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2011-12-15 11:41:40尹凡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关联系数就业结构第二产业

尹凡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尹凡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揭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扩大就业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灰色关联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2011年初,《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而“优化就业结构”无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深入推进,河北省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日益明显,但就业结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两者间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因此,本文拟分析河北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程度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以揭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扩大就业存在的障碍,为省委省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就业政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扩大就业提供理论参考。

1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1.1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1978-2011年间,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分配比重变化趋势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8年。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急速上升,第二产业比重急速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阶段是从1988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起伏较大,总体呈现出缓慢下降的态势。由于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上升。这一阶段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正处在较为明显的调整时期,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稳中有升。2009年,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3.01∶52.17∶34.82。1978-2009年河北省三次产业比重见图1。

图1 1978-2009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GDP比重变化趋势

总体来看,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过程,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这与其它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规律是相符的,但与发达国家的“三、二、一”型结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2 河北省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2109.39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3792.49万人,就业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也在不断改变。1978-2009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迅速增加,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3.88%上升到2009年的31.73%,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从9.24%上升到29.27%[1]。河北省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大致分布平衡。1978-2009年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见表1。

从目前的就业结构来看,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演化趋势与克拉克定律①基本相符,但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相对较大,河北省的工业化道路仍然还很漫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的演化趋势仍将继续下去,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在一段时间后可能趋于稳定。

表1 1978-2009年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2 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2.1 模型的构建机理

灰色关联分析(GRA)是由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的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即通过对发展变化系统在各时期有关统计数据的几何关系的比较,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影响系统发展的优、劣因素。此方法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要求,计算量小,也不需要有典型的分布规律。其核心是计算关联度系数。一般来说,关联度的计算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计算关联系数,由此计算出关联度,排出关联序。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方法及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建立因变量参考数列(即母序列)X0(k),即X0={X0(1),X0(2),X0(3),…,X0(k)}、自变量比较数列(即子序列)Xi(k)(i=1,2,3,…,n),即Xi={Xi(1),Xi(2),Xi(3),…,Xi(k)},其中k为序列长度。

第二步,数列无量纲化处理。用初值化法消除各数列量纲不同的影响,则可得到一个新的数列,即Xi={Xi(1)/Xi(1),Xi(2)/Xi(1),…,Xi(n)/Xi(1)}。

第三步,计算关联系数。关联性实质上是曲线几何性质上的差别,因此,可以将曲线间差值的大小衡量关联程度。消除量纲的数列X0(t)、Xi(t),如果两个序列处在同一时刻k的值分别为{X0(t)}、{Xi(t)}[2],即:

记Δi=|X0(k)-Xi(k)|,i=1,2,3,…,k。各个时刻的最小值记为Δmin,最大值记为Δmax。

其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Δi(k)为k时刻两比较序列的绝对差;ρ为分辨系数且0≤ρ≤1。一般情况下,ρ的取值在0.1~0.5。

对于一个参考数列X0,有好几个比较数列X1,X2,…,Xn,的情况,可以用下述关系式表示比较曲线和参考曲线的差为:

式中:k=1,2,…,n;i=1,2,…,n;εi(k)为Xi对X0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

第五步,关联度排序。按Ri的大小排序,区分其关联程度大小。Ri的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程度越大;反之,Ri的值越小,则其关联程度越小[3]。

2.2 河北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2.2.1 确定分析序列

选取200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文章采用的变量有产业结构系数(X0)、从业人员总量(Y)、第一产业就业人数(X1)、第二产业就业人数(X2)、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3),其中产业结构系数=(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即,把产业结构系数(X0)视为参考数列,其它指标视为比较数列。由于篇幅限制,文章省略了河北省历年原始数据系列表。

2.2.2 数据无量纲化

本文采用初值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转化,初值化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1-2009年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数据列初值化结果

2.2.3 计算关联系数

根据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了消除Δmax的值过大而使计算的关联系数r值失真造成的影响,本文取ρ=0.5,则各比较数列的关联系数组成的序列见下表3。

表3 关联系数序列

2.2.4 计算关联度并排序

本文采用均值法计算的各因素的关联度见表4。其中:Ri表示曲线Xi对参考曲线X0的关联度。

表4 各因素的关联度

由上表可以得出关联度排序为:R1>R3>R2。说明我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最为紧密的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次之,最小的是第二产业,这与目前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并不完全相符,二者尚不协调,仍存在改善的空间。

3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产业结构逐年优化,就业总量也在逐年递增。但是,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就业压力还很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并不平衡和协调,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1 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速城市化进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同时,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科学种田,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反过来加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限制,改革户籍制。为此,政府有必要增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转变,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4]。

3.2 坚持第二产业优势地位,挖掘第二产业就业潜力

尽管理论上第二产业能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但就河北省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与产业结构并不匹配。因此,今后应注重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开拓新兴工业,将第二产业作为吸纳就业的战略重点。同时,抓住环首都经济圈的机遇,充分利用河北省处于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地缘优势,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尤其是开拓县域工业经济化,巩固第二产业就业在河北省的支撑性作用,并在第二产业内部推动技术改造和内部升级,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

3.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继续对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定支持,调整内部结构,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先进技术应用,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加快发展外部性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一批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着力提高金融、旅游、信息咨询,培育壮大旅游业、高教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将河北的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公平开放的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小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进入第三产业。因此,政府应在税收、金融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使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得到发挥。

[1]胡秀花,田宝瑞.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省级与劳动力就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89-91.

[2]邓利平.安徽省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20(1):83-86.

[3]周健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143):94-98.

[4]刘福泉,孙锦,曹秀丽.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J].经济导刊,2010(10):88-89.

[5]蒋曼.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6]马晓平.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Hebei Province

Yin F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By using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dating and three industrial internal structures on the labor employment in Hebei Province,and advanced some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employment structure;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F207

A

1008-813X(2011)05-0050-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1.05.015

2011-08-27

2010年科技厅项目《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10457205D-33)阶段性成果论文

尹凡(1983-),女,河北省石家庄人,毕业于燕山大学管理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注释①: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猜你喜欢
关联系数就业结构第二产业
基于灰色关联度对山东小麦新品种(系) 综合表现评价分析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稠油热采油井生产主控因素
理论与创新(2020年7期)2020-06-19 07:55:28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智富时代(2017年4期)2017-04-27 19:16:42
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18:04:47
产业关联视角下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经济效应测算研究
产业关联视角下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经济效应测算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