市场需求、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和产业组织等方面,构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11]。

上述主导产业的评估标准是针对一般经济区域和城市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的经典评价指标,在产业的生命周期中,主导产业处于成长期,侧重于产业的关联效应、增长潜力和技术进步的提升。我国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要求,在现有经济水平上已经具备一定技术和物质基础,既是能支撑和主导其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又是体现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标的选择应该体现自身的特征,即全局性、关联性、导向性和动态性。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选择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应该具备主导产业综合效益好、产业关联效应强、经济增长潜力大等特点,更应该是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紧张、经济技术范式更迭、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之时,具备资源消耗低、科技创新力强、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的产业。根据国家提出的战略要求和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选择的依据:

(1)指标的选取应该能从广阔的市场需求、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价。

(2)评估指标应该体现国家意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产业关联、资源环境、综合效益等需求特征。

(3)以主导产业的评估指标为基础,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3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理论遴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遴选是在主导产业经典评价指标基础上,结合自身特征和专家意见,共同构建而成的评估指标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关联性和动态性。“产业全局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而且对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产业先导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导向作用,有新的技术支撑、能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它是政府政策的指南针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这意味着资金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将会聚焦在这些产业上;“产业关联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备很强的带动性,能前向或者后向的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产业动态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和资源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性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带来的就业、资源、环境、人口等约束性要求,使得社会经济能可持续发展[12]。主导产业经典评价指标有产业关联度指标、需求收入弹性指标、生产率上升率指标、比较优势指标等等,这些经典评估指标可以归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个特征当中,同时,依据前文提出的评估指标选择基准,通过对专家多次访谈,初步遴选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指标(见表1)。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实证遴选

上述理论评估指标体系是数位专家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主导产业的经典评价特点来完成的,为增加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必要对理论遴选指标进行实证遴选。本文基于问卷访谈分两个层次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实证遴选,首先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法对理论遴选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以此剔除隶属度较低的评估指标,然后对剩下来的指标进行重要性分析,进一步剔除重要性程度不高的指标。

表1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体系

(1)评估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本次研究从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小组及各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产业经济研究人员中共选取了N=50位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要求各专家依据自身的研究经验和预测能力,从表1中选出10~20个适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的指标。隶属度是用模糊集合去描述和分析某个模糊现象,在模糊子集合的基础上,描述某个元素属于集合的程度。将表1中专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投票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把其中的每一个评估指标xi(i=1,2,…,27)被选择的次数n视为集合中一个元素。则每个元素归属于指标xi的隶属度等于该指标被选择的次数n占专家总人数N的百分比例,即A(xi)=n/N,基于问卷访谈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13]。本研究以50%为临界值,A(xi)≤50%的指标均被删除,A(xi)>50%的指标被保留。27个理论指标的隶属度和遴选结果见表2,根据每个指标的隶属度结果,最后有20个指标被保留。

(2)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分析。

采用隶属度分析初步剔除了不适合的指标后,在剩下的20个指标中,运用重要性分析方法再次进行筛选以确定指标最终能否被采用。

表2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隶属度结果统计表

此次遴选仍以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小组及各高校产业经济研究人员作为调研对象,请专家们对初次筛选的20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打分,分值为1~9,随着分值的增加,表示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也在增加。描述性统计表明,20个指标得分的标准差σi(i=1,2,…,20)均小于1.5,说明专家们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判断较为一致,在指标得分均值统计中,产值利税率、市场占有率、产业贡献率、产业辐射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投资利税比及投资产值比这7个指标得分均值不足4分,属于不重要水平,因此将这7个指标删除。

(3)评估指标权重的分配。

表3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体系

对于最终遴选出来的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仍然选择前次作问卷调查的专家们对评估体系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打分,对比的分值共分为9个等级,用1到9表示,1表示两个指标具有同样重要性,9表示第一个指标比第二个指标极端重要,依次类推,居于二者之间分值其重要性程度也在同样重要性与极端重要之间。采用AHP分析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不合格的问卷重新发放回收直至检验通过为止。由软件确定出来的评估指标权重及最终评估指标体系见表3。

4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证遴选及分析

为抢占经济科技的制高点,湖南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力图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顺利。其中,初步培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装备制造业领域,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装备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其中工程机械产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6%。新材料领域,以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为特色,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三。文化创意领域,基本形成了广电、出版、动漫、演艺娱乐等4大优势板块,湖南卫视、快乐购等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原创动漫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为了检验遴选出评估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基于2009年的真实数据,综合评估了湖南省10个比较典型的产业。评估的10大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烟草业、新材料产业、建材业、文化创意产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则10个产业的分项评估得分及综合评估得分和排名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湖南省10大典型产业排序依次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食品烟草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建材业。除了食品烟草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建材业外,剩下产业正好与湖南省确定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谋而合,其中,食品烟草业虽然在现实经济中发展较好,但其发展模式和观念与时下经济发展方向不相符,根据产业评价结果,我们将传统优势产业——食品烟草业规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并未被国家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高效益、低耗能、环保性等“低碳”特点,其产业扩散效应也很广,非常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所以,湖南省选择大力发展这一产业,且现实中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也为民众看好。

表4 湖南省10大产业评估结果

[1]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28-30.

[2]凌捷,苏睿.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6(6):152-155.

[3]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19-28.

[4]王忠宏,石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发展观察,2010,(1):12-14.

[5]肖兴志,韩超等.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0,(8):40-47.

[6]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5.

[7]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8]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李新,刘朝明,王敏晰.中国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71-75.

[10]贺正楚,张训,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55-61.

[11]欧晓峣.我国转型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4):5-8.

[12]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J].经济数学,2010,27(3):79-84.

[13]陈明亮,李敏乐,毛靖.卷烟物流服务质量评估指标的实证遴选及其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9,23(2):99-103.

Evaluation Index of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t and its Application

He Zhengchu1,Wu Yan1,Zhou Zhenhong2
(1.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2.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4,China)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t and theory of the leading industry,we selected preliminary 27 indices as theoretical evaluation index of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t.Based on questionnaires of experts in this industry,we conducted an empirical study by subject degree analysis and importance analysis.An evalu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13 second-level evaluation indices and 4 first level evaluation indices.Finally,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 established the index weight.This method of construct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In this paper,we proved that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feasibility and operability taked 10 typical industries of Hunan province as example.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t;evaluation index;empirical choice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其子课题(08&ZD029、09ZDB17、09ZDB18),湖南省企业管理与投资基地项目(2010jd01),湖南省2010年省级科技计划立项项目(2010FJ3089)。

2010-11-29

贺正楚(1968-),男,湖南衡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后,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F276.44

A

(责任编辑 张九庆)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区域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