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毅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生态美学与环保使命
蔡毅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生态美学是适应当今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一种全新的美学。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提出的第一大任务和努力方向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生产、开发和创造;第二大任务是塑造诗意和美的文明形态,“让世界更美好”;第三大任务是确立和发扬精神导向作用,促进人们审美素质的提高。生态美学不光涉及自然万物、大千世界,而且涉及道德伦理和每个人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它必须每时每刻都要被践行,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来改造个体的生活,使之自觉积极地投身到“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队伍之中。
生态环境;生态美学;环保使命;美好生活
由生态学家阿尔蒂斯·贝特朗导演的纪录片《家园》用确凿的事实、惊人的画面向人们展现了当今全球环境恶化的状况: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资源,40%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50%全球粮食贸易量用于饲养或制造生物燃料。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每年有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速度的1000倍。过去15年,大气平均气温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点,冰盖厚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到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物种面临绝种的危险,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
从20世纪起,人类对地球所作的破坏性改变比过去20万年还要多,号称具有高智能的人类炮制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危机局面。这决非耸人听闻,而是每天就发生在我们面前的严峻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审视自己营建的文明。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发表,开始了谴责人类用现代科技手段破坏自己生存环境的第一声警报,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惊醒了多少陶醉于人类伟大成就的梦中人,既成为当代环境保护的起点,也由此开启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个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运动的序幕。时代的呼唤,促成了生态文化、生态美学的应运而生,也标志着人类从传统文化走向生态文化,由工业文明过度到生态文明觉醒的开始。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来修饰。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生态美学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和建构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审美的情感观照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人之伟大在于他能反思自己的问题,认识自己的不幸,从而致力于改过自新。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生态学”和“生物圈”的概念,许多有识之士将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希望寄托于生物生存的平衡状态。当科技发展、人口猛增、城市膨胀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导致土壤沙化、草场退化、森林锐减、河水断流、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生存其中的人类一步步迈向死亡之域,正如北美印第安人的哀歌: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最后一条河中毒、/最后一条鱼被捕,/你们才发现,/钱财不能吃。”但若到了那时,人类的丧钟便已敲响,一切将为时已晚。随着全球生态系统的频频报警,人们纷纷警醒,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卫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军之中。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吹响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集结号,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自发的群众性活动上升为各国政府的统一行动。
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1](P21),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或“生态整体”。它摈弃了传统的本质主义和认识论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转向了存在论的研究方式。它之问世,可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划时代意义的,意味着一个旧美学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美学时代的到来。
生态美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家园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方式,它联结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时代向美学工作者提出的崭新课题。在生态美学看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特有的宝贵财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照料它,欣赏它,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绽放”出来。罗丹说:“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的人,对于那些被世俗眼光和狭隘功利目的遮蔽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比如生态美学让我们看到自然的有机性、统一性、完整性与和谐性,尤其是原生态自然的存在,在无人惊扰的情况下,动植物能够自由安详地生存与繁衍,鸟儿在树林和空中甜美地歌唱,雄鹰在蓝天白云间飞翔,虎狮牛马在原野无拘无束地奔驰,植物们则在大地上自由地播撒它们的种子……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风花雪月等自然美,也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人性的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世间万物“从万古长存的雪山到瞬息即逝的鸟语花香,只要一旦成为审美对象,也就成为了接通个体与整体,有限与无限的中介,而成为人们从一己的忧虑中遁逸出来。”[2](P28)进入“于微尘之中见大千”的至真至美之自由境界。生态审美活动能够培养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唤醒我们心中对自然万物的亲和力,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关系,从而带动人们对于破坏自然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与现象的厌恶、抵制和反抗,增强人们的生态审美意识。
生态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依“道”而行,而不能违逆。庄子也认为,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适性为美”。他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提倡人类要“任其性命之情”、“安其性命之情”。翻译成现代汉语,即是说美是生命的肯定,顺随和肯定各种生命,而不是扼杀生命,便是最完美的“至正”形态。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在,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这种“适性为美”的思想,开创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生命美学、生态美学之先河,对于我们当今研究和讨论生态美学、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颇多启示,极富价值。
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过去传统美学的地方在于,它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这种价值立场从万物生命平等的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万物的审美关系。于是,人类中心主义让位于生态中心平等主义,并成为生态美学的一条重要准则。其基本含义是: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也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凌驾于其它特种之上,可以对天地万物任意宰割剥夺的特权。按马斯洛的说法就是:“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在人和超越他的实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裂缝。”[3](P285)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在生物圈中,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每个物种的本性就是它自身运行机制的中心。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生命美学,它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这便超越了过去传统哲学、美学对生命理解的局限与狭隘。
基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基础之上的生态美学,专门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来探究美的内涵,因此它不光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还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天地万物。比如投入大自然,漫步野外,放下唯我独尊的自大态度,我们便能嗅到青草百花的芬芳,感受山峦江河曲折有致的生命韵律,呼吸清新甘甜的空气,目睹万物悠然自得的生命样态,体会宇宙天地生生不息的美丽,化掉主客观对立的念头而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大美境界。
显而易见,美一定程度上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美是那种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形象。所以,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社会实践的前进要求,肯定人的进步理想的生活形象、有益活动与有用事物,才是美的。
审美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一种智慧、一种心灵感应、一种精神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形态,它遵循人的活动的一般原则,克服人与外部世界的分裂,人类正是在对美的事物与美的现象的不断创造与加工改造中提升了人类的智慧力,创造了社会的繁荣,完善了世界的物质进步与文化进步。同时,人类也正是在对各种美的事物与美的现象的欣赏、追求中丰富了人类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社会的看法,充实了人类的精神文化内容,使人类在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变得更加文明,更有理性,更具有审美感应力。而生态美学,则超越传统美学设置的狭隘藩篱,将目光视野投注于更为广阔的天地万物、宇宙自然,既要思考人应该如何更好地生存,求取幸福快乐的问题,也要思考怎样与世界和谐共存的问题,包括自然环境如何保护,如何有节制有序地开发、利用和建设的问题,最终求得在他所生活的世界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因此,生态美学是适应当今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一种全新的美学,它与环境保护的历史使命——“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内容也完全吻合,需要的只是如何贯彻落实、付诸实践了。
生态美学是美学介入当代人类生存环境的产物,它着眼于人与自身所生活的世界和谐共存的问题,致力于构建一个符合于美的规律、人的需要和物的繁茂的美好世界。
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类也面临太多的困难和不如意。这便需要人努力奋斗,克服一切困难,建构一个适合人类和自然生存的世界。这世界不论是叫“乌托邦”,叫“理想国”,或是叫“桃花源”、“人化世界”、“艺术世界”都可以,目的皆是要满足人诗意地栖居,满足人更高的精神物质需求,以安抚人类永不满足、永远寻求人生意义的灵魂。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诗意乃是一种尺度”,“诗意的尺度乃是人用以衡量自身的神性”,“神性是人衡量它居住、居于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尺度。只是因为人以此种方式运用它所居住的尺度,它才能与它的本性相当。”[4](P192)这些都告诉我们,人虽然生活在大地之上,但他却怀抱崇高的理想,渴望超越凡俗,直达天际。
马克思早在《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时就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并从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的区别,人能“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实践观出发,提出了“美的规律”的光辉思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生产,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马克思的“美的规律”和“两个尺度”的思想,从哲学的根本上阐明了人类必须通过自由自觉的生产和创造活动,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美、艺术和一切人造物品,供人享用,替人服务。
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提出的第一大任务和努力方向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生产、开发和创造。
从生态美学观来解读自然、社会和人类活动,那么,凡是符合自然本性、符合系统整体性,有益于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幸福指数的事物就是美的、善的;反过来,凡是破坏自然本性,违背系统整体,危害人类生存状态的事物就是丑的、恶的。再扩展到从生态学的立场来看,生态环境完好无损,又养眼宜人的,就是美的,值得追求的;反之,则是丑的,必须反对的。这就需要我们按照自然规律、尊重客观事实来从事各种开发与建设活动。
近三十年来,为追逐经济效益,大量砍伐原生态林,种植橡胶和桉树;许多江河处处筑坝修堤,建设密集的水电站;以及为绿化美化城市,把原始森林中的大树老树连根拔起,移裁到千里之外;不顾生态环境,大量开垦农田,大量占用良田,建别墅,搞房地产,修高尔夫球场,人为毁坏了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导致地震、干旱、山洪、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不断降临,让人们吃尽苦头。深刻而再难恢复的教训,足以让贪婪而目光短浅的人们永记不忘。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开发与创造,既要按照“物的尺度”因势利导去处理和解决物种的繁衍、生存和发展,也要按照“人的尺度”对自然物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工和提升,使之能够符合人类普遍的需要。还要考虑将两种尺度科学结合起来,让各种自然物、人造物得到更大程度的美化、优化,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美在创造中,生态美也毫不例外。“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创美、建美和造美。
生态美学对于环境保护提出的第二大任务是塑造诗意和美的文明形态,“让世界更美好”。
如果说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开发和创造主要是一种手段和方式,那么这手段和方式要达到的目的和要完成的任务则是“让世界更美好”。“让世界更美好”既是生态美学内在的基本吁求,也是生态美学追求的高远目标。这可以分两个方面来阐述。
其一是生态美学追求的是诗意的文明,它把人类的生存方式建基在生态化、审美化和艺术化上。这不论是从早些年美学界提出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或者近些年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都可以感受到这一追求方向。诗意文明既体现在人的物质生产上,也体现在人的精神生产上,还体现在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希望人的生存质量呈现为诗意的质量,也祈望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化生为一种“诗性综合体”。它力主拯救那些沉浸在被简单的生存欲望及无限扩大的财富欲念所遮蔽的人的精神,拯救人类灵魂,使之免于沉沦。它以审美崇高感来提升心灵,战胜苦难;以荒诞感来对抗异化,促使人类觉醒;唤醒人类良知,将生命的本真“敞开”,使神性的“诗性乌托邦”变为现实,让人们真正去体验“诗意栖居”的美好。
其二是生态美学要塑造美的文明形态,不断构筑系统整体性及和谐美的文明形态。真正现实的审美精神并不是脱离现实、虚玄和超脱于坚实大地的幻想王国,它与现实的客观世界具有一种亲和力、契合性,最终要转换为一种人处理与现实世界关系的方法与实践,落实在具体的物质建设方面。比如建盖房屋,不光是为了能遮风蔽雨,寻求庇护,而且要让它舒适、美观,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这就需要让它合乎比例、稳固坚实,同时又对称、均衡、多样统一,节奏感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民众的审美趣味。推而广之,小到制作一件衣服、一件日用品、一个装饰物,大到建筑一个公园、一个广场、一座城市、一个社会都要考虑它的形貌、功用、适用与便利、观赏与效率,考虑人与自然的有机关联与整体和谐。
生态美学倡导大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之美,同时也致力于构建人类“自体”性的美,并且更加注重人类与自然“共体”性的美,即“大美”。这大美是在“大道”及“大化流行”之境中生成,它呈现的形态是宇宙自然之“大”,“生生”化育之美。其行进路线是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不断融入“大美”之境,进而呈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共美”。其最终的审美取向,用中国传统美学语言来表述,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美,就是“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境界;用西方美学语言来说就是“诗意地栖居”。
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繁荣的审美境界,其出发点是从人的“诗意地栖居”、“美好的生存”出发,通过辛勤劳作、不懈努力,最后落脚于建设人类更美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方东美说:“这个世界绝不是一个干枯的世界,而是一切万物含生,浩荡不竭,全体神光焕发,耀露不已,形成交光互网、流衍互润的大生机世界,所以尽可洗涤一切污浊,提升一切低俗,促使一切个体生命深契大化生命而浩然同流,共同至美。”[5]
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的第三大任务是确立和发扬精神导向作用,促进人们审美素质的提高。
一切美好的设想、计划和宗旨都不会自动实现,都要通过人、依靠人去努力实现。生态美学再先进、再科学或再超越,也要靠高素质的人去传播宣扬、操作执行、贯彻实施。所以,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最可靠的依赖。有了高素质的人,什么都可为;缺乏高素质的人,什么都会落空。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类是个“真善美”与“假恶丑”共生共存的复合矛盾体。人类既可以破坏生态、损害环境,也可以保护生态、建设美好生活环境;人类的本能和理智是可以保护和创造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而人类无度的欲望则又可能导致自然环境遭到致命的毁坏与劫掠。关键全在人的态度、认识和实际所为。当绝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美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社会自己;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就是毁灭我们人类自己时,亿万人的力量、决心和行动,将聚汇成磅礴而巨大的时代潮流,其效用是难以估计的。
因此我们要宣扬生态美学的思想,确立生态美学的理念,让生态美学发挥精神导向的作用,引领人们前进。譬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生态美学追求和研究的重心。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相生相克、交相应合、同生共存、互补互济的整体美;物质循环、信息反馈、变化无穷、多样统一的动态美;包容万类、兼收并蓄、协同进化的共生美,都可归纳进和谐之美范围内,它们皆会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人对生态的关爱之情,改变人的价值观及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增强人对生态美的本质认知,从而更加清醒明确去建设、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从生态美学的视域来看,人的素质的改变与提高主要是要培育人对自然万物的喜爱,要学习大自然的智慧,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蛮横态度,对地球万物持有敬畏和尊重的态度。换句话说,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能否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至关重要。马丁·路德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本身。”良好的公民素质不仅应具有较好的审美意识,还要具有较好的公民意识、权责意识、规则意识、公德意识、道德法制意识和共赢意识,他们对建设生态和谐社会以及保护自然环境有自觉的价值认同,愿意积极参与,也能担当自己的责任。当我们的生态美学、生态文明建立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之上,一切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当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公共教育,不断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机会、渠道和能力,加强和重视生态美育,特别是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要通过教育让他们得到生态美的陶冶、生命体验和心灵感化,提升他们的生态意识、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通过长久的努力和积累,就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公民,推动和谐美好社会的尽快实现。
新近闭幕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环境美学的发展提出了三个重要发展方向,一是走向“应用环境美学”,二是走向“生态学美学”,三是走向“社会学美学”,综合三个方面的共同指向则是走向“生活美学”。因为按照与会者的理解,为什么环境美学最终要融入生活美学当中呢?根本的理由在于“审美尺度”已成为环境与生活的共通标准。因为审美不仅可以成为衡量环境优劣的高级标准,而且审美也成为了“衡量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中心标志”。他们几乎一致认为,美学拥有改变世界的能量,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可以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审美化的生活”才能成为改变环境的高级标尺。哲学家马尔库塞曾将审美作为“社会进步”的标示之一,审美同样也是生活品质与环境优化的基本标准。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号召我们要使审美,具体来说就是生态审美成为人类、环境与世界发展的深层尺度,让环境与人形成新型的“生态互动”关系,促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审美尺度”、“高级标尺”和“深层尺度”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环境保护来说,既涉及到指导思想、价值观、审美观的问题,即从目的、目标、宗旨和追求方向上来引导和规范当代人的生活、工作、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诸如和谐为美、适性为美、自然为美、天人合一、诗意栖居、个性为美、多样即美、差异即美等等都是需要认识掌握和尊崇执行的一些原则。另外还需要把这些尺度具体、细分,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加以运用。譬如对待城市建设,那就是在规划之初,就必须按照生态美学的思想、理念、原则去设计、布局,要贯彻生态美学“将多样化最大化”、“将共生最大化”、“将复合性最大化”原则,增加形态的丰富性,反对整齐划一、千篇一律、呆板生硬、缺乏个性和创新;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也要遵循生态美学“生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兼顾与协调,求取双赢的结局;在扩建与改善城市时,要参照地方性的“自然历史维度”和“文化历史维度”,尊重地方性,珍视个性化生活环境,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推倒重建的暴力美学,以避免按照个别不负责任的长官意志,大拆大建,造成严重的自然/人文危机。根据国外生态学家的总结归纳,人们普遍同意生态城市设计原则大体有12条:(1)恢复退化的土地;(2)与当地生命条件相适应;(3)平衡发展;(4)制止城市蔓延;(5)优化能源;(6)发展经济;(7)提供健康和安全;(8)鼓励共享;(9)促进社会公平;(10)尊重历史;(11)丰富文化景观;(12)恢复生态圈。[6](P220)这些原则,大多体现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和原则,有利于生态社区的持续存在,既尊重历史、重视文化,又发展经济,鼓励个性,创造符合人类喜爱和宜居的城市。在这方面,中国的丽江、周庄、乌镇、凤凰古城都是成功的先例,具有令人流连忘返的个性之美,值得借鉴。
尺度并非单一的,而是多种的,有科学尺度、生物尺度、生命尺度、文化尺度、人文尺度等多种,依据具体事物而存在,根据实际需要而选用。不能强求一律,硬分高低。只是从生态美学和环保使命的需求来看,我们要特别强调诗意的尺度和审美的尺度。诗意的尺度就是一种美的尺度,它寄寓着人的理想、希望和目的,体现了人在给定的自然物和必然性之上,想创造一个理想宜居的环境、人化的世界,以满足更高的精神需要,安抚人类永不满足、永远寻求人生意义的灵魂。审美的尺度乃是因为审美是一种高雅、精致的生活情调与趣味,审美能从最高意义上带给人类欢乐、自由、解放与满足,审美活动教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规范、限制和引导人们向这种高尚的境界迈进,所以我们要特别强调它的重要价值。
要将诗意尺度、审美尺度这类美好的思想、理念、原则和标准贯彻实行,一是需要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美学,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逐渐掌握它;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它积极介入到政府、党委和各种机构组织中去,让生态美学家能拥有重要的身份地位,拥有较大话语权,能够参与政策、规划、项目的制定,而不是只徘徊于决策、咨询圈外,干着急,空叫喊,却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三是要通过立法等程序,将生态美学的内容、生态美学和环境保护加入到一切的建设项目之中,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和具体的建设实施就开始发挥作用,在一切过程中闪耀发光,显现作用。
总之,生态美学不光涉及自然万物、大千世界,而且涉及道德伦理和每个人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它必须每时每刻都要被践行,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来改造个体的生活,使之自觉积极地投身到“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队伍之中。
[1]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祁志祥.庄子“适性为美”思想的生态美学意义[A].“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学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
[4]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5]中国文化论文集[C].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5.
[6][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丁立平)
Eco-aesthetics and M iss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I Yi
(Yun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Kunming650091,China)
Eco-aesthetics is a kind of brand-new aesthetics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civilization.Its first mission is the production,development or creation following the law of beauty.Secondly,it aims to create a poetic meaning and a beautiful civilization.Thirdly,it aims to have clear ideas for enhancing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mankind.Eco-aesthetics is related not only to all things in nature,but also to ethics and life of the individuals with the goal of propelling mankind to a higher order of existence.
eco-environment;eco-aesthetics;miss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igher order of existence
B83-05
A
1672-867X(2011)06-0144-06
2011-06-23
蔡毅(1951— )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