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徐志勇
积极主动服务 严格规范管理在创先争优中推进“双保行动”
桐庐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徐志勇
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我结合国土部门工作职责和桐庐实际,就“双保行动”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些人可能会有些疑问,“双保行动”只是国土部门采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怎么体现创先争优呢?
事实上,我认为,就目前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双保行动”不仅最能代表国土特色,而且最能从中体现国土部门创先争优的精神。这项工作做的好不好,有没有取得实际成效,就是检验和评价国土部门创先争优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国土部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本身就面临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先天不足。我到国土部门工作2年来,深刻感受到当前国土工作面临的压力,用这么几个“最”字来形容:即资源最缺(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尤其是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一多三少”——是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以桐庐县为例,全县目前耕地保有量为35.6万亩,人均耕地0.89亩,远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40亩的标准)、调控最严、领导最关注、百姓最关心、发展最密切、执法最难、信访最多(以桐庐县为例,近几年来,在全县来信来访信访件中,就有近三分之一涉及到土地问题)、矛盾最集中的一项工作。土地政策的日趋严格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我们如何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特别是耕地保护和用地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和要求下,国土部门要创先争优,比起其他公益性、服务性的部门和单位来,就存在明显的弱势。但我们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积极做好服务工作,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围绕中心抓结合,找准切入点,做到两结合、两促进,而最能体现当前这一特色的,就是“双保行动”的开展。
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保护与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破解这对矛盾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方面,中央要求我们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方能保子孙后代粮食安全。但有关18亿亩红线的争论以及红线已失守的各种推测早已在社会传开。据国土资源部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比上一年度净减少29万亩。事实上,还要加上一些虚报耕地的数据,这些问题的泛滥已经威胁到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加上少数用地单位和个人依法用地意识淡薄,未批先占、“以租代征”等违法用地现象还依然存在,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秩序,耕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保障发展方面,总体形势也不是很乐观。以桐庐县为例,2010年全县正常的城镇工矿发展用地需求在3000亩以上,而上级下达的只有区区几百亩;加上杭黄铁路等省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占补平衡压力非常大,加剧了土地、矿产资源的供应保障压力。加上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还很粗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如何坚持有保有压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寒流”,各地都在扩内需、保增长。仅桐庐县而言,到2010年9月底,扩大内需政府投资项目就有29个,总投资10.3018亿元。但以拉动内需为目的的经济刺激方案,势必会造成短时期内土地需求激增。这种需求如果有序释放,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如果放松监管的话,就有可能扰乱土地管理秩序,造成土地粗放无序利用反弹。这就要求国土部门既要积极主动服务,又要严格规范管理。可是,这两句话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要辩证统一地落实到具体操作中,何其容易?这个时候,就必须要采取一些具有战略性、胆识性的行动,来应对这些挑战,并正确处理好“主动服务”与“规范管理”的关系,因此,我们选择了“双保行动”,也正式把握住了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在这次“双保”中,我们通过找准切入点,掌握以土地调控政策服务积极发展大局的主动权。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的姿态迎头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成为使国土资源成为应对危机的“先行官”,从而体现国土部门的创先争优精神。
1、开展专项行动
我们在去年开展的“双保工程”——桐庐行动中,主要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保红线为主要任务,以“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行动”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专项行动”为载体,坚持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积极主动服务和严格规范管理相结合,着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保障土地调节政策到位;实现有效监管,维护土地管理法治秩序的稳定,坚守耕地“红线”。对此,我们安排了8项重点任务,其中5项专项行动工作(土地调节保障专项工作、安居用地保障专项工作、节地示范专项工作、耕地建设性保护专项工作、监测和问责专项工作);3项基础支撑工作(调整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构建“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切实提高地矿服务保障)。总体来看,这8项重点任务目标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抓住了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如耕地建设性保护专项工作,通过有效发挥新一轮规划对耕地保护的管控作用,落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数量等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特别是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一补一”;积极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以及探索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试点等等。
2、破解工作难题
在“双保”行动中,我们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了一批工作难题,着力做好“解难”文章。一是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更好地服务重点项目和服务基层,我们以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为载体,由局班子成员带领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先后深入瑶琳、钟山等乡镇,专门开展上门服务工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49个。通过上门听取基层群众意见等形式,了解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针对农民建房难问题,我们抓住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这一契机,妥善解决农居点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确保农村合理建房需求,重点确保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用地指标。同时,继续优化农民建房用地审批服务,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和建新拆旧的规定。确保2010年切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10%以上用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全县安排用于新农村建设指标224亩,其中农村私人建房132.297亩,分别占下达指标的28.45%、16.79%,大大高于省政府10%的目标要求。二是加强部门、乡镇沟通联系,合力解决存在问题。如为加快推进县、乡两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严格落实省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部用地总规模等规划控制指标,我们通过加强与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对接,指导乡镇开展规划修编工作,做好与“十二五”规划、县域总体规划等的衔接,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县、乡两级规划修编和上报审批工作。
3、提升办事效率
在开展“双保行动”中,我们着力从服务入手,创新服务举措,做好“服务文章”:一是建立“一站式”服务,提升办事效能。我们通过“千企评百岗”、“企业服务年”和争创市、县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等活动,在服务能力、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内部管理及礼仪规范等方面接受了再教育,使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态度更热心,办事更加耐心和细心。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缩短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如把土地登记事项从法律规定的21个工作日,企业用地办证压缩到7个工作日办结,审批环节由四个减少为三个,商品房等单套住房办证事项由四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多证联办只需1.5个工作日,其中抵押登记压缩到当即办理。二是出台“保增长”服务措施。为确保建设项目及早落地,我们先后建立了局领导联系建设项目制度、建立函告和联络制度。围绕县以上重点建设项目,每个建设项目均确定联系服务责任领导、并落实具体科室和科室间的协调配合,及时做好项目用地报批及供地工作。
4、建立健全制度
围绕扩大内需用地政策执行,我们应形势要求,对在危机中凸显的一些长期积淀的土地管理难题,如监管不严、批而未用等问题,改进管理方式,调整完善政策,有效化解了矛盾。先后拟定了《桐庐县违法用地行为制止暂行办法》、《桐庐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工作责任制》等管理办法,出台《桐庐县砂石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制止违法用地行为的责任主体,以及各部门在违法用地查处中所履行的职责等;制定和出台《工业用地评价考核办法》,对工业用地通不过复核验收的一律不得予以发放房产证和变更土地使用证;结合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出台的建设用地全程跟踪制度,研究出台《桐庐县具体建设项目全程跟踪管理实施办法》,同时,进一步强化批后监管职能,制定修改《关于土地市场管理中涉及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等有关问题的规定》,对划拨土地补办出让,增加容积率补交土地出让金、土地改变用途以及土地出让、转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
通过“双保行动”的扎实推进,有效地促进了桐庐经济回升向好,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首先,有效保护了耕地,做好“守护”文章。通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不断健全基本农田保护体系。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形成合力,全方位、宽领域加强土地违法监管。去年,通过乡镇(街道)、部门联动将违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例控制在3.8%,大大低于15%的问责标准。
其次,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做好“保障”文章。通过建设用地复垦,自我挖掘潜力,获得建设用地复垦指标2809亩,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同时,通过严把项目准入、加大工业项目履约清理以及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和批而未供土地清查等工作,有效抑制了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土地闲置等问题,充分发挥批后监管职能,促进用地依法规范和节约集约利用。如桐庐省级经济开发区着重从项目引进、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和履约清理等四个方面,严格依法用地,强化规范管理,在“优用、快用、活用、严用”土地动真格,促进开发区提质增效,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资源的投入产出比。
第三,有效传达了国土信号,做好“宣传”文章。通过“双保行动”的开展,满足了经济发展需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对桐庐县来说,通过“双保行动”的开展,有效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确保了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同时,向全社会传递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根基不能动,节约集约用地标准不能降,土地管理秩序不能乱”的强烈信号。现在,“双保”已经上升为政府主导下各个部门的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