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症的CT表现——附15例分析

2011-12-09 20:19胡彩霞
医学综述 2011年23期
关键词:髂骨双侧骨盆

胡彩霞

(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莱西266600)

臀肌挛缩症是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出来的蹲、坐及行走的异常姿势和步态。臀肌挛缩症分为注射性、特发性、感染性等,常见病因为臀部肌内注射;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溶酶的肌内注射是最常见的原因。此病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报道较多,近年来随着肌内注射的减少,发生率有所降低。现对我院自2000~2009年收治的15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的CT骨盆平扫影像与20例非臀肌挛缩症患者的CT骨盆平扫影像进行比较,并结合文献对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3~35岁。单侧挛缩3例,双侧挛缩12例,共27侧挛缩。27侧均有臀大肌挛缩,其中3侧合并臀中肌挛缩,9侧有条索状挛缩带形成。18侧均有明确的臀部肌内注射史。临床症状以跛行就诊者6例,9例以步态不稳、外八字步态异常而就诊。15例患者临床体征检查均有不能并膝下蹲,搭腿试验阳性等征象。8例患者首诊,临床怀疑为双侧髋关节病变,而行双侧髋关节CT检查,观察到两侧臀肌体积缩小,另行全骨盆CT检查分析。对照组非臀肌挛缩症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43岁。主要以外伤、正常体检而就诊行骨盆CT平扫。

1.2 检查方法 15例患者及20例对照组患者均做标准的骨盆横轴位CT平扫,机器为飞利浦单层螺旋CT和16层螺旋CT。要求患者平卧,两下肢伸直,尽量双侧足尖靠拢朝上,脚后跟绷直并分离,范围从髂前上嵴至耻骨联合下缘,层厚8~10 mm,螺距1.5,显示野24 cm×24 cm,多数为平扫,3例低密度坏死患者用高压注射器注入碘帕醇15 mL行CT增强扫描。

1.3 CT影像分析 观察两侧臀肌体积是否有萎缩;缩所在肌群的名称、萎缩程度、有无低密度坏死区及钙化,低密度坏死区是否有强化;髂骨轮廓、走形是否自然、皮质是否有增厚、体积是否有增大及骨盆是否有倾斜。

2 结果

20例对照组,正常臀肌形态饱满,轮廓光整,密度均匀,CT值约57 Hu,无条索状挛缩带,双侧盆骨结构对称,骨质均匀。15例患者共27侧挛缩臀肌的CT表现:①臀肌体积缩小27例(100%)。主要表现为厚度变薄,其中7侧局限于外上方(即注射点区)体积变小,20侧臀大肌整个体积缩小,表现为厚度变薄、体积变小、宽度变短。5侧合并有臀中肌体积缩小(18.5%)。②钙化、坏死。主要位于注射点区即臀大肌外上方,钙化呈沙粒样6侧(22.2%),CT值为73~92 Hu,小片状坏死区 3 侧(11.1%),增强扫描坏死区周边有明显不甚规则薄壁环状强化。CT值为19~29 Hu。③挛缩带9侧(33.3%)。为条索状,CT值63~73 Hu,位于臀大肌外侧,从臀大肌外上缘到髂筋束。④髂骨形态的改变。骶髂关节外侧髂骨后部皮质增厚者13侧(48.1%),髂骨前外侧皮质增厚者5侧(18.5%),骨盆不对称2侧(7.4%)。

3 讨论

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生与臀部肌内反复注射药物关系密切[1]。苯甲醇临床上多用于局部麻醉、消毒及防腐,20世纪后期广泛用作青霉素钾盐的注射溶媒,以减轻注射部位疼痛,目前在部分地区仍有使用。苯甲醇明显增加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发生的危险性[2]。本组15例均有反复臀部肌内注射史,主要是苯甲醇溶媒青霉素注射液。针刺造成的物理性损伤、药物尤其是含苯甲醇溶液的药物刺激等,导致注射部位(多为臀部外上方1/4的区域)臀肌纤维内出血、水肿,无菌性肌纤维炎甚至坏死,发展为肌肉纤维化、钙化及瘢痕挛缩,如果药物注射到筋膜间,可使筋膜变性、增生、肥厚、挛缩,导致臀大肌被动体积变小。

3.2 臀肌萎缩的范围及程度 臀肌挛缩主要与臀部肌内注射有关,所以多数是双侧挛缩,本组15例患者中,12例双侧挛缩,占80%,但挛缩程度可不一致。由于注射深浅、注射量多少及注射年龄不同,臀肌挛缩范围有所区别。臀大肌最常受累,本组为100%,臀中肌次之18.5%。本组未见梨状肌及臀小肌受累。臀肌挛缩程度与挛缩范围有关,轻者只累及臀大肌、重者可累及臀大肌、臀中肌。本组挛缩带形成9侧(33.3%)。坏死区出现率较低,见于早期病程的患者,臀肌体积缩小不甚明显,由于臀肌纤维无菌性肌纤维炎,发生坏死,坏死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出现小范围的薄壁环状强化。了解臀肌挛缩的范围及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一般轻度无需手术治疗,中、重度需要手术松解。

3.3 髂骨骨质及形态变化 本组15例27侧患者中,CT扫描发现,髂骨有改变的共14侧(51.9%)。13侧骶髂关节旁后部髂骨骨质有增厚,局部皮质毛糙并轮廓增大,其中5侧表现髂骨前外侧部皮质增厚,2侧骨盆向患侧倾斜。当臀大肌发生挛缩时,挛缩的肌肉及其筋膜牵拉其所附着的髂骨后部,长期、持续的牵拉力如同牵拉一缰绳的作用,导致臀大肌附着处髂骨皮质增厚、变形;臀中肌起于髂骨外面,附着于相对游离和活动的髂骨前上部,臀前后线之间。当臀中肌挛缩时,挛缩的肌肉组织牵拉相对活动和游离的髂骨前外侧部,可使局部皮质增厚、髂骨体积增大,主要表现前后增宽,同时影响骨盆的平衡,引起髂骨的外旋或骨盆向患侧倾斜,使扫描出来的双侧髋骨不对称,患侧位置低。

3.4 CT扫描价值 CT扫描密度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臀肌的形态,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尤其对钙化、坏死及挛缩带的显示很清楚,所以可以提供诊断臀肌挛缩的直接征象[3],并且能更好地显示髂骨皮质及形态的变化,骨盆X线片密度分辨率差,前后重叠多,只能通过颈干角增大、股骨头指数下降、骶髂关节旁致密线等[4]间接征象来判断,往往判定不准。磁共振的组织分辨率好且可以多方位成像,但CT显示钙化、骨质的改变更为直观,并且扫描快、费用低。

总之,臀肌挛缩症CT直接表现为臀肌体积缩小、钙化、坏死,条索状挛缩带及间隙增宽,间接表现为髂骨局部骨质增厚、增宽及向后凸出的形态改变。CT扫描能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为诊断及术前易行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1] 彭明惺,钟麟,周素华,等.儿童臀肌挛缩症病因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8(9):21-22.

[2] 顾洁夫.儿童臀肌挛缩症[J].中华小儿科杂志,1986,7(6):366.

[3] 王龙胜,鲍家启,蒋家潭,等.儿童臀肌挛缩症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4):365-367

[4] 刘宏伟,李白艳,李建新,等.臀肌挛缩症的CR影像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2):1045-1046.

猜你喜欢
髂骨双侧骨盆
双针双导管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髂骨翼病变1 例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女性慢性腰痛 谨防致密性髂骨炎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髂骨与性别判定
取腓骨、髂骨植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