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丽
摘要:中國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特别是明代时期,绘画风格鲜明,形式独特,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明代;绘画;早期;中期;晚期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绘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
一、早期
从洪武(1368~1398)至弘治(1488~1505)年间,这个时期宫廷绘画与浙派盛行于画坛,形成了以继承和发扬南宋院体画风为主的时代风尚。
明代宫廷绘画承袭宋制,朝廷征召许多画家,皆隶属于内府管理,使宫廷绘画创作达到鼎盛时期。正德(1506~1521)以后,吴门派崛起,逐渐取而代之。明代宫廷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盛,人物画取材比较狭窄,以描绘帝后的肖像和行乐生活为主。
浙派以戴进和吴伟为代表,以山水画为主。活动于宣德至正德年间。因创始人戴进为浙江人,故有浙派之称。继起者吴伟为湖北江夏(今武汉)人,画史亦称他为江夏派,实属浙派支流。
二、中期
约自正德(1506~1522)前后至万历(1573~1620)年间,苏州地区崛起以沈周、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派,成为明朝中期绘画画坛的主流。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逸格”的元人绘画传统,其间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最负盛名,画史称为吴门四家。他们开创的画派,被称为吴门派。
三、后期
约自万历至崇祯(1628~1644)年间,这期间,绘画领域出现新的转机。
1.徐渭进一步完善了花鸟画的大写意画法,其画风有力地推进了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对清代乃至现代的绘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明代肖像画在人物画中较为发达,至明代后期更有发展,曾鲸为其中富于创新精神的代表画家,学者甚众,遂形成波臣派,影响直至清代。
3.明代文人墨戏画也很发达。专门以墨竹著名的有宋克、王绂、夏昶、鲁得之,以墨梅著名的有孙以吉、陈宪章,以墨兰著名的有周天球等。
4.明代后期山水画画家中,继吴门派而起的代表画家是董其昌。他重倡文人画,强调摹古,注重笔墨,追求“士气”。他所创立的松江派取代了吴门派的统治地位。他提出的绘画理论,尤其是南北宗论,对明末清初的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时之间苏松地区形成了许多山水画支派。
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代的民间绘画比较活跃,木刻年画尤其是木刻版画有较大发展。民间创作的卷轴画的主要内容则为风俗画、历史故事、神像画、水陆画及肖像画等。
6.明代壁画创作不如前代兴旺,存世的主要是寺观壁画。但是画论著述比前代丰富,不仅画史、画论众多,还出现丛书辑录,题跋、笔记也多成为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